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蜗电图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1-12-01 01:03余茜左汶奇钟时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耳蜗淋巴振幅

余茜 左汶奇 钟时勋

根据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研究显示[1],听阈曲线呈平坦下降型的突聋(简称平坦型突聋)患者占所有突聋患者的39.26%,比例最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纹的功能障碍和/或耳蜗供应血管血供障碍以及组织缺氧有关,耳蜗电图则可以反映耳蜗毛细胞、血管纹、听神经等部位病变,故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平坦型突聋患者的耳蜗电图结果,探讨耳蜗电图AP潜伏期,SP、AP振幅,-SP/AP振幅比、面积比及耳蜗电图引出率与其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92耳)突聋患者(男42例,女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2]中平坦型突发性聋诊断标准,250~8 000 Hz的纯音平均听阈(PTA)≤80 dB HL;②年龄18~65岁;③单耳发病;④既往无听力减退病史;⑤治疗前完成耳蜗电图检查;⑥排除听神经瘤等中枢性病变;⑦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激素使用禁忌症。

92例患者中,痊愈23例,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41例。患者年龄、入院平均听阈、发病时间、患耳侧别见表1,治疗前不同疗效患者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分布见表2。可见,痊愈组年龄明显低于其余各组,显效组平均听阈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患者发病时间、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疗效突聋患者临床资料

表2 不同疗效突聋患者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例数分布(例)

1.2耳蜗电图(ECochG)测试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耳蜗电图检查,仪器为俄罗斯瑞索公司(Neurosoft, Russia)生产的Neuro-Audio 设备。ECochG 测试均使用短声刺激,极性为交替波,带通滤波为100~2 000 Hz。测试前,使用95%酒精对受试者进行体表电极放置位置的皮肤脱脂,对侧乳突为参考电极,鼻根为地极。插入式耳机给声,给予受试耳95 dB nHL 的短声刺激,每侧耳至少重复3次,选取重复率好的其中两条波形保存,标定BASE、动作电位(AP)、总和电位(SP)等位置,软件自动计算出-SP/AP振幅比及-SP/AP面积比;分别比较患者健耳、患耳及不同疗效者的AP潜伏期,-SP/AP振幅比、面积比,-SP/AP振幅比≥0.4及-SP/AP面积比≥1.82者,耳蜗电图引出率的差异。

1.3治疗方法及疗效判断 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平坦下降型突聋的治疗方案治疗。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1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晨起顿服,连用3天,有效者再用2天;根据听力复查结果决定是否行鼓室注射治疗;巴曲酶(东菱迪芙):第1日,0.9%生理盐水100 ml+东菱迪芙10 Bu,第3、5、7、9日每次5 Bu(每次使用前均复查凝血功能);0.9%生理盐水250 ml+金纳多105 mg静脉滴注,连用10 d。

疗效判定:分析治疗14天后患者的PTA,如患者听力提前恢复正常,则分析即时听力。按照中国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疗效分级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为便于比较,本研究另将疗效分为痊愈、未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合计)和有效(痊愈、显效及有效例数合计)、无效分别统计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进行描述,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描述,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或Mann-WhitneyU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F检验分析或Kruskal-WallisH检验。

2 结果

92例患者中患侧71耳可引出ECochG,其中痊愈组22耳,显效组6耳,有效组18耳,无效组25耳;健侧90耳可引出ECochG,其中痊愈组23耳,显效组7耳、有效组21耳、无效组39耳。

2.1不同疗效患者及相同疗效患者健耳、患耳ECochG结果比较 由表3而见,治疗无效、有效患者的患耳AP潜伏期长于健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患者间的ECochG各指标比较,痊愈患者患耳的AP潜伏期、-SP/AP面积比小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疗效患者健耳、患耳耳蜗电图结果比较

2.2不同-SP/AP振幅比、面积比患者痊愈与未痊愈、有效与无效例数比较 由表4可见,耳蜗电图-SP/AP振幅比≥0.4、面积比≥1.82的患者的痊愈例数分别与SP/AP振幅比<0.4、面积比<1.82的患者的痊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蜗电图-SP/AP振幅比≥0.4的患者的有效例数低于-SP/AP振幅比<0.4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SP/AP面积比≥1.82与面积比<1.82的患者间有效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不同-SP/AP振幅比、面积比患者中痊愈和有效与否的例数分布(例,%)

2.3不同疗效组间耳蜗电图引出例数比较 由表5可见,耳蜗电图未引出患者的痊愈例数和有效例数均显著低于耳蜗电图引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表5 不同疗效患者耳蜗电图引出与未引出例数分布(例,%)

2.4ECochG引出与未引出者治疗前1、2、4 kHz纯音听阈比较 由表6可见,ECochG未引出者4 kHz纯音听阈值明显高于引出者(P=0.005<0.01)。

表6 耳蜗电图未引出者与引出者治疗前1、2、4 kHz纯音听阈值比较

3 讨论

耳蜗电图的CM是反映外毛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3],对AP波形干扰严重,故本研究未作为观察指标。SP可反映耳蜗的非线性特性和基底膜的不对称性。AP振幅可以反映支配耳蜗基底部的听神经传入纤维的同步化活动,其潜伏期可间接反映耳蜗及听神经的病变程度(王文利,2002)。SP、AP振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毛细胞损伤或神经纤维的变性等都可能会导致SP、AP振幅降低[4],内淋巴积水增加基底膜的不均匀偏移,会使SP振幅增高。

虽然耳蜗电图与梅尼埃病、听神经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5~8]的研究较多,但是耳蜗电图与突聋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耳蜗电图对突聋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如张呈辉等[9]认为平坦型及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耳蜗电图-SP/AP振幅比≥0.4者治疗效果较好;Ohashi等[10,11]也认为,无论是初诊还是复发的突聋患者,-SP/AP振幅比升高,均提示其预后更好。

平坦型突聋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纹的功能障碍和/或耳蜗供应血管血供障碍以及组织缺氧有关。Yavue等[12]发现,缺血缺氧后家兔的AP潜伏期明显延长。本组对象中治疗无效患者的患耳AP潜伏期明显长于健耳,且无效患者的AP潜伏期显著长于痊愈患者。当耳蜗缺血、缺氧时,谷氨酸堆积引起内毛细胞、突触及突触后神经的损伤,且O2及ATP水平降低,使AP产生和传导所必需的Na+-K+-ATP酶活性减低,故AP波潜伏期延长;AP潜伏期是听觉强度编码的重要机制[13],延长提示听觉强度编码机制可能受损,故推测平坦型突聋患者的AP潜伏期延长可能提示预后较差。

有研究[14]认为突聋是迟发型膜迷路积水的病因之一,Merchant等[15]解剖5例突聋患者的颞骨发现2例患者存在内淋巴积水。较多学者将-SP/AP振幅比≥0.4[16]作为内淋巴积水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发现耳蜗电图-SP/AP振幅比≥0.4的患者的有效例数低于-SP/AP振幅比<0.4的患者(P<0.05);平坦型突聋患者-SP/AP振幅比≥0.4可能是其预后不良的指标,这与张呈辉等[9]的研究相悖。影响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纳入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估时间的差异有关。

有学者提出-SP/AP面积比较-SP/AP振幅比对内淋巴积水的诊断更准确[17, 18],因为内淋巴积水时,AP潜伏期受短声刺激疏波及密波的影响会使SP-AP复合波异常增宽和延长,所以面积比可能可以提高灵敏度。Al-momani等[19]提出同时比较-SP/AP面积比和振幅比,诊断内淋巴积水的灵敏度会从60%提高到92%,而特异性仍然高达84%。本研究采用-SP/AP面积比≥1.82作为内淋巴积水阳性标准[20],发现-SP/AP面积比是否≥1.82在不同疗效组中并无差异,但治疗无效患者的-SP/AP面积比均值明显高于痊愈患者,所以推测-SP/AP面积比可能可以作为评估平坦型突聋预后的指标,但仍需更多的数据来明确其异常值。无论是-SP/AP振幅比≥0.4还是-SP/AP面积比增高,均提示平坦下降型突聋患者预后不良可能与内淋巴积水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患者血管纹功能障碍和/或耳蜗缺血缺氧引起内淋巴生成过多或内淋巴吸收障碍,从而导致内淋巴积水。

本研究耳蜗电图检测采用的刺激声为短声,其能量主要集中在3~4 kHz[21],故本研究对比耳蜗电图未引出者与引出者1~4 kHz频率的纯音听阈值发现,未引出者4 kHz频率的听阈明显高于引出者。血管纹是内耳能量代谢、维持微环境稳定的重要场所,部分细胞成分先天性缺失或缺陷可引起耳蜗内电位的降低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耳聋。本研究发现,耳蜗电图未引出患者的痊愈、有效例数显著低于耳蜗电图引出者(P<0.05),这可能与血管纹、毛细胞的损伤程度有关。耳蜗电图不能引出者,其血管纹可能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其不能产生较高的内淋巴液电位,继而使外毛细胞不能增加耳蜗振动,内毛细胞不能进行神经传导;耳蜗电图可引出者可能发生血管纹可逆性损伤或者短暂的缺血缺氧,该类患者毛细胞病变可逆,故疗效较好。Tsuji[22]发现内耳持续缺血6秒钟,耳蜗电位即消失,缺血超过30分钟后,即使血供恢复,耳蜗电位已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故尽早治疗突聋患者,可以有效缓解内耳缺血缺氧,提高疗效。

本研究尚有诸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仅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耳蜗电图检测结果,不能排除后续治疗及患者自愈的影响;其次,本研究对象均为平坦下降型突聋患者,而耳蜗电图检测结果对低频、高频听力损失患者的预后是否也有一定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再者,本研究不能控制一些潜在混杂因素对耳蜗电图的影响,本研究中痊愈组年龄明显低于其余各组的年龄(P<0.05),而有研究提示,年龄增加可延长AP潜伏期[13];故今后仍需要更多前瞻性、大样本研究来了解耳蜗电图与突聋之间的关系,为突聋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耳蜗淋巴振幅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