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 杜颂佳
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极大改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改革。一旦教师没有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将会难以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无法顺利构建满足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由此可见,研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整体来看,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内普通高中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高中教师加大了对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在课堂上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方式,在此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顺利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新课程标准既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依据,也是对教师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一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虽然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全面掌握新课程标准,尚未树立起新课改理念,无法从新教科书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结构等多方面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自然影响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当之无愧的课堂主体,其主体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然而一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却不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学生实际生活、真实需求脱节,导致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加之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教师无法依据学生随时变化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进一步降低了教学水平,削弱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动态掌握学生遇到的学习以及生活问题,针对性给予指导、帮助。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时空受到严重限制,教学空间不是教室便是机房,教学时间为固定的学校计算机课程课时,教师难以随时随地结合学生学情给予指导,学生难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延伸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时间、空间。
新课程改革强调并要求教师成长,如果教师单纯依靠传统教学经验,运用传统教学理念从个人角度出发设计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将会难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与新课程标准要求,顺利实现自我成长。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关注自身成长,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革新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工作中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以学定教,了解并尊重学生意愿,全面分析新课程教材,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组织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活动,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与学生形成成长共同体,一起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例如:在高二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这一单元教学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课前调查问卷通过班级QQ 群发送给学生填写,学生打开问卷链接,回答“你认为什么是信息系统?”“能举例说出什么身边的信息系统吗?”“你觉得学习信息系统知识有用吗?为什么?”“你希望教师教学工作有哪些改变?为什么?”等问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一方面掌握学生目前对信息系统的了解现状,明确学生的学情,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过易,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看法,找到改变与成长的方向,依据学生提出的需求创新教学工作,采取深受学生欢迎的微课导入活动,在课堂上将我国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直观展示出来,学生看到信息化建设带给人们方方面面的变化,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在间接和直接使用各种信息系统,进而准确定位学好信息系统知识的重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大大提升学习能力。本节课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融入了新课改理念,实现了以学定教效果,夯实了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完成此任务时,要避免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应联系当代高中生的实际生活,灵活运用生活教育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枯燥无味的负面认识,培养学生学科感情,这对于有效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及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而言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高二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这节课教学中,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学生分享近期真实发生的、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电信诈骗案例。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采取了“分角色扮演案例人物”的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认识其危害和损失,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关注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积极运用自身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与相关知识技能,提出防范电信诈骗的建议。这种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新颖课堂,有效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生活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紧密相连,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落实。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能够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问题不再仅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适合学生体验和探究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能力,做好任务相关信息的收集、整合、处理、分析等各项工作,探索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任务驱动过程,可大大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迁移为实践能力,给学生的情感以及价值观体验、合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能力、竞争意识,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素质。
例如:在高二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这节课结束前,教师让学生用简短一句话进行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质量真实情况,促进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黑板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并整理出来,制定出多个课后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任务,可单一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创新课程作业设计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在任务驱动作用下,学生们积极利用课后时间思考、交流、探索信息社会今后的发展问题,针对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激烈讨论,用实际行动调查研究,有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有学生在互联网平台搜集相关新闻,学生们“各显神通”,不仅高质量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延长了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时空,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等网络通信渠道密切关注学生任务情况,及时参与和指导,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更好地给予学生全面培养。
综上所述,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以及持续积累经验的系统性工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了解目前课程教学现状,找到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新课程改革策略,做到以学定教,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多措并举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