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李氏杆菌病发病特征、诊断和防治方法

2021-12-02 05:01李凤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李氏致病菌猪只

李凤华

(河北省围场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068450)

猪李氏杆菌病可通过密切接触进行致病菌传播,而长期营养失衡、自身疾病和环境温度骤变均可增加感染概率,因此会增加养猪户的养殖成本,也不利于猪群健康生长和繁殖。因此,猪场应加大猪李氏杆菌病防治,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病原特征

该病原体为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和荚膜,有鞭毛可运动,目前已报道出7 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具有一定差异。显微镜下可见单个分散或两个杆菌呈V 字形排列。该致病菌对环境的耐受力较强,不仅耐湿也耐旱,在潮湿和干燥土壤中可分别存活300~350d 和700~750d,且该致病菌也耐碱性环境,经20%氯化钠溶液浸泡后仍具有致病性,但该致病菌不耐酸,当pH 低于5 时可有效抑制,且该致病菌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低温巴氏消毒也无法清除,65℃40~50min 才能杀灭,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对漂白粉溶液、碘附、75%酒精、来苏儿溶液等常用消毒剂较为敏感。

2 流行病学

该致病菌对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且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可感染老鼠、山羊、绵羊、奶牛、家兔和禽类等动物。病猪和隐性带菌猪均可传播致病菌。带菌猪只排出的尿液、粪便、乳汁和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可带菌,健康猪只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均能感染。猪李氏杆菌病可全年感染,但冬季和春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病猪日龄越小,抗病力越低,发病率和死亡越高。长期营养不良、环境温度骤变、长途运输或寄生虫疾病容易引发感染,一旦发病容易呈地方性流行[1]。

3 临床症状

3.1 败血型

病猪体温升高,大多数在41~42℃,随着病程发展,病猪从高温下降到36℃左右,精神萎靡,常常卧地不起,几乎没有任何食欲,但病猪喜饮。病猪眼结膜发绀,眼球向外突出,耳尖皮肤发绀,其余皮肤表面出现疹子,呼吸不畅,心跳加速,部分病猪出现咳嗽和腹泻症状,并伴有肌肉震颤,病猪若治疗不当,最终衰竭而亡。

3.2 脑炎型

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略微上升或不变,但病猪出现反应迟钝、共济失调、原地转圈等精神症状,大多数病猪行走时步态不稳,或低头不动,或头颈后仰,或自行后退,或后扒拱地,或阵发痉挛,此时病猪极易受外界刺激出现狂躁不安或突然尖叫,病猪常处于侧卧或四肢作游泳样姿势,随着病程发展,大多数病猪已出现前肢或四肢麻痹,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脑炎型病猪若发现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常在1~4d 内出现突发死亡,部分病猪由于具有一定的抗病力,其病程可能会持续至9d,当病猪出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时很快发生死亡。

4 病理变化

4.1 脑炎型

病猪脑膜肿胀、充血,并有许多浑浊的脑脊液渗出,脑部许多组织变软,如脑脊髓和延脑,脑部病变组织有许多化脓灶。病猪肝脏质地变软,肝脏颜色发浅,肝脏表面有许多小的脓灶,且呈灰白色。病猪脾脏肿胀,并有许多出血斑。病猪腹股沟和肠系膜的淋巴结均出现肿胀,并有黏性黏液流出,病猪浆膜有少许肿胀和出血。病猪胃部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且腹腔内有许多积水。

4.2 败血型

病猪肝脏出现局部性坏死,病猪脑组织、脾脏、胃黏膜有许多坏死病猪,且心肌出现肿胀。

5 诊断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猪病变组织(如病变肝脏、脑组织),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紫色的小杆菌,且呈单个分散或V 字形排列的两个杆菌,可初步判定为李氏杆菌。研磨病变组织,将匀浆液接种于马丁氏肉汤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18~24h,若发现培养基浑浊,且培养基底部有少许沉淀物,颜色呈淡黄色,摇晃可见絮状物飘起,取摇匀的培养基至鲜血琼脂平板,37℃恒温培养24~48h,若发现光滑透明、表面湿润的淡灰色菌落,且有溶血环,挑取单菌落进行生化实验,若能分解葡萄糖、鼠李糖、麦芽糖、果糖,不分解木糖、乳糖和甘露醇,产酸不产气,硫化氢实验和靛基质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该致病菌不液化明胶即可确诊[2]。

6 药物治疗

6.1 中药治疗

琥珀3g,木通18g,大黄26g,菊花26g,栀子26g,茯苓26g,黄芩26g,生地32g,芒硝60g,煎汤,待药汤恢复至室温后给病猪灌服,可根据病猪重量和病情适当增减。

6.2 西药治疗

病猪发病初期应根据临床症状尽早判断疾病,并隔离用药。该致病菌可通过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法1:肌肉注射20%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5ml,每天1 次,连续注射3~5d。法2: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2.5mg,可根据病猪体重适量增减药剂,每天2 次,连续注射3~5d。法3:耳静脉注射盐酸金霉素(用适量甘氨酸钠注射液稀释),盐酸金霉素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0mg。法4:肌肉注射链霉素注射液+青霉素注射液,两种药物均按每千克体重2 万国际单位使用,每天2 次,连续注射3~5d[3]。

7 预防措施

7.1 做好猪场环境卫生管理

首先,做好猪场环境清洁和消毒管理。在每天保持猪舍清洁基础上,还需要做好环境、人员和猪只消毒管理,可使用来苏儿溶液喷洒消毒。由于老鼠可传播和感染该致病菌,因此,必须做好灭鼠工作,如使用夹鼠板、粘鼠板进行器械杀鼠,或利用熏蒸剂、化学绝育剂进行化学灭鼠,并及时处理老鼠尸体,以防滋生其他病菌。其次,定期驱虫。每年春季、秋季可用双甲脒对猪舍地面、墙壁、猪群体表和相关用具进行喷雾,母猪分娩前15~30d 驱虫一次,可降低仔猪感染概率,提高仔猪成活率。

7.2 做好疫情管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只要做好预防管理,猪李氏杆菌不会发生大面积流行,因此,猪场发病后首先要对病猪做好隔离管理,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在发病期间要对场内员工出入进行严格管理,凡是进出生产区的人员都要做好消毒管理,严禁人员带菌出厂,疫情期间严禁生猪出售和屠宰。

7.3 合理用药,交替用药

若猪场长期发生猪李氏杆菌病,说明当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主要和猪只耐药性产生有关。此时猪场可从病猪病变组织分离培养致病菌,然后通过不同抗生素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度实验,选择高敏感度药物进行治疗,抗生素药物使用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并规定科学的休药期,尤其是即将出栏的猪只切勿使用抗生素药物,以防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采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

8 结语

总而言之,猪李氏杆菌病具有传播途径广,发病短,死亡突然等特征,许多病猪尤其是病仔猪在不表现明显症状时就会衰竭而亡。若饲养人员观察不及时或鉴别不当,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而引发更多危害。诊断时,猪李氏杆菌病在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也可通过实验室诊断确定致病菌,有利于对症治疗。除此之外,饲养人员应做好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药物使用和疫情防疫工作,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以防因药物滥用乱用造成耐药性。

猜你喜欢
李氏致病菌猪只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文言文练习
知县奇断田产案
谈谈三国史上的江油关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皇宫救命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