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期开放大学深化教育扶贫的思路分析

2021-12-02 02:45吴光林
终身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 吴光林

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同时他强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1]这一宣告和判断表明:一方面,相对贫困和局部贫困将是2020年以后我国区域性贫困治理长期面临的主题和任务;另一方面,对于脱贫地区来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返贫、真脱贫必须建立长效化、常态化的监测和帮扶机制,我国贫困治理将进入以“综合化、精细化、协同化、持续化”为特征的后扶贫时期。[2]实践证明,教育扶贫是实现可持续减贫、永续脱贫的根本之策,“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后扶贫时期教育帮扶仍然是纾解相对贫困、有效防止返贫的重要机制;同时随着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扶贫工作的重心将转向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平稳转型,意味着教育帮扶将面临新的目标取向和任务要求。在党的十八以来的脱贫攻坚战中,高等院校按照教育扶贫政策的要求,探索形成了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有效机制和模式,面临新的目标任务,高等院校应当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研判把握后扶贫时期的形势特点,在接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断深化教育扶贫新的思路和举措。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对教育扶贫规律性的认识,聚焦我国现阶段贫困治理问题,面向新时代发展需要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3],科学指引了教育扶贫工作开展的价值立场和方式路径,是实施教育扶贫的强大理论武器和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教育,早在地方主政期间就颇有心得,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扶贫要“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这场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致力于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始终强调教育扶贫的先导地位,对教育扶贫的目标使命、基本要求及策略重点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1.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立场,“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满足贫困地区人民获得更好教育的强烈期盼,“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中,始终怀着炽热深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至上”作为工作理念和方向指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帮扶助力脱贫的鲜明取向。他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以人民为中心,他始终强调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并将“发展教育脱贫”列入“五个一批”工程之中,因为发展教育是造福人民、攸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可以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扶贫大局中居于根本性的突出位置,起着经济、社会保障等其他要素起不到的作用。“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如何避免“穷”和“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实现教育、经济、社会相互支持和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得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奔小康,必须“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具备现代社会就业能力,让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人口世代贫困的传递基因,也才能拔掉穷根,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根上造福人民的大事。

2.要全面贯彻教育扶贫的基本要求

教育扶贫一方面是通过扶助解决教育之“贫”,另一方面是依靠教育来实现扶贫目标。如何有序有效实施教育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中包含了以下基本要求:

一是基础教育和能力素质提高并举。贫困地区教育之“贫”首先是基础教育之“贫”,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状况堪忧,严重影响着贫困人口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首先抓好孩子的教育,不能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4],解决好农村基础教育之贫才能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扶贫奠基。同时,要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5]。基础教育和能力素质提高并举才能最大范围地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实现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二是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习近平强调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6]“志”是战胜贫穷的斗志、信心、志气,是主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扶“志”是扶脱贫的动力,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智”是战胜贫穷的素质、能力、技能,是主体实践力、行动力的体现,扶“智”是扶脱贫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能力。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将教育扶贫对于主体发展的积极主动性和科学规律性辩证统一起来。三是教育扶贫要精准实施。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7]要避免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上坚决落实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为贫困群体因人、因户地量身定制,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劳务技能培训、产业项目扶持,精准有效施策。

3.要深刻把握教育扶贫的策略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扶贫的策略重点。贫困问题是系统性的、动态变化的,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必须全面统筹,抓好关键领域。习近平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的发展问题,在不同语境下有关教育扶贫内容的要求和含义有所侧重,但总体上有着明确的重点指向:

一是保障义务教育。教育扶贫应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三保障”之一就是保障义务教育。习近平强调,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能够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指出,“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这就可以让他们看到脱贫的希望”。[8]职业教育体系还包括对劳动力的职业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对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更具优势,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异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展网络教育及多种“互联网+教育”形态是实施教育扶贫的新路径。习近平强调:“应发挥互联网在扶贫与脱贫中的助推作用,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9]无论是脱贫攻坚期,还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后扶贫时期,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工作中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在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工作指向的是纾解相对贫困、有效防止返贫,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升脱贫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治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可视为反贫困历史进程中紧密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的两个阶段,以往减贫手段中的大部分仍有长期沿用下去的价值,特别是都离不开能力开发与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10],后扶贫时期教育纾解相对贫困、有效防止返贫,应当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

二、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转向

1.教育扶贫面临的新局面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11]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正式提出“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我国的贫困治理早已纳入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布局。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对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对如何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作了具体部署。因此,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已经形成的教育帮扶机制、模式和格局要保持稳定、继续深化巩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发展面临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同时获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也更广阔,要适应新要求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2.扶志扶智仍然是教育扶贫的根本着力点

教育的本质和经济社会功能对于破解个体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直接的产出效应。[12]我国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就经济、政治、教育等事业发展的结果而言,其产出效应既有理论的证明,亦有实践的检验,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经济行为来对待。然而,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不仅仅是结果性表征,如毛入学率的提高、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等等,更有着过程性表征,如教育意愿、态度的改变,个体气质、社会风气的转化等,因此教育扶贫的教育性的价值和功能实现是长期的,在后扶贫时期更是需要极大彰显的。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向农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继续和延伸,面临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从消除农村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向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转变,从实现教育性的价值和功能而言,扶志扶智仍然是教育扶贫的根本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强调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13]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无论是脱贫还是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通过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来改变落后面貌。对于贫困群体来说,导致贫困的因素短期看是经济因素,长期看实则是人口素质导致的能力贫困、意识贫困、文化贫困、精神贫困。而解决能力贫困、意识贫困、文化贫困、精神贫困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育扶贫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物质上的资助、办学条件上的帮援、教育政策上的倾斜,而是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且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扶贫要彰显教育性的价值,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赋予“志”和“智”更先进、更现实的内容,从推动乡村社会形态变革和文明进步的更高层面提高地区人口的创新发展能力,使得脱贫后的地区获得全面振兴的生机或活力。

3.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教育扶贫机制的目标转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14]这明确了人才在乡村全面振兴多种要素中的核心地位,也为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衔接阶段的开展找到了突破口。在后扶贫时期,一方面,脱贫人口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随着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当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水平通过教育帮扶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人口的转移、乡村人才的流失又将成为影响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大难题。因此,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和内生发展能力,是教育扶贫机制转型的目标和方向。

从精准实施的基本要求出发,高等院校原来的定点帮扶、协作开发机制和产业、技术、消费等扶贫方式仍然可以沿用,但应当根据乡村人才振兴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赋予新的内涵。(1)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的特色扶贫模式。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担负相应的教育帮扶任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学科、专业特色,切合乡村人才振兴的需要,更好地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促进高校自身发展融于一体。(2)定点帮扶的产业扶贫机制。对于定点帮扶的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后接续乡村振兴,高校要进一步深入当地调研、科学统筹规划,充分利用人才、技术等智力资源,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会、乡村能人等联合协作,选准具有开发价值和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项目,进行一揽子开发,形成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技术服务、继续教育培训服务,打造和优化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乡村人力资源生态。(3)“互联网+”消费扶贫机制。“互联网+”消费扶贫主要表现在高校积极搭建并利用电商平台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推销农产品,实现适销对路、创收增收。江苏省连续五届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鼓励大学生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4)转变思想文化的教育扶志模式。高校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营造奋发图强、勤劳致富的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营造文化氛围。例如,组织宣讲团开展形式多样、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宣传更多身边的致富典型和成才经验;宣讲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调动农村贫困户脱离贫困后创造新生活的主观能动性;讲解健康文明新生活的理念、方式,激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校参与教育扶贫不仅仅是自身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接续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提高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高校在后扶贫时期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应当继续以特色、技术、人才为扶志扶智的着力点,为开放大学深化教育扶贫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后扶贫时期开放大学深化教育扶贫的思路

1.立足教育扶贫根本任务,深化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使命

教育扶贫的根本任务是扶志扶智。教育赋能“志”和“智”,从人的基本生存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兜底到普惠均衡的渐进式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拓展和提升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面向和服务品质的过程。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以世界银行的贫困线为标准,如果家庭中的劳动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年,则贫困发生率大于16%;若将接受教育年限增加3年,则贫困发生率会下降到7%;若接受教育年限为9至12年,则贫困率下降到2.5%;若接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则几乎不存在贫困的状况。这个数据直接反映出,教育对于脱贫减贫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对教育扶贫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扶贫本身或者局限于教育内部,从价值维度来说,教育扶贫的根本目标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扶贫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对于江苏开放大学来说,我们的办学使命就是为江苏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便捷的教育服务和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服务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可以说一直走在教育扶贫的最前线。那么,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基于江苏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基于江苏社会公众学习需求的变化和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守学校的办学使命,牢固树立因地而设的发展定向、受地支持的资源导向和为地服务的价值取向,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服务江苏全民终身学习的综合能力。

2.立足高校教育扶贫模式,深化依托特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

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延展。借鉴高校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和机制,开放大学深化教育扶贫,要找准难点和切入点,从巩固脱贫成果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定位、精准帮扶,来推动当地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学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职能。

研究表明,江苏教育扶贫仍面临着贫困的代际传递风险较高、教育扶贫的市场导向不足、“拆迁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长期存在等挑战。[15]具体而言,江苏省在教育扶贫涉及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方面,应对低收入人口返贫的压力不小,全省建档立卡低收入在6 000—7 000元之间的人口还有29.5万人,低收入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等问题,就业质量不高且缺乏稳定性,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足,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稍有不慎可能返贫;产业扶贫项目的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不明显,与乡村振兴衔接谋划办法不多。

从这些问题入手,江苏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路径主要有:面向社会成员开展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承担横向科研课题、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咨询,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大学科技工业园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以及提供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多种资源服务。对于江苏开放大学来说,实施上述路径需要发挥贴近基层、农村服务地方群众终身学习需求的特色,需要发挥体系化办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年来,江苏开放大学积极参与了江苏省的一对一帮扶项目,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地方培养技术骨干;大力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为弱势群体圆大学梦;完善五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打通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送教进村入户,开展技能培训;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凝聚优质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江苏开放大学扎根江苏服务地方的特色和优势。在后扶贫时期,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继续发挥自身办学优势,把实施教育帮扶和学校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统一起来,以新校区建设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探索大学校区、科技园(产业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之间的联动式发展、融合式发展,形成资源在周边社区的集聚与共享,推动学校成为地方的知识中心、技术中心、致富中心、文化中心,促进当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发展和振兴。

3.立足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方向,深化学校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的措施

后扶贫时代的发展命题是脱贫攻坚能否实现稳定脱贫,真正使贫困人口实现由“脱贫”向“致富”飞跃,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未来绝对贫困解决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带来的相对贫困长期存在,在发展战略上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面对上述任务和战略,江苏开放大学如何更好地担当,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核心的是以强校为民为根本,以十二项基础工程建设为抓手,在“十四五”期间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促进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首先,推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开门办学,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其次,继续探索“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帮扶的支点,充分利用学校在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为特殊群体、贫困群体等持续“自我造血”提供教育和学习的支持保障。再次,科研能力和水平是学校竞争力和优势的重要标志,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兴校工程,打造终身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特色研究的高地,充分发挥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这一省级智库的作用,聚焦研究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江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咨询,这将是十四五时期学校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最后,发挥社会教育的领军责任,推动实施社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丰富城乡社区的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民众的综合素质、精神面貌,宣扬绿色、和谐的文明乡风,促进贫困落后地区从脱贫走向致富,实现全面振兴、持续发展,这将是十四五时期学校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特有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