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 赵 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好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为切入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体验者、分享者、实践者。提问是促使学生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日常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进课堂提问策略,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深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有的教师重视课堂提问设计,但准备不够充分。设计提问较为随意,且问题很琐碎、繁杂,提出的问题过于公式化,不具备思考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大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以记忆、理解为主,提出的问题水平较低,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提问设计只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的首位是传播数学思想、方法,其次是传授知识。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数学思想、方法、思维使学生终身受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思维。这就需要教师以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为基础,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其数学素养。
经调查发现,有部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停顿三秒钟左右。大多数教师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是一两秒钟,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马上回答,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导致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即使有想法、思路,但观点不是很成熟,不能深层次地思考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回答内容很简短,有难度的问题由于学生思考时间短,导致学生思维不连贯。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并不是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回答。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偏爱让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回答,难度不大或知识点的形式有变化,可以让举手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全班学生回答,教师一般不会让不举手或学习差、能力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很少在回答形式上费精力,一般就是教师问个别学生或全班学生回答,很少采用抢答、必答(全班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纸条上)等形式。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给出的评价主要是以鼓励为主,但重复最多的是“真棒”“很好”“不错”等笼统性评语。没有新颖、有创意的激励性评语,主要原因是教师这方面语言匮乏。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回答不全面时,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对于班级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也是很少引导。有的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有的教师只是给出对与错的评价。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理念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影响,是教师对教学理念认识的重要体现,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起决定作用。有的教师将教学理念划分为两部分:理论与操作,认为理论是操作的基础,操作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理论层面上的教学理念有自身的教学经验、他人的经验教训、教学理论知识等,教师将这些吸收、内化,作为自己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要以学生发展为教学重点,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科学、合理、有价值,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就目前教师的队伍来说,有的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中部分理论理解不到位,这就造成操作与理论相脱节的现象。有的教师感觉实际做起来和自己预想的存在差异,因为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种情况。有的教师只认识新教学理念、新课程表层知识,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理解教材知识即可,提问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已,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促进其发展,提升其能力,没有把课堂提问、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培养学生思维结合在一起。有的教师课后也有反思,但缺少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中的反思,在教学中对课堂提问也很重视,意识不到自己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水平在提高,本科生在师资队伍中占一定比例,教师的总体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课堂提问环节,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是很深入、透彻、精准,致使在课堂提问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提问有效性大打折扣。专业知识有待提升,对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理解不到位,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致使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启发性、目的性、针对性,针对某一知识点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到适度拓展,也就不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并不难,但是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果缺乏某些方式、方法的引导,小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应了解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
要做到课堂提问有实效、科学、有价值,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主体意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经常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深入研读新课标,把握课改方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涵。新课标中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间存在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总结教学经验,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的过程,同时也是改进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可促进教学理念的优化、调整。教学反思切实有效需要教育理论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改进、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
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多参与教师间的听评课与学术交流研讨,搭建交流平台,便于教师之间交流、探究课堂提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通过网络观摩名师教学视频及专家讲座,读一些有关教育及心理方面的著作,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1.层次性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形象、具体,随着年级的增加向抽象思维发展。针对这一特点,教师提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应由易到难,逐步引导他们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问题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或教师的引导能自行、合作解决。当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意识,认为通过思考、合作能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最为活跃、敏捷。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有一定的层次性,前一个问题是为后一个问题服务的,前面的问题是为解决后面的问题奠定基础的,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
2.开放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目的是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深入探究,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去主动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一些开放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提问教学并非是多么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提问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务必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结合教辅资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的提问形式会导致学生们的审美疲劳。课堂提问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并非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在学生的配合下实现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质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