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知道》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本选段是凯鲁比诺的咏叹调,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情感。其中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被世界各地广为传唱,其中女中音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也是世界舞台上传唱率颇高的曲目。
《费加罗的婚礼》加入了意大利正歌剧的特点并与意大利喜歌剧相结合,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性与对比性,使整部歌剧中的人物特色表现得极为突出,故事情节也更为鲜明深刻。整部歌剧结构清晰且严谨,歌剧唱词朴实且真实,使整部歌剧都充分地起到了歌唱性的作用,和声处理和整部歌剧音乐织体的处理干净又明朗,整部歌剧场面有平静也会出现波澜壮阔。在选段《你们可知道》中出现大量的艺术处理,使故事情节更加戏剧化。
莫扎特用《你们可知道》这首咏叹调来表达女仆采琳娜对爱情的向往与迷惑矛盾的内心想法与情感,整首咏叹调适合于女中音所演唱并以此来更好地诠释人物心理。作品运用一强一弱的2/4 拍形式,来描写并凸显凯鲁比诺胆小不安、不知所措的内心活动。莫扎特使用简明轻快的旋律并运用多次的转调,使整首咏叹调的旋律走向时而连绵、时而跳跃、时而平缓、时而急促,运用多次的重复与对比的艺术处理来刻画主人公凯鲁比诺渴望爱情又胆小害怕的心理动态与想要脱口而出且欲言又止的内心独白。
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为一首较为普遍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整首咏叹调为2/4 拍的bB 调,速度为稍快,使全曲变得轻快紧凑。运用八小节的前奏来引入即将出现的主题,左手的伴奏旋律采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跳音使人感觉旋律亲切而欢快、柔和与优美。右手出现的连音线旋律使跳动的旋律又带了一丝缓和的感觉。整首咏叹调由A 段呈示部、B 段展开部、A’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A 段呈示部直入主题,来向观众诉说主人公在故事中自己的内心独白并强调故事的衔接性。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相互交替运用使节奏形式较为干净明朗,偶尔出现的十六分音符附点与三十二分音符使歌曲的音乐感觉更为紧凑,使观众有愉快且轻松亲切的感觉。运用多次的跳音与级进的音程使旋律特点更加明显且突出。A 段的伴奏旋律多以跳动的十六分音符为主,使得音乐效果就像跳跃的小溪活泼且更为流动。前半部分连接的中段运用左手的分解和弦与下行级进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A 段的音乐效果更为饱满丰富。
B 段展开部进行了转调。为了更加烘托剧情、使故事情节变得紧凑、衬托出主人公的焦虑与不安,因此莫扎特在创作时巧妙地在旋律上加入了变化音与装饰音。由21-34 小节可见,主要描写了凯鲁比诺进退两难,想要表达又不敢表达的情绪。由35-44小节可见,陈述了凯鲁比诺时而高涨、时而低沉的状态,与他的爱情观时而热情似火、时而犹豫不决寒冷孤独的情绪相对应。由45-51 小节可见,力度上的渐弱意在描写爱情在主人公眼里渐渐消退、燃起希望却又变得虚无缥缈。在作品的52-61 小节,左手伴奏部分配注了一些变化音与弱起的十六分音符,使B 段的故事氛围更饱满、主人公的矛盾点更显突出,并结合了歌词“每天都活的小心谨慎,不知道这种感觉何时停止,但我愿意为你受此煎熬。”字里行间都显露出主人公无奈与心酸的内心独白。同时第45 小节与第54、56 小节从渐强再到渐弱都在烘托主人公犹豫不决的内心活动。最后B 段的第25、28、48、51、58-61 小节,伴奏上都有注入了三声部的结构,伴奏旋律与演唱旋律完美结合,并不会产生突兀的感觉,使乐曲可以更和谐地展现在听众面前。总体来看B 段展开部与A 段的呈示部两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B段较A 段更具浓烈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A’段为再现部,整体看来是A 段的原样重复,从整体的调式、结构、织体、伴奏都与A 段大致相同但也略有不同。A’再现部较A 段更进一步的抒发了主人公复杂的情绪,表达着更深一层的无可奈何与迷茫懵懂,由歌词“你们可理解我的心情”,可见。总而言之整首咏叹调从曲式结构与伴奏来看,旋律与歌词之间的结合,使音乐变得更为具体、人物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心理状态也更好地展现了出来。
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唱词从开始到结束都反复出现:“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为了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所以要在一开始将音色表现的饱满结实有力度。良好情绪可以带来好的声音位置,虽女中音的音域较女高音的低一些,音色偏深沉,但在演唱过程中,头腔与胸腔的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头腔而缺少了胸腔,会使声音变得轻薄而没有根基;只有胸腔却没有头腔,会使声音没有通透感;二者相辅相成,才会有动人心弦的感觉。
在演唱“幸福在远方向我召唤,转眼间他又无踪无影,不知道为什么终日叹息,每日每夜不得安宁。不知道为什么胆战心惊,但我却情愿受此苦刑”时,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所以需要带着些紧张的情绪去演唱,速度也需要有一点点的加快,来表现主人公的紧张与无奈。从中才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动态,欲言又止的状况与内心的痛苦与煎熬,深知自己掉进爱情的泥沼里想逃出却无法自拔的内心活动。情绪情感具有记忆性,我们在感受歌剧的故事情节时,也在记忆着主人公的不同情感、不同心情,从而通过音乐的不断变化来展现不同的情绪。因为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加之我们的对情绪的记忆功能,方能感受到节奏上速度的加快带来的情绪不是欢快的,而是紧张与痛苦的情绪。
同第一段一样,最后一段的歌词都是重复出现了“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虽歌词一致但意境不同,运用再现的处理方式来与第一段做比较,用以表达主人公的两种内心,语气上没有了第一段的饱满与结实,相比之下会有较弱的感觉,情感上缺少了一开始的激动,由于弱拍的出现反而表现出一些不自信的感觉。由最后一句“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可看出,主人公将自己的内心向伯爵夫人诉说,虽表面看上去得到了解脱,但内心还是会有些许的无奈与失望,因为没有人会理解他的悲伤与痛苦、他的爱不被人明白、与他渴望着被理解被关怀的心理状态。
在前奏开始时就应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做到用情感去带动声音、用声音去感受情感。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气息的运用尤为重要,运用流动的气息将声音带出并控制自己的气息。好的情绪需要有好的强弱能力来控制,牢牢把握声音与气息的强弱关系至关重要。喉头下移给气息建立顺畅的通道,否则就像交通一样,红灯多了就容易堵车。俗话讲气沉丹田,但笔者认为虽要将气息下沉,但用气绝不是将小肚子顶起来去演唱,这点上有好多人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小肚子顶起来就可以用上气了,小肚子顶起反而会造成漏气的现象。光有气息也是不够的,需要与头腔的使用相结合从而产生共鸣。两者相辅相成,声音才会变得有穿透力,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此看来,笔者认为在演唱一首歌曲时,要以情绪情感为主,加上良好的演唱习惯与技术,才能更好地去歌唱。
在咏叹调《你们可知道》里反复运用了简单的唱词:“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来表达主人公从自信到疑惑、从高涨到低落的内心活动。虽唱词没有那么繁杂,但足以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所以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完全理解主人公每一句话的深意,才能更好地去演绎这首歌曲。唱词的咬字也是演唱者最应注意的一方面,光有好的气息、情绪是不够的,要咬的住字,否则也会出现漏气的感觉。我们在演唱中国作品时要求字正腔圆,而演唱外国作品时正所谓腔圆则字正。所以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先建立好良好的通道,其次就是认真地去读、去练习每一句歌词,认真剖析并且让大家知道你唱的是什么。
唱词中反复出现“你们可了解”表现了主人公的追问,想知道别人对于他爱情的想法,想要在别人口中追寻他内心深处的答案。反复的追问虽看上去是在问,但实际上是在说明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他心里已有答案,但也不想接受事实所以无数次的追问也是在对自己内心的逃避。在演唱前认真反复的剖析歌剧的故事情节、发展线条、人物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情感的走向与动态。认真理解每一个乐句、每一句歌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二度创作,使演唱者更好的驾驭与演唱作品。无论是一部大型歌剧还是一首小小的艺术歌曲,都有其精髓之处与作曲家的灵魂所在。我们在选择演唱歌曲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作者,用心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然后再去加上自己的理解,切记不能随意对作品进行没有条理的任性改编。通过这首咏叹调,笔者发现整首咏叹调的曲式结构,由疑问到抒发情感再到疑问,整个三部曲虽结构、唱词简单,但却深深地刻画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这也是莫扎特的智慧所在、作品广为传唱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通过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你们可知道》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从故事情节到创作特征,从情感处理到演唱过程中的技巧,实质上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感受莫扎特高超的创作技法以及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