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灸神阙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2021-12-01 11:11:24王丽平吴腊梅何淑慧
光明中医 2021年22期
关键词:艾绒神阙穴尿潴留

王丽平 吴腊梅 何淑慧

尿潴留是中风后常见的机体膀胱功能障碍及并发症,其临床主要表现是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排尿困难,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等,而当出现排尿困难及闭塞不通时,患者膀胱储存大量的残余尿,膀胱内持续高压,使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时常伴有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甚至膀胱破裂等症状,甚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极其影响患者后期康复及回归正常生活[1]。临床上针对此状况一般辅以导尿术、物理刺激等进行对症处理,但上述方式不能解决患者根本问题,且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多数患者对此接受度有限。本课题将采用混元灸神阙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尿潴留,为该病提供更多治疗思路,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科中风后尿潴留患者,共68例,中医辨证均符合气虚血瘀型,每组34例,分为混元灸神阙穴(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该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组性别分类: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69.83±3.65)岁;病程0.5~12个月,平均(4.83±0.65)个月。对照组性别分类: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8.57±3.77)岁;病程0.6~11.5个月,平均(4.39±0.61)个月。以上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2];尿潴留诊断标准参考《外科学》[3]。中医诊断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4]相关标准;癃闭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5]相关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病程0.5~12个月;③男女不限,年龄44~88岁;④1周前未使用任何和该疾病有关的药物;⑤生命体征正常,对本次研究所有相关操作均能积极配合。

1.4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者;②存在认知、视听及精神疾患,不能配合研究者;③存在严重的心、肺等脏器疾病患者;④不能参与并完成整个疗程者。

1.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每日予热毛巾敷患者下腹部进行干预,用手按压下腹部并向耻骨联合后下方施加压力,嘱患者做排尿动作,主动增加腹压。0.5 h后观察其排尿情况,如未排尿,则予导尿术辅助排尿。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混元灸神阙穴。具体操作如下。将老姜用搅拌机搅碎后放在竹罐盒子里(厚约1 cm,直径约15 cm)然后在上面放艾绒(安徽毫源药业),在艾绒中心处点燃。待患者有灼热感时,将灸架轻轻提起,在灼热部位垫一层纱布。灸完 1 壮,另加艾绒继灸1壮,共灸3壮,约40 min,然后移去竹罐,用湿热毛巾轻轻揩干净。每天1次,10 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判断疗效。灸后局部皮肤上如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渗液,并用药棉揩干,涂以碘酒,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直到结痂脱落。

1.6 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治愈:小便通畅,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虽可自行排尿,但排尿不畅;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②治疗前后膀胱功能积分对比:主要从膀胱残余尿量作为参照指标,经刺激能自主排便或停止小便,0≤残余尿量为<50 ml可记为0分;经刺激偶尔能自主停止小便,50≤残余尿量为<150 ml可记为2分;经刺激仍无法排尿,需长期导尿管辅助排尿,记3分。③评定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及满意率:满意程度为4个等级,分别为十分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比较治疗后让患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评定,最终结果显示治疗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脑中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科疾患,所产生的机体损伤需依据患者脑损伤的部位、范围等而定,在当前的医疗水平和条件下,症状较轻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效果可达到较满意的程度,但实际临床中仍有许多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吞咽功能障碍、肩手综合征、尿潴留等,其中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差,严重影响日常生活[6]。然而既往在该疾病上没有成熟的技术,西医方面治疗主要以药物、康复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疗效有限。中医学在中风后尿潴留上治疗方法多样[7],本研究应用混元灸神阙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尿潴留疗效好,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中风后尿潴留在中医学中被称作“癃闭”,多被认为是虚证,治疗可以补脾肾以助气化为则。神阙穴位于人体肚脐上,在经络上属于任脉,是人体重要穴位之一,与位于后背脊督脉之命门穴相对应,且属于任督脉经络汇合之处,中医学将其作为先天之本源,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8],有益气助阳的效果[9]。《针灸穴名解》曰:“本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尚存,在内紧接近大小两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两肠俱关于化,即大而化之谓神也,因而得名神阙”。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可以归纳出神阙穴有2层含义: ①神阙为先天及后天相沟通连接的枢纽,胎儿始生,母为基,父为楯,先天之精通过脐带传输于胎儿,故将脐称作先天之根,同时用于储存人体后天所产生的气机。②神阙穴又为人体之气进行升降出入等相关活动的枢纽,在此可使气血在人体激发,在全身循环,周而复始,又将其称作人体动力之源。

艾灸疗法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已存在数千年之久,其主要是利用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艾叶的药力透过患者皮肤,在带来温热刺激的同时,将艾叶的药力透入肌理,最终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效果[10]。混元灸属于艾灸的一种,是当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中需要使用到包括生姜等以外多种中药,将配伍好的中药碾碎后,用少许温水调和呈饼状后,将其置于患者神阙穴上,再将艾绒放置于药饼上,点燃艾绒让其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热力透过生姜再穿透神阙穴,温热之力增强了药效渗透的力度,可使肾阳振奋,肾气充盛,从而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得到有效地改善。

本研究通过辨证施治,以混元灸神阙穴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尿潴留,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或者改善排尿功能,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借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艾绒神阙穴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3:08
旋转的钢铁厂
广州文艺(2022年2期)2022-02-28 21:14:52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千锤百炼艾成绒,一闻二搓三看识“上品”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