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张 淼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探究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希望学生产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冲动,并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
学生的迫切需求以及学习动机通常都是从思维开始的,因此,教师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尝试从问题展开,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发展思维并提升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他们快速带到数学学习氛围中。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的主动性很高,思维也得到了启迪,为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例如,在学生学习“表内乘法(一)”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展开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上,数学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四边形并画出来,当学生画出来以后,数学教师提出问题:“这个四边形有几条边呢?”学生回答道:“四条!”教师继续问道:“如果用小棒摆出两个相同的四边形,一共需要几根小棒呢?你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吗?”学生立即回答道:“四加四等于八!”教师接着又问:“你们能够计算出几个四边形需要的小棒个数呢?”学生的答案不一致,有的人回答道:“五个四边形需要20 根小棒!”也有的人回答道:“十个四边形需要40 根小棒!”其他人的学习动机也被激发出来,纷纷说出自己计算的结果,数学教师由“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引出“乘法”内容。在学习动机的诱导下,学生掌握乘法概念和乘法计算方法的效率明显提升了。
多媒体教学形式是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结合到一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数学课堂知识通过多媒体传递给学生,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学生在学习“升与毫升”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直接用多媒体呈现视频,视频中售货员将两杯高度和粗细均不同的奶茶售卖给两名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视频,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判断两杯奶茶的容量大小?为什么?”很多学生会选择那个看起来高度占优势的杯子,认为那个杯子盛有的奶茶多,并提出将两杯奶茶分别用同一容器盛放后比较多少的方案。在学生提出方案后,数学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视频中主人公的解决方案与学生的方案不谋而合,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建立,数学教师也由此引出容量单位“升”,并详细讲解,使课堂学习效率发生质的飞跃。
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场景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由此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被诱发出来,他们会产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的欲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快速汲取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创设展开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数学课上,数学教师先讲述音乐教师购买队鼓的事情,并将问题展示出来:“音乐老师带了800 元,能够买几个队鼓呢?”学生立刻融入场景中,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应用了将单价连续相加的方法,得到结果是800,再数一数有几个相同的数字,得出结果;有的学生列出了除法算式,却不知如何计算。数学教师由此引出了“带有零的被除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内容,促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产生浓厚兴趣。在动机的牵引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