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大洋港小学 李新群
在小学数学开展的绘本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考虑结合校本课程开展符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确保小学生自主体验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良好实现。
为了确保小学数学绘本校本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绘本的选择方面加强重视程度,基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与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认知等相符的绘本并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直观形象又不脱离主题的知识内容,能够确保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通过阅读数学绘本切实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例如《布鲁姆博士搞不懂》系列故事较为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愉悦,同时帮助学生追求真理、敢于质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的绘本学习提供机会,教师则可以将相应的绘本附加在每个单元主题内容中,围绕原有课程设置,加之绘本内容,开展综合的数学知识教学,确保学生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认知和了解,掌握不一样的知识内容,为提高小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十以内加减法”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奇妙的种子》等绘本故事融入课程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择绘本中难易程度适中的内容并在课程教学的适当环节进行引用,借此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加减法,此时收获的教学效果必然十分显著。教师借助此种方式进行数学知识教学,不仅与小学生的具体特征和学情等相符,同时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体现,必然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只有围绕小学生实际兴趣爱好,才能确保基于绘本阅读开展的课堂主题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切实有效地发挥绘本阅读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此,教师在围绕绘本阅读开展校本课程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就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全面的关注和了解,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实际需求,开展能够满足整体学生需求的课堂主题游戏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实现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例如,教师针对“认识图形”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围绕主题内容融入绘本《寻找消失的光头强》,创设游戏活动,让小学生通过绘本故事中熊大拿起寻找光头强的线索图,从身边的实际物体出发,围绕绘本和课程教学内容,根据线索积极进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充分运用了自身的思维尽情地展示了自我,同时,在学生围绕线索找到相关图形的过程中,也能确保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对于小学数学绘本校本课程教学的开展,教师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个性化进行充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能够满足需求的绘本校本课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确保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注意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数学知识学习中,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