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震芳 孟娜仁高娃 刘艳琴 范新悦 王剑飞 高魁
(1,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学院 015000;2,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015000;3,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5300;4,内蒙古自治区通辽职业技术学院 028000;5,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兽医事业管理局 015000;6,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郊动物卫生监督站 017000)
抗菌药是指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并用于治疗及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磺胺类等)与抗生素(-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等)[1]。作为可以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抗菌药是养殖者最为熟悉,也是最容易被乱用,甚至滥用的药物。然而说到“滥用”,仍有很多人并不明白它的含义。其实只要是过量、超时、未严格按照标准或不对症状使用抗菌药都被归为滥用抗菌药。
正确使用抗菌药可以预防动物疾病,若长期在饮水或饲料里添加或滥用抗菌药物会降低动物免疫功能,如果停药或药物剂量不足,动物极易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发生疫病,甚至死亡[2]。
长久、累加、超剂量用药及联合使用多种药物都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与机体中毒,导致畜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及生长缓慢等状况,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动物大批量死亡。
不按照疗程和剂量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频繁更换抗菌药种类等都可降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产生耐药菌株[2],而耐药菌株可导致机体出现二重感染,造成多种抗菌药疗效下降甚至丧失,最终使动物疾病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长期大剂量、无限制地使用抗菌药物及无视兽药休药期制度都可导致畜禽产品(特别是肉类食品)药物残留超标严重,而这些超标的药物残留物质随肉食品进入人体后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安全[3-4]。此外,部分未被肠道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药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5]。
合理使用抗菌药防治动物疫病,对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不合理、盲目滥用药物不仅不能治疗和控制疾病,反而会使药物疗效下降甚至消失,引起畜禽中毒,产生耐药性,造成药物残留等诸多不良后果,从而增加治疗费用[6]。因此,临床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需做到合理应用,在控制感染和杀死致病菌的同时达到防止产生不良后果的目的[7],具体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当畜禽发病后,应采取各种诊断技术尽可能确定病因,而后依据诊断的结果确定病原菌,最后根据抗菌药的抗菌谱、疫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结果等选择不良反应小且对该病原菌高度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
用药时应根据“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原则选用药物[8]。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可以用一种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通常不联合使用抗菌药[9]。因为联合用药是经过科学配伍来增强不同药物间相加或协同效用,从而使药物用量下降、残留减少,疗效提升、治疗成本下降,达到有效治疗疾病、延缓或防止产生耐药菌株、避免或减轻毒副作用目的的。而配伍不当不仅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引发严重不良后果。因而,在决定联合用药前,首先应分析这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与否。
在使用抗菌药时,必须把握好用药剂量,做到合理适当,如果剂量不足,则无法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和治疗效果,且容易导致产生耐药性菌株,如果超剂量,不仅提高使用药成本,而且会引起毒副作用,造成药物残留[6]。在抗菌药使用期间,如果疗程过短,不仅达不到杀死所有病原菌的目的,而且容易使旧病复发,使二次治疗复杂困难;如果疗程过长,不仅浪费药物,还会造成药物残留,甚至会使畜禽中毒。因此,应根据一般传染病与感染症应持续用药3~5d,直到症状消失后,按照继续用药1~2d 加以巩固,合理设置疗程[6]。此外,给药途径应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性、剂型和患病畜禽的病情、食欲及饮水状况而定[10],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饮水、拌料与注射。
在用药时,除考虑抗菌药的抗菌作用外,还应考虑动物机体对疫病的抵抗能力和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由于致病菌对长期使用的抗菌药极易产生耐药性,这会使药物作用下降甚至失效。故此,在把握动物机体抵抗力的前提下,选取几类对动物毒副作用小且有效的抗菌药进行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防止或延缓产生耐药性菌株,又可以使药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目的。
动物饲养管理者应严格把握动物疫病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当时、当地及有关养殖场(户)疫病发生发展及流行情况做好饲养管理。动物无病时应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当动物发病时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面对可用可不用抗菌药的情况尽量不用,如不明原因发热或感染普通病毒等。同时,应确保接种在各种预防菌苗前后数天内不使用各类抗菌药,以免影响预防免疫。
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促进外贸出口[10],饲养人员应做到科学饲养,严格控制兽药在畜禽体内的残留。开展诊疗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休药期较短的药物,并依据药物在畜禽体内代谢特点,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以防兽药残留对动物源性食品造成污染,最终达到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面对目前抗菌药在兽医临床中仍大量使用这一现状,即因为怕畜禽发病死亡,较多养殖场在畜禽出生后的各个生长阶段都大量使用抗菌药,渐渐地把抗菌药当成疫病防控的最好方式,使抗菌药成为疫病防控中用的最频繁、最混乱的药物,这样的养殖与诊疗观念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相比较而言,重点从转变思想观念到转变养殖方式上发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逐步宣传引导养殖者和兽医从业者选取合理的用药模式,降低抗菌药的使用,以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行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许多安全无药残、无耐药性的新型药物不断涌现。要充分、有效结合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从根源上探求疫病来源,采取长期对策,研发、推广并合理使用如细胞因子制剂、免疫调节剂、纳米制剂(毫微粒制剂、纳米乳制剂及纳米吸附制剂)、微生态制剂及中药制剂等药物残留小[11]、不产生耐药性且具有广谱抗菌、抑菌作用的药物制剂替代抗菌药。随着农业农村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制剂将会逐步取代抗菌药的功能,且这种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12]。那种养殖离不开抗菌药,离开抗菌药不会养殖的落后思想危害很大,它既不符合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也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需要,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宣传、管理下,那些落后的思想会被逐步改变,而这些变化会使畜牧业朝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