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黄朝霞
应用题解题能力包含学生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的把握能力、题目关键词的筛选能力、正逆向思维能力等,只要有针对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解题准确率,获得学习自信心。
应用题题目信息具有综合性,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归纳梳理相应知识点。而且,应用题的解题过程要求学生必须对数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一个流畅的解题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时复习,学以致用。
应用题题目文字较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别的数学题目不同,简单的竖式计算和公式概念的运用,远远达不到应用题的解题要求。因为应用题题目多用图形和文字进行题目表达,在解题之前,学生必须通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关系。所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同时提升语言与思维两方面的能力。
应用题题目内容大多取自日常生活,与生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样的相关性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发现生活的趣味,帮助他们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近年的课程改革导致小学教材侧重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难度和题型要求教师重新研读教材,制定新的教学策略。例如,课改之前,应用题解题教学多倾向于将同类题型进行归纳讲解,而今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将多种题型进行比较分析;过去教学时应用题训练多以单独分章形式出现,现在应用题却出现在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之前应用题题目大多是文字描述,当下应用题出题却是文字图像百花齐放,题型更加丰富,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做出了新的要求。
考试制的学力总结方式导致教师必须掌控教学节奏,不能落下教学进度,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一味向学生灌输各式解题方法,而留给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较少。但是,应用题的解题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变通,这样的学生容易迷失在如今变幻莫测的题海中,最终丧失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解题技巧的掌握度主要依靠教师无私的教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许多教师的应用题解题教学公开课上,为了让学生对应用题本身产生好奇和兴趣,多喜欢采用情景教学法。事实上,情景教学法固然好,一味追求情境会导致课堂实际教学内容单薄,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应用题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需要自行判断题目关键信息,运用合适方法进行解答。然而,现在部分教师只片面追求教学结果,忽略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度,未免因小失大,绝不可取。
为应对丰富多变的应用题题目,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审题能力,能够弄清楚题目的含义,抓住题目条件,如此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解答。
读题时画出关键词。例如(三年级上册第105页)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A组、B组两个小组各有16人,每组两人一对进行比赛,负者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决出各组第一名进行决赛。两个小组赛一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这道题要求学生能读明白题目中的比赛关系,初赛是从A组B组各拿出一个人进行一轮制比赛,组内不需要另比。学生一旦理解错题目含义,容易南辕北辙,所以在做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关键词,以避免会错题意。
读题时画出分析图。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07页)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这是一道种树题,若是单读题目,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这就需要学生在读题时,能够根据题目信息绘制出对应的线段图。线段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100m的路,单侧植树,两个端点都要植树。
应用题的解题要求学生具备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留出时间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而思,学而用。打破机械学习的僵局,让学生学会灵活变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课堂。
教学时结合实际解问题。例如(四年级上册第74页)这本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每天看一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需要几个月?这道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倍数问题,需要将几个量进行转换。首先是一本有120个故事的书,每天读一个故事,而问题问的是读完需要几个月。这中间涉及时间的转换,要知道一个月有30天,这就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题思考。如果学生想不到一个月30天的问题,做这道题必会绞尽脑汁。
讲课时开放思维让学生自主命题。例如(六年级下册第71页)随意找13位教师,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这是一道简单的“抽屉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结合实际提出类似的题目进行作答。出题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是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合适的解题技巧也是通往正确答案的关键一环,只有掌握了解题技巧学生才可以高效灵活地解题。解题时要抓准题目数量关系。例如(四年级下册第104页)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是一道小学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时要先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结合掌握知识进行解答。策略一:假设法,设全是兔子,则鸡的数量为(35×4-94)/2=23只,兔子的数量35-23=12只;策略二:公式法,兔子的只数94/2-35=12只,鸡的数量35-12=23只。
学会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例如(五年级下册第4页)要下雨,小莉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3千米/秒)这道题可以先明确看见时是闪电出现的时间,知道速度x时间=路程,如此学生就可以直接根据公式得出答案。4×0.33=1.32千米。
总之,应用题的解题需要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只有当孩子们在不间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同时,自主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才可以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