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2021-12-02 06:31秦海玲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3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秦海玲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上海 201100)

自《预算法》颁布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为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否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直接关系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事业单位为社会服务的效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及意义,紧接着分析了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并受其领导,履行一定的政府职能,以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决定了其预算管理有明显的非营利性和政策性的特点。事业单位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资源合理配置,政策落实的实施者,其经营成果不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而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预算管理是现代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预算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高质量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全方位的掌控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实现资金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防止资金的流失和浪费,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的前提,是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通过科学化的编制预算,合理安排支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

3.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实施预算管理,能够高效的通过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考核等环节,实现对各项经济业务全过程控制,有计划有步骤地管好各项经费,为事业单位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基础,有利于实现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受重视程度有限,往往只是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造成了预算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单位责任人对预算管理知识掌握不够透彻,不能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第二,各部门负责人缺乏预算管理的概念,简单地理解为预算就是把计划的钱花完,甚至认为预算是财务科的事情,其他部门只是配合财务完成预算。第三,预算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事业单位内部重“支出的分配”,忽视绩效及支出的合理性,不利于促进预算管理工作高质量地开展。

(二)预算编制水平不高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预算执行的效果。由于受以往经验影响,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习惯以上年的预算数据为基础并做调整,预算编制时“零基预算法”贯彻不彻底。加之编制预算时间紧,任务急,没有提早做规划,也没有搜集基础数据和资料,财务人员主要根据各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参考,对于不熟知的预算数据,甚至凭空估计。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并不是专业人士,未受过专门的培训,导致预算编制粗糙随意,编制部门预算时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依赖于财务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预算执行率的完成情况直接关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及考核结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各部门主动性不高,支出没有计划,被动地等待财务部门催促,对于预算执行率没有概念,认为不是自身的事情和责任。第二,财务人员一般在年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统计,迫于预算执行率的压力,不得不集中突击花钱,这暴露了预算执行在日常工作中的随意性,执行力度不够的弊端,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沉淀。同时,预算执行缺乏均衡性和合理性,未能科学统筹资金支出,增加了财务风险。

(四)缺乏有效的预算监督和评价

事业单位内部大多数人关注的是预算执行率,很少有人关注资金支出是否合规,费用审批过程是否有漏洞,财务支出是否有风险。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能有效地督促各预算单位对已申报的项目从数量上,质量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剖析,预算执行的效果显而易见,但由于并未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所以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显得不尽人意,预算监督更多的是自我监督。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改善策略

(一)统一预算理论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统一预算理论体系有助于加深员工对预算的理解,提高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从而开展高效的预算管理活动。

首先,事业单位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设单位负责人为总负责人,各业务科室科长为主要责任人,财务科负责汇总上报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需要制定预算管理制度,统一预算理论体系,财务科有必要对组内成员进行预算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尤其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好处,使每位成员都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担负起应尽的义务。其次,提高预算管理意识除了靠自身的素养,还需要有外部倒逼制度,设立奖励与惩罚制度,评价结果与各成员预算执行的效果挂钩。

(二)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1.增加培训,夯实财务人员专业基础

首先,应在事业单位内部稳步推广零基预算,认真梳理当年度的部门预算,加强调研论证,从单位实际出发,全面收集和编制有关资料,提高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应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不断更新财务人员知识储备,重点对预算编制的技巧及流程进行培训,注重培养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最后,预算单位之间可以开展学习交流会,就各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分享经验。

2.加强宣传,提高业务人员的预算编制水平

首先,业务人员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关系到自身的利益,积极主动承担责任与履行义务。其次,财务人员应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向业务人员贯彻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对其提出预算编制的要求。最后,各科室之间要形成预算编制协调机制,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沟通,提高预算数据的真实性,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

(三)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力度

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前提,预算执行是预算编制效果的体现。

1.提高各业务部门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应该对部门内的预算执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应付未付的费用及时报销,对未付的款项进行计划安排,对没有预算的款项一律不得报销。主动积极保证预算的执行率,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合理安排支出进度

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控好每个环节和时间节点,加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和约束力,避免随意调整预算支出的用途和科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资金和时间的统筹规划,合理平衡和把握预算进度,按月度、季度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统计,加强预算执行力度,避免财政资金的沉淀及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四)加大预算监管力度,完善预算考核管理体系

预算监督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加强预算监督力度有利于规范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利于财政资金使用的提质增效,有利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定预算监督制度体系,细化预算监督方案,落实各个主体的权责关系和责任义务。其次,事业单位应聘请专业的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外部审计,着重从制度上、内部控制关键点及风险点进行监督,对潜在的风险及不合规的业务提出整改意见,强化预算管理的外部监督。最后,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预算考核和约束机制,将预算执行、预算考核、预算奖惩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对于按期完成预算管理目标的人员要给予奖励,而对没有按期完成预算管理目标的人员就要予以相应的惩罚。

四、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提高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加强预算监督,不断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提质增效,推进预算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促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质量。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