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 张 琴
成语典故是指以成语形式流传下来的故事,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成语典故,有助于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创新历史教学形式,激活历史课堂,促进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基于此,笔者在本文对成语典故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巧妙运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因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以教材为唯一教学资源,采用按部就班的讲授方式,逐渐让初中生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而成语典故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学生的历史学习犹如听了一段鲜活、形象、有趣的故事,不自觉地投入其中。
以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秦统一中国》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导入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穷匕见》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在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回答“荆轲”“秦王”等。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荆轲与秦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此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学生通过讨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荆轲刺秦”这段历史。以成语典故激发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探究热情,使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教师顺势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历史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英雄故事,为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大量素材。所以,借用成语典故,不仅可以加深初中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还可以使其受到英雄人物精神品质、道德情操的感染,从而促进初中生历史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以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中《辽、西复与北宋的并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精忠报国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士兵为了保卫家乡、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为了国家不被侵犯而浴血奋战。在与敌军的奋战中,即使鲜血已经染红了盔甲,刀剑已经刺穿了身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会拼尽全力,阻止敌人前进的步伐。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播放《满江红》诗朗诵,使学生在悲壮情绪的渲染下进入情境中,心中不自觉地产生一丝愤怒,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若总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思维活跃性会明显降低,难以主动发现问题,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弱。为了带领走出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利用成语典故,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体会历史的魅力。
以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夏商周的更替》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抛出问题:《烽火戏诸侯》这个成语典故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件事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故事。接下来,教师继续提问:西周是如何兴起的?西周的分封制是怎样的一个制度?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成语典故,实现了已知经验向历史知识的迁移。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引领学生深度探究历史事件,促进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疑惑为驱动,激活初中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
从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我们发现有些初中生在知识学习中缺乏一定的组织能力,难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各个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点”,将其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成语典故的巧妙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从感性形象到理性概括的过渡,用成语典故作为历史事件连接的纽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便于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
例如,在《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教师可以利用一连串成语典故讲述历史事件,如《三家分晋》《田忌赛马》《班门弄斧》《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等,让学生从成语典故中归纳总结战争性质,发现春秋战国纷争中的外交特点,从而清晰地梳理出历史事件,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成语典故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教师要掌握成语典故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方法,以此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