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奶牛无抗养殖提升牛奶品质

2021-12-01 21:06廖东安廖金连张清银谭玉昕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细胞乳房奶牛

廖东安 廖金连 张清银 谭玉昕

(广西钟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2699)

以往畜禽养殖中抗生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畜禽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剂量的抗生素使用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奶牛养殖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奶牛常见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出现耐药性,同时抗生素大剂量的使用将导致牛奶中的残留,降低了牛奶的品质,且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体细胞数量是影响牛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通常与奶牛乳房炎症疾病有关,以往奶牛养殖中对于乳房疾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早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强,抗生素使用的剂量增加,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反而导致牛奶品质的下降[1]。

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无抗生素的残留,又要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确保动物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无抗养殖是现阶段奶牛养殖急需推广的科学养殖模式。下文将对奶牛养殖中饲用抗生素的作用和负面影响,奶牛无抗养殖技术的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奶牛养殖中牛奶品质的提高以及我国奶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抗生素对奶牛机体的影响以及所导致负面效果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对于畜禽机体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于畜禽肠道微生物、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机体代谢的影响。奶牛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对于消化道微生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瘤胃微生物。多数研究认为,抗生素之所以可以有效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是通过抑制的肠道微生物对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得畜禽机体自身可以吸收利用更多的营养物质,进而改善畜禽生产性能。而奶牛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会降低瘤胃中微生物的种群丰度和数量,导致瘤胃的发酵功能受阻,进而制约了奶牛对于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所以奶牛养殖中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牛奶生产性能下降的情况。研究发现抗生素对于奶牛消化道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通常会导致奶牛消化道肠壁更薄,同时肠道细胞的更新速度不断减慢。说明抗生素可以改变奶牛消化系统的肠道结构。肠壁的变薄导致绒毛结构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奶牛对于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力,对其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虽然有效的避免了部分疾病的出现,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性能,但是长期的使用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奶牛养殖中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导致牛奶中出现抗生素残留的问题,进而降低了牛奶的品质。同时抗生素长时间的使用导致部分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出现耐药性,导致疾病问题更为严重,例如奶牛养殖中的乳房炎症疾病,乳房炎症疾病的会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进而降低牛奶的品质和风味,同时对于奶牛的产奶量也带来负面影响。奶牛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对生态环境也有负面影响,抗生素在机体中难以被完全消化吸收,大概会有30%-75%的抗生素随着奶牛的粪尿排除体外,进入到生态环境中,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影响牛奶品质的主要因素

奶牛养殖中影响牛奶品种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奶牛养殖的品种,奶牛不同泌乳期分泌的牛奶,奶牛养殖中饲粮营养物质的供给以及奶牛养殖中的疾病问题等多个方面均会对牛奶的品质造成影响,其中以奶牛出现的疾病问题对于牛奶品质的影响最大。奶牛养殖中乳房炎症是现阶段常见的疑难问题,乳房炎症的出现对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疾病的防治工作受到奶牛养殖产业的广泛关注。目前奶牛养殖中,乳房炎的确诊主要是根据牛奶中体细胞的数量,同时鲜奶在市场中的收购标准也会重点参考奶中的体细胞数量,部分鲜牛奶等乳制品企业也会将奶中的体细胞数量作为定价的标准之一。现阶段大部分鲜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标准是需要在40万/mL 以下。奶牛养殖中导致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奶牛饲养环境条件的恶劣,卫生条件不过关,奶牛出现机体应激或者细菌型疾病感染,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奶牛的品种和胎次等方面,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牛奶中体细胞增加的主要因素[3]。

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各种各样的负面效果,相关研究发现,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奶牛产奶量的下降,若奶牛养殖群体中每毫升牛奶中体细胞数量超过40 万的奶牛超过牛群的70%,将导致每头奶牛平均损失牛奶500kg 以上,极大的限制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牛奶品质的下降,大量的体细胞会降低牛奶的口感和风味,导致牛奶受到污染,影响消费市场。同时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奶牛养殖经济成本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奶牛乳房炎症疾病的出现,导致奶牛产奶量的下降,疾病的出现也会导致奶牛的使用周期缩短,而且通常情况下牛奶产量高的奶牛更易出现乳房炎症疾病。奶牛乳房炎症疾病的出现也会导致牛奶的废弃,疾病治疗药物的经济成本,劳动力的损失以及奶牛品种遗传潜力的丢失。

3 牛奶品质的评价方式

评估牛奶中体细胞数量是牛奶品质鉴定的有效方式,现阶段检测标准中,牛奶中的体细胞主要是指淋巴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吞噬细胞以及中性白细胞等,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牛奶品质的下降,同时也是奶牛乳房炎症的重要表现之一。对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检测对于奶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帮助,首先牛奶中体细胞数量检测可以有效辨别和检测奶牛是否出现乳腺炎或亚临床乳腺炎,同时可以评判整个奶牛养殖牧场中乳腺炎疾病的发生情况。根据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多少可以对于奶牛的健康信息进行归类管理,对奶牛的机体状况进行评估,不合格的及时淘汰,提高牧场中牛奶的整体品质。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检测还可以有效评估奶牛个体与乳腺炎疾病相关的奶量损失和对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4]。

目前对于牛奶中体细胞数量检测评估的标准主要参考Hunt发表的BTSCC 标准,按照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在10 万/mL 评估为品质良好,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在10-25 万/mL 评估为品质一般,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在25-50 万/mL 为出现疾病问题,体细胞数量达到50-75 万/mL 为大问题,体细胞数量在75 万/mL 以上为严重问题。奶牛养殖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奶牛群体的整体牛奶品质进行评估,主要通过收集牧场中个体奶牛以及冷缸中牛奶的体细胞数量,并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计算牧场中整体奶牛临床疾病案例和疾病的出现概率,同时检查牧场中奶牛养殖使用的药物种类,数量以及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牧场中奶牛的淘汰数量。其次是通过牛奶的整体品质评估奶牛的乳腺是否出现炎症疾病,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及时解决避免更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牧场整体情况的了解,对牧场中出现牛奶体细胞数量过高的个体及时隔离处理,针对性的采取缓解治疗措施,这一点对于评估牧场中奶牛整体的乳腺炎症疾病进行评估,对于牧场整体的管理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4 奶牛无抗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中的无抗养殖养殖技术主要是通过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以替代抗生素在奶牛饲粮中的疾病防治效果,现阶段常见的替抗产品主要包括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功能性低聚糖等。

4.1 植物提取物的替抗措施

植物体提取物主要是通过以自然界的植物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提纯方式,获取植物中某种或者多种具有功能性的活性成分,得到类似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中所获得的效果。常见的植物提取物主要包括多糖、生物碱、黄酮、单宁、皂苷等,这些活性成分主要可以在奶牛机体中发挥抗氧化、抑菌、改善生产性能以及改善奶牛品质的功效。

4.2 微生态制剂的替抗措施

微生态制剂是指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配合益生元等物质制作的一种活菌添加剂,在奶牛养殖中具有改善奶牛饲料利用率,调节奶牛消化道中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大量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消化道中有益菌的种群丰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定植,进而获得与抗生素类似的效果,奶牛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改善奶牛的机体健康状况,提高牛奶的品质[5]。

4.3 功能性低聚糖的替抗措施

功能性低聚糖是畜禽养殖中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主要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不可被畜禽消化道消化的寡糖物质。功能性低聚糖在畜禽肠道中具有促进有益菌生长定殖,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功能的作用。奶牛养殖中功能性低聚糖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功能性低聚糖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还具有抗菌、抗炎等功效,进而有助于提高牛奶的品质。

5 结束语

牛奶是一种常见的优质畜牧产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提高牛奶品质是现阶段奶牛养殖中的重点问题。奶牛的无抗养殖是目前改善牛奶品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发新型的抗生素替代产品,改善奶牛的饲养管理措施等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促进奶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细胞乳房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牛奶酸碱度变化在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中的应用
奶牛吃草
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理论的回顾与发展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