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好抓手:发掘美学价值

2021-12-02 07:14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四中学谢显辉
青年心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谢道韫史铁生人文精神

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四中学 谢显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深入各初中校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语文课的文本解读,或太过空疏、笼统,或流于表面、浅层,或太过于强调所谓的中考答题模式,虽体现了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自己核心目标,但却忘了“综合性”,丢了“人文性”,把课上得了无情趣,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生气和活力,这样的课是没有“阳光”的,不是好的语文课。

初中阅读教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用探寻的眼光去发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捕捉字里行间闪耀的人性光芒,读出字里行间的一片阳光,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文情怀,力求体现立德树人,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人文教育与语文工具性的统一。

一、于文章精彩处发现美学价值

《散步》中有一处精彩的景物描写,这段景物的呈现,完全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的,你看:“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两个问题:作者为何用“随意”一词?冬水为什么会“咕咕地起着水泡”?引领学生调动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读出春天刚到时的新旧更替、万象更新的生机勃勃的状态,读出春天气温升高导致“咕咕地起着水泡”的阳光明媚,让学生耳目一新,明白原来鉴赏可以这样简单和有意思,而不是遵循所谓的答题模式。这样的阅读与联想、想象多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就强了,就会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到满满阳光,身心都是暖暖的。

“美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构成的一部分”,教师要有“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这是阅读文学在现代生活内容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语文课堂应当是生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在教学成绩上,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灵感受,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过程,更是净化心灵的过程。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中精彩的地方,通过联想与想象,去挖掘文中闪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美学价值。

二、于文章疑惑处挖掘美学价值

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鼓励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能够主动探求真解所在,敢于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能通过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达成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有时,读文本是要有质疑精神的,并能以适当的方式去求证。如: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泰戈尔的《金色花》,要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质疑,但没有学生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何要变成金色花?作为教师就应当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激发他们深度思考,启发他们要学会发现问题。不急于学生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可以把这当作课后作业,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课后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去寻找答案,同时可以追加一些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罗摩衍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何在这首诗中要写这本书?是随意写还是特意安排?

强调让学生质疑和求证,要于文章疑惑处挖掘美学价值,“调动思维积极性与分享学习”,“而后借由学习者个人内化讨论的成果,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信念”,学生就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就能品读到蕴含在文本深处的人文精神,就能触及心灵深处。

在《秋天的怀念》中,有两处“好好儿活”,作者并没有具体透露这句话的含义,很多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两处的“好好儿活”有何不同的背景?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这对作者以后的创作之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质疑和求证,并得出结论:当“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时,母亲鼓励“我”,“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信仰教育,在史铁生的母亲知道儿子的病已经严重到无法治愈的时候,她还是满怀着希望。当母亲去世后,又是一个秋天,作者和妹妹在北海看着绚丽多彩的菊花,终于懂得母亲当年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了,于是说“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是一种勇敢活着的信仰,一种战胜病痛、不幸的勇气,一种活出精彩人生的信仰,在这信仰里,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三、于文章罅隙中凸显美学价值

将学生的阅读心得与文本的内在逻辑合二为一,才能获得真实的收获和成就感。这强调学生阅读心得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学生阅读心得与文本的内在逻辑合二为一,才能获得阅读的真正快乐,这种快乐就是自己带着独特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进入阅读,获得探秘的快感,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样才能往深度学习发展。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就要能于文章罅隙中找到文本解读的独特价值,这个“罅隙”可能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也可能是思维转换的一个缝隙,又或许是文章的一个逻辑漏洞,抑或是文中看似矛盾处。《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已惭,元方为何不予理会,还头也不回地进门了呢?要知道该篇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篇,主要表现正直品质和礼。虽然“元方入门不顾”体现了元方的正直人品,却于礼制不符,因为毕竟友人“惭”了,且有示好的“引之”,这样写来看似矛盾得很,难道是编者糊涂了?显然不是!参考网络和教参,都将这一点一分为二,显然不妥,我认为应当合二为一,“元方入门不顾”符合七岁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于是非,很是分明,要么对,要么错。也正因为是小孩子,才显出方正本性来。

再如《咏雪》中“公大笑乐”,并未明确为何而笑,这是留有空白。是说明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吗?很多教师都引领学生这样解读。我认为,“公大笑乐”,谢太傅本身并未有倾向,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为“儿女讲论文义”之热烈、答案之丰富而大笑乐,二是为两个答案的各有特长而大笑乐,三是为家庭“寒雪日内集”之温馨、热闹而大笑乐。至于文末的“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编者的话,而非谢太傅的言语,所以,只能代表编者的态度:突出介绍谢道韫的身份,是为了暗示编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比喻,而非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同样,对于“撒盐”与“柳絮”两个比喻,不能只是停留在孰优孰劣的层面上,还应“参照语境,以文解文”,看到“谢家叔侄在一起并非日常闲谈,而是谈论特定的文学话题”这本身就是一件高雅的事情,就是一种美。

四、于文章主题处寻找美学价值

在解读文本主题时,要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培育学生的公共意识,不能停留在某一个具体人物、事件、事物的层面,要能从个体上升到某个高度,扩展到某个广度,触及到某个深度,要能够从某一个具体人物、事件、事物出发,探求某一类人物、事件、事物的意义。

例如:《秋天的怀念》写于1981 年,当年史铁生30 岁,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开始从事写作。我们在教读这篇文章时,不能只是看到母亲的隐忍、作者的不幸和暴怒无常,还应看到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生活的态度——要积极乐观面对一切不幸。我在教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引领学生从母亲的坚韧中读出对亲情的礼赞,从作者的悲苦中读出对生活的热望,让学生明白:史铁生除了怀念和礼赞母亲,还有自己对生活、生命的看法,希望让像他一样的人能够走出低暗的生活状态,能够“好好儿活”,所以,这不仅是为一个人写一种情,而是为一类人书一类情。“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王又平)从这个意义讲,史铁生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类人,这一类人身上散发着人性最美的光芒,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正确看待死亡。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通过运用联想与想象、质疑和求证、尝试深层解读、适当拓展提升等方式,用探寻的眼光去发掘文本的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人文教育与语文工具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谢道韫史铁生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浅解三字经(之一〇四)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才女谢道韫
不 同
三字经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