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菲 王允琮 孟亚丰 侯志勇 赵 霞 赵国光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医院后勤医疗保障工作面临着双重压力,既要发挥疫情防控的战备效益,又要保持医疗救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一方面,随着正常诊疗工作持续恢复和开展,常态化物资供应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在疫情不定期局部散发态势下,一旦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出现感染者,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相关的后勤保障任务在数量和困难度上都将迅速增加[2]。因此,提升后勤医疗保障平急转换能力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北京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后勤医疗保障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探索以相关临床数据为基础的预警机制,以物资供应压力指数为指引的储备机制,以集束化措施为核心的反应机制,构建一套医疗物资供应平急转换新模式。在2020年6月北京市聚集性疫情期间,医院利用该模式及时完成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向应急防控状态的转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研究所提出的全流程后勤医疗物资保障平急转换模式主要由预警机制、物资储备评估机制和集束化应对机制构成。
2.1.1 预警机制构建思路。在本地区有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平急转换的时机主要以卫生行政部门的通报和医院感染管理、医务管理等部门的风险评估结果为判断依据;在本地区没有疫情、相关机构和部门未发布相关物资保障要求的情况下,设计常态化预警机制,即利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等相关部门每周定期汇总的流感样病例作为平急转换预警的数据来源,将高于每周均值1.645倍标准差作为预警阈值[3]。一旦流感样病例数超过预警线,即触发医疗物资供应平急转换机制。
2.1.2 物资储备评估机制构建思路。成立由后勤部门主要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医疗物资供应商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对疫情防控相关文件、文献的研读,运用头脑风暴法罗列出与后勤医疗物资供应能力相关的指标,形成指标池。然后,对全体小组成员开展两轮问卷咨询调查,第1轮咨询主要对各具体指标在重要性、现实性和可获得性3个维度上进行评判,同时请专家对各指标的描述进行精确修正;第2轮咨询在研究小组中本行业工作时间大于15年的成员中进行,通过两轮咨询力争使小组成员的咨询意见趋于一致。研究组成员按照“极低”“低”“中等”“较高”“极高”5个等级分别对应1~5分,对各问题和短板的重要性、现实性和可获得性进行评分[4]。综合考虑小组成员专业能力,对后勤部门主要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医疗物资供应商的问卷内容分别赋予0.4、0.3和0.3的权重,各指标的综合得分由所有小组成员相应分数加权求和所得。完成指标筛选后,邀请专家小组对所选指标进行整合,通过数学计算形成综合性的物资供应压力指数,用于指导医疗物资供应和储备。
2.1.3 集束化应对机制构建思路。在总结既往流感防控物资供应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特点、新形势和新要求,探索针对性应对方法,力求在有效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的基础上,具有更高的普适性和可借鉴性。
2.1.4 信度和效度评价。本研究的信度评价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当取值在0.8~0.9时认为内部一致性较好[5]。本研究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过程中,专家组成员按照“不相关”“弱相关”“较强相关”“非常相关”4个等级,对指标与后勤医疗物资供应能力的相关性进行等级评价,以此为基础分别计算各指标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和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
2.1.5 专家权威程度评价。参加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Ca)由其对风险点的识别依据(Ci)和对风险点的熟悉程度(Cs)来决定,即Ca=(Ci+Cs)/2。当Ca≥0.70时,认为专家对此次评估内容的权威程度可靠[3]。
本研究设计的平急转换模式构建于2020年3~4月,在2020年6月北京市聚集性疫情期间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于2020年底对这次平急转换实践进行评价。具体方法以问卷调查获取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疗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对具体平急转换措施在及时性、有效性和便利性3个方面的满意度。
3.1.1 预警模式。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就诊高峰,使用卫生行政部门的疫情通告和医疗机构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每周流感样病例数作为预警信息来源。启动预警条件:(1)当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医疗机构所属行政区域内发现本地新冠肺炎感染者时,启动医疗物资保障平急转换;(2)当周流感样病例数超过既往12个月周均值的1.645倍标准差时,启动医疗物资保障平急转换。
3.1.2 物资供应压力指数的设计。本研究共邀请23名专家参与咨询,其中后勤部门主要负责人3名、临床科室负责人10名、医疗物资供应商10人。两轮咨询共发放问卷46份,收回问卷45份。Ca=0.88>0.7,反映出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咨询结果见表1。
表1 平急转换能力影响因素专家咨询结果(分)
结合专家咨询结果,选取综合得分前3位的指标,即“本地区呼吸道传染病现状”“医疗机构呼吸道感染者周病例数”和“物资平均供应周期变动幅度”,结合物资管理经验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形成如下公式:物资供应压力指数=疫情指标×感染压力指标×周转指标。
其中,疫情指标在有新冠肺炎疫情公告时取值为1.5,否则取值为1;感染压力指标=周流感样病例数/(既往12个月周流感样病例数均值+1.645倍标准差);周转指标=1-[(单位物资平均储存天数×日均单位物资储存成本)/单位物资购入成本]。
该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即为在当前疫情状况下或呼吸道感染防控压力下,该种医疗物资与非预警状态下相应物资储备量的倍数关系。
3.1.3 集束化应对机制。结合2019年底~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实际,系统总结医疗物资购买、供应和使用经验,在坚持“一题一策”原则的基础上分类整合,形成涉及医疗物资使用全过程的集束化应对机制:(1)建立供需联动机制。后勤物资主责部门通过与物资供应商签订的一系列合同,建立应急供需联动机制,对物资供应价格、周期、质量、应急配送等方面的权责进行系统性规定;(2)建立基于岗位风险的精准配置机制。后勤物资供应主责部门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联动,经过对不同岗位的感染风险评估后,由物资供应部门提供分级化的防护物资,由临床科室定期领用;(3)合理使用保障机制。在定期盘点库存、物资审批、使用方法培训等方面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深度协同合作,提升相关医疗物资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对该模式在2020年6月北京市聚集性疫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疗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对该平急转换模式的综合满意度较高(94.1%),及时性、有效性和便利性3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6.3%、94.5%和91.7%。
目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疫情防控新常态。这对医疗物资供应提出了“平时”和“战时”双模式的运行要求,即在平时需节约成本,更多考虑对医疗机构正常医疗服务的物资保障;在“战时”则需弱化成本,以保障医疗机构医患安全为核心目标,强调相关医疗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科学性。这样两种差异化的供应方式需要有平急转换机制来协调和平衡[2]。这样的平急转换机制何时启动,具体需完成哪些内容的转换等一系列问题考验后勤物资供应体系的能力和效率。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对疫情防控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对“平”与“战”之间的差异化管理思路和转换机制的探讨相对较少,亟需开展相关研究和探索,以满足疫情防控所需。
本研究通过科学与成熟的管理学方法,将案例医院平急转换的经验和方法标准化,使之更易于推广和应用。本研究设计的平急转换模式将预警、储备、使用3方面串联成整体,形成了物资供应全流程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特别是在储备机制中,由专家组设计出的物资供应压力指数,可用于预测所需物资的储备量,将经验性的估计发展为科学的量化评估。在集束化应对机制中,与物资供应商建立供需联动机制最为关键,供需双方通过对供应周期、物资质量、购买价格、监督方法等细节的规定,能够较好满足物资供应在平急转换过程中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是在医疗物资平急转换中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
经实践检验,相关人员对医疗物资平急转换模式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4%以上,可以认为该平急转换模式得到了使用者的认可。从评价主体的角度看,满意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医院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其原因在于在新冠肺炎疫情不规律散发的背景下,医院面临着提供诊疗服务和防控新冠疫情的双重任务和压力,平急转换可以让医疗机构更好地在这两项任务间及时、安全切换,因此更加受医院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欢迎。而职能部门负责人满意度相对最低,其原因可能与提升平急转换能力后,职能部门工作内容与责任明显增加,以及管理相关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在平急转换新模式的评价方法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以满意度为主的评价方法尚不能全面概括和总结新模式的实践结果,不利于新模式的改进与完善。下一步需要考虑建立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平急转换的效果开展综合性评价。未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增加投入产出比、机会成本等更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在改进评价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全流程医疗物资供应平急转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