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治疗

2021-12-01 21:06吴元恒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圈舍猪只支原体

吴元恒

(山东省费县马庄畜牧兽医工作站 273419)

1 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流感病毒是一种A 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该病毒对任意年龄、品种猪只均具有易感性,通常病毒毒株类型、发病猪只年龄、机体免疫力、饲养环境、继发或并发感染等因素将直接影响病猪的病程长短与发病情况,在初春、早秋、冬季呈流行特征。猪流感病毒主要以飞沫形态进入呼吸道传播,病猪、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均为传染源,发病率较高,通常2~3d 即蔓延至全群,病死率控制在4%以内。但猪只在感染该病毒后易引发肺部的继发性感染,如PRRSV、PRCV、APP 等均为常见病原体,继发感染将延长病猪病程、降低抵抗力,一定程度上提高发病猪群的死亡率。

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该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咽喉、气管等呼吸器官和肺门淋巴结内,伴随病猪咳嗽、喷嚏、气喘排出飞沫,进入健康猪只的呼吸道内使其感染,以病猪、带支原体猪为传染源。病猪肺部呈对称性虾肉样变,伴有渐进性消瘦。在患病初期,病原体聚集在病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上,致使细胞受损病变、纤毛萎缩脱落,病原菌与粉尘微粒侵入,削弱病猪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造成继发性感染,并且逐渐扩大至肺组织,影响到患猪的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机能,产生缺氧、气喘、咳嗽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患猪心力衰竭、死亡。

2 临床症状与诊断

2.1 临床症状

患有猪流感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猪在发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精神沉郁,久卧趴窝,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体温上升至40~42.5℃,眼、鼻处分泌出黏性液体,眼结膜有明显充血现象。病情严重的猪只出现呼吸短促、困难,频繁咳嗽症状,伴有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势,夜间出现哮喘声音。随病程延长,病猪机体逐渐消瘦,部分仔猪可能因窒息死亡。

该临床诊断上,该疾病的典型症状为咳嗽、气喘,肺心叶、尖叶呈现出对称性肉变,支气管、纵隔与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在X 线检查上可观察到背肺位肺野中央区域两心膈角、心脏外围处有大面积云絮状渗出性阴影。可综合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放射免疫酶等方法检测猪只血清抗体,用于诊断猪只是否感染猪支原体肺炎。在分子生物诊断方面,常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进行诊断,完成特异性评估。

2.2 病理变化诊断

针对患病猪只进行病理诊断,可观察到呼吸道黏膜明显肿大,表面充血、伴有黏液状分泌物,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积有黏液、内含气泡,弹性下降。肺脏明显肿大,肺尖叶、心叶、中间叶、隔叶前缘呈对称性虾肉样实变,呈红紫色或褐色。胸腔、心包腔内积有浆液,混有纤维素。颈部、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均呈明显肿大现象,淋巴结呈灰白色,组织弥漫性增生,触之质地较硬,切面湿润。脾脏明显肿大,胃黏膜、肠道黏膜均伴有卡他出血性炎症,其他脏器无实质性病变。

2.3 实验室检验

取病猪肺组织接种在培养基中,在37℃温度条件下培养4d,测得培养基pH 降至7,液体表面呈轻微浑浊状,待涂片、染色及镜检后,可观察到球状、环状、两级状等形态的菌体。采用划线法将肺组织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板上,以37℃条件培养48h,未观察到细菌。综合考虑病猪的发病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可诊断猪只患流感继发支原体肺炎。

3 疾病治疗方法

3.1 散发病例治疗

由于猪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较快,在出现散发病例时应立即将病猪隔离。病猪在发病初期通常病情较轻,可采用饮水给药疗法进行治疗,以300kg 水计,加入300g 威普健、200g 聚能星、50g 妙立素供病猪饮水,以1t 计在饲料中添加400g 助易胜、2kg 中威氟特,通常加药3d 即可使病猪进入康复阶段。在饮水给药不便的情况下,以1t 饲料计可添加400g 助易胜、2kg中威氟特、200g 妙立素、2kg 威普健,连续添加3~5d 后将用药量减半,继续给药10~15d。针对病情较轻的猪只可选用四环素、泰秒菌素等搭配氨茶碱、清肺止咳散等药物治疗轻症;选取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注射治疗或口服给药,但在口服给药环节倘若药量偏高易造成孕期母猪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的问题,因此,需注意控制好给药量;依照每千克体重选用0.2ml 泰乐菌素和鱼腥草注射液进行每日1 次的肌肉注射,连续施加5d 即可使病猪康复,但由于泰乐菌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治疗后期药效下降,还需结合治疗效果进行药物的合理投放,保证药物代谢发挥有效浓度。病情较为严重的猪只可选取柴胡、青链霉素、安痛针进行注射治疗,起到抗病毒效果。

3.2 群体感染治疗

当猪群中爆发群体感染现象时,应选取干燥、清洁、避风场所安置发病猪群,切忌移群。采用中药疗法进行治疗,在饲料中拌入金银花、柴胡、甘草、黄芩、大青叶、木通等磨制成的粉末,起到解热镇痛、延缓病情发展作用;选取25g 金银花、25g 炒白芍、20g 地肤子、12g 黄檗、12g 杏仁、12g 五味子、10g 白芷、5g 大黄配制成方剂,每日1 剂对生猪进行早、晚各一次的水煎灌服,连用3~4d。西药疗法可选取3~5ml 的30%安乃近或2~5ml 的复方氨基比林进行肌肉注射,搭配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起到解热镇痛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控制病猪继发性感染;依照每千克体重选取50mg 林可霉素进行注射治疗,连用10d;依照每千克体重30mg 氟苯尼考进行肌肉注射,连用10d;选取5mg 恩诺沙星进行肌肉注射,连用2~3周;依据每千克体重2 万~4 万IU 计,选取硫酸卡那霉素对病猪进行肌肉注射,连用3~5d,搭配土霉素油剂进行联合治疗,巩固疗效[1];选取土霉素、泰乐菌素等要素进行喂服,抑制疾病发展;还可以将维生素黄芪多糖、葡萄糖添加在饮水中,缓解病猪肌肉疼痛症状。

4 疾病防控措施

4.1 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4.1.1 饲养环境管理

从生猪引进环节入手,避免在气候寒冷、潮湿多雨的季节进行猪只运输,严格执行引进猪只的隔离检查工作,禁止引进疫区病猪,通过血清学检查防止阳性猪只进入养殖场,按猪只生长期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根据疫病区域性、季节性流行特征,重点做好猪流感、猪瘟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当发现临近区域存在发病情况时,需对未发病猪群接种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起到紧急预防作用[2]。秋冬因昼夜温差大,成为疾病高发季节,养殖人员应注意做好圈舍保暖和防风措施,保证猪群每日均能接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夏季炎热时段应对猪圈、猪舍进行降温处理。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养殖环境应激,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转群次数,定期进行全群驱虫,避免并栏混养。

4.1.2 饲料、饮水管理

为防止因饲料污染导致生猪患病,应选取干燥、清洁场所存放猪饲料,做好饲料封闭式管理,并且在雨季或冬季将霉消安、脱霉素等防霉剂添加在饲料中,禁止饲喂霉变、污染饲料。在饲料搭配上应保证营养供给均衡,结合猪只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饲喂,将功能性氨基酸、微生态制剂添加在饲料中,用于增强猪群机体免疫力。

4.2 做好圈舍清洁消毒

由于猪流感继发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菌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求养殖场建立科学的卫生消毒体系与防疫制度,确立“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基本原则,对进出养殖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尽量避免仔猪与保育猪并栏混养,实现圈舍与外部环境的有效隔离。在养殖场内外环境消毒管理上,选用1:600 金维康药剂以喷雾形式进行全场喷洒,通常消毒频率应控制在每周1~2 次,在各圈舍、猪棚内设置消毒池、消毒室等基础设施,在进场入口处配置消毒垫,做好猪舍内部的通风管理,保证空气质量达标,降低圈舍内病原菌浓度,定期开展灭虫、灭鼠工作,借此杀灭支原体与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媒介,抑制疾病传播。在猪群全出后做好猪舍内外的全面消毒,选取复合碘、复合醛类消毒剂进行交替使用,待空置2~3 个月后引进新猪群,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4.3 落实免疫接种管理

由于该疫病发展至后期不易根治,因此,需注重加强疾病预防管理,安排7 日龄仔猪成批接种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待14 日龄后再次接种,加强免疫效果;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一次疫苗接种。同时,应配合猪瘟、猪肺疫等其他疫苗,选用喷鼻、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等形式进行免疫接种,避免病猪在患猪流感后因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继发其他疾病,并且注意在注射疫苗前15d、接种2 个月后禁止向猪群饲喂土霉素等药物,避免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

5 结论

总体来看,应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针对猪流感继发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诊疗,在日常饲养管理环节做好圈舍保温、消毒、通风与清洁处理,并依据疾病流行特征在特定季节采取动态观察与及时隔离举措,落实对患病猪群的隔离治疗,对健康猪群科学养护,完善养殖环境灭杀处理措施,从而有效抑制疾病的传播,维护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圈舍猪只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