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 陆 宇
我校的数学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 ,每一届数学节,我们都会在前几届数学节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创新,但不变的是,我们都会紧紧围绕数学的本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焕发数学的思维活力。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镜头,感受这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学节。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在数学节正式开幕前组织了一个热身活动——数学节徽章图案的评选。
数学之美体现在可以用最简单明了的字母、符号呈现出若干信息。本届徽章的设计目标是让孩子们寻找数学元素,回归数学本真,在创新的设计中感受数学之美。
徽章征集令一出,孩子们都踊跃参与,他们借助自己独特的数学理念设计出了形式新颖、构思巧妙且紧扣第七届数学节主题的作品。
为了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通过精心筛选,选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并在校微信公众号上展示,邀请学生以及家长参与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评出“最具人气奖”“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并将这些作品做成徽章,在开幕式上奖励给“小设计师”们。孩子们佩戴上自己设计的徽章,别提有多骄傲了!
这样的热身活动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节之间的距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更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节主题活动的积极性。
数学节开幕后,各具特色的数学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们设计活动的宗旨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追寻数学本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传统的个人口速算既没有新鲜感,又缺乏挑战性,本次数学文化节,我们改变模式,把传统的个人比赛变成了团体合作的口速算接力赛。先从班级中海选出速度和准确率最高的5 位同学参加年级组比赛,比赛时每组5 人进行一分钟限时接力口算,最后根据5 位同学的总成绩进行排名。
接力赛中,孩子的团队荣誉感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在比赛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也许能走得很远,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在一次活动中,偶然听了台湾洪雪芬老师的讲座,讲座中提到了一个名词—“数学步道”,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何为“数学步道”?它不是我们想象中铺着小石子的散步步道,而是指用现有的场景设计出一系列能丰富学生数学体验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受到洪老师讲座的启发,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为什么不能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建立一条“数学步道”呢?既然想了,这次数学节我就去做了。
那么,该如何设计“数学步道”呢?在数学老师的带领下,各年级分工,选景、调查、测量,热热闹闹的校园大搜索活动就开始了。下面就是本次数学节选出的“数学步道”:
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学校位于金启路8 号,占地面积65 亩,建筑面积43000 平方米。目前有61 个班,2739 名学生。
漫步时光:时光广场是一个同心圆,内圆直径5.68 米,外圆直径7.21 米,广场被12 等分,并用古罗马数字标注。
缤纷惠风:“惠风路”意为“仁爱之风”。全长130 米,路两旁种有52 棵晚树。路上还分布着堪培拉、东京等12 座城市的地标。
悦动操场:操场能容纳全校2739 名学生,跑道长300 米,3 块标准室外篮球场,另有6 个小篮架。
游艺子游:位于南亩楼前庭院中的子游亭古典优雅。6 根滚圆的柱子,其中2 根柱上贴着一副对联,意蕴深远。课间,孩子们在这里休憩玩耍,童年的欢乐在亭间缭绕。
徜徉书海:阅览室里有图书47946 本,报刊155 册,有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5 个类别的书。
精彩舞台:东南礼堂占地面积622 平方米,有14 排座位,每一排可以容纳26 ~36 人,整个报告厅可以容纳436 人同时就座。
安全视窗:青少年网络法治安全教育体验馆内有8 个不同的场景。我们可以在里面学习共20 个年代的网络发展历史。
我们把这些“数学步道”以实景加介绍的方式做成图片,再把图片分割开,做成好玩的“叠叠乐”,发给每位学生,让孩子和家长通过折叠、翻转还原八幅美景,并通过介绍感受八景的数学魅力。
(1)低年级——别有滋味,讲读绘本
低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本次数学节,我们鼓励低段学生积极阅读数学绘本,并开展“讲数学绘本故事”比赛。比赛中,有的孩子不限于照本宣读,更挖掘到了数学绘本故事里蕴含的数学知识。
(2)中年级——别开生面,演绎绘本
相比于低年级的孩子,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缜密的思维,对于数学绘本的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本次数学节中,抓住中年级孩子爱表现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演绎绘本之旅活动。三年级的孩子们演绎了《灰姑娘》,在童话故事中回顾了有关长度单位和测量的知识;四年级孩子演绎了最经典的数学绘本《数是怎么来的》,他们用生动的表演给大家介绍了数的来源以及发展。
这次演绎数学绘本的活动,不管是小演员还是小观众,都走进了故事,还深刻地理解了故事里蕴含的数学知识。这些蕴含于生活中的实用的数学知识被完美地演绎进故事里。
(3)高年级——别具匠心,自创绘本
低、中年级的孩子用声音和形象对数学绘本进行了完美的诠释,而高年级的孩子不仅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好的绘画基础,引导他们借助数学绘本本身的魅力,把自己心中的数学用画笔画出来,再配上儿童化的数学语言就再完美不过了。
对于数学之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自创绘本活动中,学生发现了数学不同的美,比如“形式之美”“思维之美”“应用之美”……本次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孩子就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你稍稍给点火光,就能点燃他们的无限创意。
每次数学节,我们都希望能在活动中看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收获快乐、收获成长,所以,我们并没有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来个轰轰烈烈的闭幕仪式,或是给本次活动表现好的同学颁个奖。我们的闭幕式带着浓浓的数学味和生活味,它会让每个孩子都带着期许,那就是每个东南娃都很喜欢的数学小超市活动。两周的数学节活动中,老师们会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奖励给他们东南特有的“数学币”,这时候,每个孩子手里多多少少都会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数学币”,这些“数学币”在数学小超市中就是“人民币”,孩子们自己赚的“数学币”可以自己支配。
数学小超市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原因在于它不仅售卖常见的学习用品和小玩具,更有孩子们外面买不到的物品,如热身活动中学生自己设计的数学小徽章;老师们亲手制作的黏土、软陶等工艺品;有福利满满的奖券,免作业券、换座位券、观影券、篮球运动券、安全体验馆体验券……超市里还有幸运大抽奖项目,1 元数学币就能抽一次奖,如果够幸运,还能抽到大奖。
纵观本次数学文化节,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追寻数学本真,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孩子们体会到和书本不一样的、接地气的数学,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沉积了良好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