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计划的进展、困境及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未来

2021-12-01 23:23濮钰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
教书育人 2021年18期
关键词:工科共同体主体

濮钰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工科日益脱嵌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如何培养适应当代工程领域发展的新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工科概念应运而生。经教育部高教司多次组织调研、商讨与论证,随着“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先后形成,新工科计划于2017 年正式确立。在各地教育部门、高校的积极响应下,新工科建设开始发轫。至今,已形成了一批富有见解、颇具贡献性的成果。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读、路径思考和困境揭示,探索新工科计划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工科计划的现状:基于文献的讨论

(一)新工科计划的内涵

自新工科建设诞生以来,围绕其目标或内涵展开的讨论大致可分为改良论与革新论。在改良主义看来,新工科建设是在现有高等工程教育基础之上的提升,通过培养理念、模式、方法、内容和质量的全面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高精尖化”和“适应性裂变化”。这类方案更倾向于实践性,聚焦于具体入微的模式调整。而革新论则更显颠覆性,认为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诚然可贵,但新工科的本质和价值是创新。这种“新”一方面是指催生了全新学科,另一方面是加剧了跨学科的交叉。如果说前者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下的必然结果,那么后者则是广受国际认可的跨学科视野理论的本土化实践。因此,在新工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适应性创新来面向行动,更需要多学科融合以弥合异域知识分裂,增强主体间互动从而跨越学科边界,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

(二)新工科计划的发展路径

在此基础上,如何为新工科计划设计出有效的发展路径成为研究关切。在新工科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培养这一共识下,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逐渐成为一大主流。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人才可持续竞争力”与“敏捷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大链”“多专业融合型人才培养”等。为实现上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设想,推动多主体协同建设是为应然要求,一批实践导向的成果相继涌现,包括:“产教合作命运共同体”“一元四核机制”“新工科建设中的三螺旋模型与新制度主义”以及“新工科建设下的CDIO 转换平台”等。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高校、政府、市场和行业等主体间应实行混合协同,以促进新工科建设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增强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耦合性,从而为新工科建设提供运行机制保障。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新工科培养中糅合了多少时代元素或利益相关主体,高校作为新工科实践的根本场域不会变,探究高校内部的新工科建设方式始终是最切实的需要。一方面,从“高校课程创新”“实验设计改革”和“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等线下培养提升策略,到“慕课促改说”及“知识集群与网络创新说”等线上教育资源的优化方案,呈现出跨越高校间区隔的立体化改良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确实在生源、资源、声望等方面差异显著,过度同质化的发展路径难免导致新工科建设的混乱与低效,因此各具特色型的实践在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行业优势型高校等平台次第展开。其中,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华南理工大学“新工科F 计划”、汕头大学“OBE-CDIO”工程教育改革等方案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引发广泛讨论,为全国各地、各层级的新工科单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建议。

(三)新工科计划的现实困境

在对新工科方兴未艾的探索中,一些现实困境日益显露。如前文提及的多主体协同建设正面临着连接不畅的问题。具体而言,跨学科主体间、跨专业主体间、本硕博主体间、校企主体间、师生主体间以及跨国团队间的合作壁垒,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中实践创新、跨学科整合以及国际视域的缺失。这些联动困境引起了关注,一些成功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中的经验相继引入。例如,欧美多国的政府机构和高校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其中德国联邦教育部推行的“生存—学术创业计划”(EXIST 计划),在推动校企合作、促进高校创业方面的做法得到认可。一些机构通过“企业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等方案积极纠正多主体区隔化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内部改革所处的瓶颈亦不可小觑。一是制度惯性明显。对于工科优势院校,其长期形成的“传统路径依赖”加大了新工科建设的难度;而对于易被忽视的高职院校来说,工科教育则受到岗位设置的局限、与本科衔接的障碍、校企合作的缺乏以及更加疏离的师生关系等桎梏,难以全面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来。二是,同质化的培养目标、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弱化的学生核心素质以及边缘化的产教融合等,限制了新工科建设。因此,亟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独立开展研究、整合理论以及实践应用的水平,使得学生能够自行围绕一个以确定的真实性问题开展探索,以疏通新工科建设的障碍。

二、新工科的未来:一个共同体的视角

上述研究体现出在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中学界做出的努力,关于新工科概念的衍生背景、实践意义、人才培养、专业创新路径等已形成了一批颇丰成果。但一方面,条块分割明显,部分主体的功能被反复强调,而一些主体被忽略;另一方面,一些协同思想仍主要围绕“新工科如何培养人才”展开,但事实上,人才并非局限于“被培养的学生”,而同样包含了新工科建设者,因此对于更广泛层次的何种人才、以何种形式参与来建设新工科有待研究。据此,本文综合新工科研究成果及“共同体”概念的理论与应用,提出可以从“共同体”化发展的维度来审视新工科建设的未来。

(一)共同体参与主体

综合以往研究和现实经验,新工科共同体可分为内部聚合群体和外部弥散群体。内部聚合群体是指直接参与或支持新工科建设的主体,是基于传统的新工科建设参与者做出的细化:他们通常稳定聚合于新工科建设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各阶段学生(职技校生、分科的高中生、本科、研究生等)、各类专家(一线教师、研究者、教材编写者、教育学家等)、各层次管理者(图书馆、实验室、学校各级行政部门、各级学术委员会、教育监管部门等)以及不同属性的投资者(属于义务型投资的教育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属于合作型投资的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个人等)。而外部弥散群体是其他对于新工科建设有贡献的主体,例如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科普博主等均在新工科建设不可或缺。该类群体一般不会以直接的“岗位人”或“从业者”形式推动新工科发展,而是以不同形式间接承担着从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的部分责任。他们会随建设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变迁新增或瓦解,发挥非固定的功能。

(二)共同体运行逻辑

在共同体视角下,上述新工科建设的参与者并非简单地进行分工协作,而是依照一种“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所谓有机结合是指,他们一方面具备相似的目标方向与伦理关切,即培养具备创新性、可跨界性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推动面向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工科建设体系;但另一方面,由于各主体性质不同,具体的目标未必完全统一,如非营利性与盈利导向机构间差异、全局发展导向型管理者与个体利益导向型组织和个人差异等。基于这一逻辑,共同体成员间应形成一种“主导-跟随”式的情境互动:即在不同场景和任务下,特定成员作为主导主体,而其他主体跟随协助。例如,政府的权威性与法制性使其政策导向能够有效作用于各主体,因此在需要高效拉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资源流动、降低各个主体间合作成本、提升整个社会各个角色对新工科人才的认知、增强各界对新工科建设的认同感时,政府可以扮演此时共同体中的“主导者”。类似地,当需要掌握国际动向,提供传统经验,精确传达信息,提供资源与辅助时,行业专家可以顾问的形式充当主要角色。当需要链接理论与实践、带入市场需求时,企业的带头作用义不容辞;而若想减少信息不对称,消除行业垄断,非营利组织的第三方中介匹配功能应处于核心位置。这与以往层级分明的模式不同,“主导-跟随”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内部弹性。如果说共同体成员的内、外部属性框定了这一运行的大体结构,那么其面临的任务特殊性又使不同成员可以在行动中做出“转译”,即改变、调整参与者及其任务分配,进而达到系统最优。

基于该视角优化新工科发展,可使主体间依赖型、互惠型、平等型、共赢型关系等本属于共同体的优质特性,内化为“理想型”新工科计划的驱动力和保障力。第一,依赖型关系。即由于各主体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作用场域,在面对复杂的共同目标时呈现出差异化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依赖其他主体进行助力从而共同达成目标,例如:高校在培养新型工科人才时薄弱的实践环节可以依赖企业等主体弥补、企业在人才理论培养环节的局限性可以依赖高校和各研究机构进行完善、各主体的信息和资源不对称的改善则可以依赖于中介机构和政府组织等。第二,互惠型关系。组织关系的存续离不开互惠的基础,共同体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打破主体间清晰的界限与松散的组织关系,为新工科建设主体成员提供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由“组织间流动”向“组织内部利用”转变,从而显著降低主体间协作成本、增强主体间互动、扩大各主体可利用资源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协同与互惠效应。第三,平等型关系。现行的行政、知识、产业等关系中,往往由行政权力实行自上而下地实现管理与协调,其他主体则通常单向地践行落实,由此抑制了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优势的发挥。而在共同体视角的“情境型主导-跟随”模式下,尽管内部客观存在着不同科层与等级,但各层级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分工而非特权,这使得各成员主体可以在权责对等的契约关系下各司其职,在不同情景下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与资源。第四,共赢型关系。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惠及各个领域的全局性工程,对于产业的发展、工程教育的进步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等存在重大意义,其复杂性、全局性决定了各主体实行一体化纵深合作的必要性,而充分共享新工科建设资源与人才培养红利将进一步增强各主体的向心驱动力,维持共赢关系下的良性互动。

(三)共同体建设阶段

从共同体视角看待新工科,不仅有利于从多层面纾解现实困境,例如专业间的隔断、学科交叉的困难、教学与研究的断裂、实践应用的不足等,更能推动新工科建设目标的完成与突破。但想要推动以全链条和全方位的实践建设新工科,走向工科之“新”,未来工程教育之“新”仍不是一蹴而就的,共同体理想图景下的新工科建设或遵循以下三个进程:一是,当前的有限主体间的局部协作。当前,新工科建设中主体间合作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各方探索实践中的关键,但目前受到传统观念与模式的制约,一定程度上狭窄的主体界定与机械的合作方式可能导致了瓶颈的出现,建设进程的推进亟需策略的转变。超越传统主体、转变单一合作形式是该阶段仍须努力的任务。二是,在不远的将来充分调动社会各领域有利资源为新工科计划助力。该阶段旨在进一步突破既有的工科学生培养模式,通过整合协调各类别、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实现融合建设者、参与者的系统培养体系。但由于新工科建设的复杂性,该阶段的实践可能由调动程度不足异化或调动方向混乱,因此需进一步探索全领域资源调动的组织方法,控制无序“熵增”。三是,超越工科教育场域的界限,这是共同体视角所能触及的长期远大目标。届时新工科建设不仅突破工科教育及其相关领域边界,促进新文科、新理科等效仿发展,更使各类知识的产生去学科化的互通,推动社会经济前行。这是值得所有新工科人去批判发展,并合力追寻的。

猜你喜欢
工科共同体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爱的共同体
论碳审计主体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何谓“主体间性”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