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凤 黄 梅 廖桂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以气流阻塞为特征,气流阻塞持续性发展可伴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2]。随着医疗水平不断上升,康复护理已成为管理COPD的重要部分。相关研究[3]指出,康复护理能够促进COPD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提高生活质量。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 Model, TTM)是以促进个体行为改变为目的的理论模型,对处于不同行为改变阶段的患者采取相应干预方案,转变其不良行为方式,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目前,TTM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护理管理中,且效果显著[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TTM的康复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2020年4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3.87±5.64)岁;吸烟情况:从不吸烟25例,戒烟12例,仍在吸烟1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4.13±5.72)岁;吸烟情况:从不吸烟23例,戒烟15例,仍在吸烟9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5]中诊断标准;病情稳定,意识清楚;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COPD知识、治疗、自我护理知识健康宣教,饮食结构调整,康复训练,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采取基于TTM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思维及行为评估患者对COPD康复心理及行为所处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①前意向期。向患者讲解规律服药、康复训练、合理饮食为COPD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转变行为的意愿。②意向期。分析阻碍患者转变不良行为的因素,找出解决方法;向患者展示成功及失败案例,坚定患者配合康复护理决心;给予患者更多的信息支持及心理暗示,增加其行为改变信心。③准备期。与患者探讨COPD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根据患者年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包括饮食方案,多食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谷物等,少食多餐;设定体质量目标,选择恰当运动方式,包括全身运动,如步行、打太极拳等,局部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反馈训练等;利用闹钟提醒按时服药,让家属监督改变不良习惯等。④行动期。要求患者将每日服药情况、心理状态、饮食及与运动内容等详细记录在日记本上;每周举办1次小组交流会,患者汇报个人康复计划完成情况,分享个人经验。⑤维持期。每月评估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对已做出行为改变及病情恢复较好患者进行表扬,鼓励患者坚持记录健康行为日记;对康复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并发挥家属鼓励作用,激励患者坚持正确行为。出院后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①肺功能:采用日本捷斯特CHEST HI105型肺功能仪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②呼吸困难程度:采用呼吸困难程度量表(mMRC)[6],0级:剧烈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Ⅰ级:焦躁或走缓坡时感到呼吸困难;Ⅱ级:正常步行速度下感到气短或走路比同龄人慢;Ⅲ级:步行几分钟后需要停下休息;Ⅳ级:呼吸困难不能离家,或穿衣脱衣时呼吸困难。
2.1 肺功能干预前,2组FEV1、FEV1%pred、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pred、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例,
2.2 呼吸困难程度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对比 (例,%)
我国每年COPD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不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还给家庭及社会增加负担。COPD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患者在长期缺氧情况下呼吸运动增加,导致气道黏性、惯性阻力加大,会进一步加重缺氧症状[7]。康复护理措施是COPD患者一项重要干预措施,通过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措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程度[8]。但常规康复护理存在患者依从性不佳、健康行为维持时间短等缺陷,故需探讨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EV1、FEV1%pred、FVC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程度轻于对照组,说明基于TTM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刘啟等[9]研究显示,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轻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处。基于TTM的康复护理干预注重个体健康行为改变过程,其根据患者所处行为改变阶段,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相较于传统护理,该护理模式更贴合患者实际,可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相应护理需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前意向期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COPD康复知识的认知水平,促使患者产生行为改变意识,顺利进入意向期;然后通过正反向案例分析及心理暗示增强患者行为改变信心,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准备期通过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落实患者行为改变的具体措施,引导患者通过科学饮食维持机体营养均衡,遵医用药确保治疗效果,合理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呼吸肌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并通过呼吸反馈提高交感神经张力,促进调节自主呼吸的神经功能恢复,达到增强肺功能、减弱呼吸困难程度的效果[10]。行动期和维持期旨在帮助患者完成康复护理计划并维持健康行为,通过小组交流会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并利用家庭支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实现长期维持健康行为目标。
综上所述,基于TTM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