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钱春燕
文言文的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它需要系统地处理好每个阶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四个阶段:课前预习准备阶段、课堂学习加强阶段、课下温习巩固阶段、课后迁移活用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只有严格把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抓紧和抓实,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才能游刃有余,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才能提升。
在文言文的四个学习阶段,我们往往会忽视课前预习准备阶段。以往在课前预习阶段,只要求学生能扫清字词障碍,去熟读原文,至于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只是布置,并没有花多大功夫去落实,而学生在预习时也会敷衍了事。文言文课前预习的结果差,直接导致文言文学习后面三个阶段开展困难,文言文学习的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在课前预习准备阶段,让学生学习文言文有效果呢?方式很重要。我认为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在课前预习准备阶段学习文言文。
初一新生,老师对他们不了解。所以这时的分组,更多的是遵循性别、身高、座位、小升初学业成绩原则。我所带的班,每班46人,每个小组安排了4至6人,分成了11个小组。组建完小组,然后进行组内分工,选出小组长、记录人、发言人、纪律员。小组长负责整体组织协调,记录人负责记录成员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发言要点,发言人负责将小组学习结果向老师和全班汇报,纪律员负责管理小组平时学习和课堂学习时的纪律。当然,分工的确定,可以根据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变化,也可以一段时间后进行角色互换,让大家都得到锻炼。例如,有的小组整体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弱,老师就得考虑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互换,达到学习的带动和互补。
合理的小组划分,成员间职责明确,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发挥小组优势,为以后环节乃至今后三年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前合作学习文言文的任务,在布置时应该围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我认为在课前预习准备环节,有以下学习内容: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对照文下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意思,提出疑问。
(一)自读课文
老师先示范朗读一遍,给出具体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文言文中一些生僻字、一词多义字、通假字,读清句读。起初,老师要做文言文朗读指导上的引路人,学生在自读时才有章可循。之后老师的示范朗读可以变为小组示范朗读、学生示范朗读。
(二)合作展示
明确在朗读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和具体任务,分三步走。1.组内成员各自展示自读的结果,并互评。2.组内互相纠正错误读音,掌握一些生僻字、一词多义字、通假字的读音,把握重要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并标注读音和节奏。3.有感情地自由朗读。组内合作展示完成后,如还有朗读上的疑问,可以进行组间讨论。如果组间讨论还不能解决,应该由组长反馈到科代表处,科代表收集后反馈给老师。
只有明确小组合作展示的步骤和具体任务,流程真正实施起来,学生才知道组内合作学习做什么、怎么做,效果才会有。特别强调的是:组内的互评环节,老师得向学生明确评价的具体要求,比如,声音大小、熟练程度、是否有感情、节奏是否准确,老师可以做成评价量表下发,由组员自评、互评,组长整体评价,老师评价,一篇文言文一张评价量表。
当然,学生的自读,是盲目地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加以科学的指导,及时予以纠偏。特别是要让学生分清哪里该停,哪里不该停,停顿错了,意思的理解就会发生错误。
(一)自主翻译
1.明确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不能遗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合理利用参考和工具书。文下的注释是翻译的重要参考,应该仔细推敲,但不能照搬照抄。学会查用《古汉语词典》,解疑答惑。
3.明确翻译的重点。关注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关注五种文言现象。当然,初一新生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积累少,文言现象也要在课堂的学习中慢慢积累。
4.示范翻译。老师先示范翻译一段,给出具体的翻译要求:准备专门的翻译预习本;用黑色水笔书写原文,一行隔一行,字与字之间的空隙稍大;用红色水笔圈画每一小句(到逗号为止)中的关键字,每一小句两至三处;用铅笔根据“加字法”进行组词,根据前后文的意思选择合适的双音节词语,比如,“学而时习之”中的“时”,学生们组成了“时常”“时间”,“习”组成了“学习”“温习”“习惯”,但选哪个合适呢,还需要判断,最终学生发现解释为“时常”“温习”,这个意思才合适;翻译整段或整篇文章;提出翻译过程中的疑难,如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和用法方面的困扰或疑难,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
(二)合作展示
明确在翻译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和具体任务,分三步走。
1.组员互相检查翻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原文格式和内容是否抄错,三种颜色的笔是否弄错,每一小句是否圈画了两至三处关键词,是否写下了关键词的解释,是否有整段整篇的翻译,是否提出了疑难。同时记录员根据每个组员的实际情况如实进行记录,完成具体评价表,进行打分。
2.组内由组长带领,落实每个关键词的解释,刚开始“宁多不可少”,有疑难的共同探讨,如还不能解决最后在组间或全班讨论。接着共同归纳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解释,以及重要的文言现象。
3.组内成员两两组合,可以指定,可以自由组合,互听对方的整体翻译,提出建议。
学生的自主翻译,一定得自己先去思考、去操作,然后小组合作展示学习,这样才有效果,才能避免有的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进行小组合作展示学习,针对其他组员提出的想法或疑问,提不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赞同和反对,无法吸取精华提升自我。也会避免小组学习时,只是那些有能力学生的一家之言,而其余同学成了陪衬,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个学生都要真正参与,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合作和互助。
利用小组合作,在课前预习准备阶段学习文言文,这个环节要实施起来,困难很多。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们讲清每一个任务具体的要求,也必须时时、处处去关注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课前预习阶段,每学习一篇课内文言文,我都会仔细查看每个孩子的翻译本,按要求指出不足并一一订正;会逐一检查每个小组的记录本,阅读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表。有时一篇文言文的记录情况和评价量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是不一样的,我必须抽查每个学生的每一样作业,比如朗读、翻译,必须实际听过、看过后才能和评价表一一匹对。
当然,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老师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在课前预习准备阶段学习文言文,他们一开始并不能做好,老师要有耐心:反复讲解要求和任务的耐心,反复解决学生不明白、不会的问题的耐心,反复叮嘱学生做好每一个预习任务的耐心,反复实地观察每一小组学习的耐心,反复检查每一项任务完成情况的耐心。老师耐心,学生才能沉下心来进行小组学习。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量大,篇幅长,难度也大了。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以前从未接触过文言文这种体裁,他们会有陌生感和恐惧感。如果一开始,老师就按照传统模式以讲为主,学生们势必会感到枯燥、厌烦,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就举步维艰,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累。
在课前预习准备阶段,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不断熟悉文言文知识,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也有困难,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会互相商讨、帮助,或利用工具书,或通过跟其他小组之间的合作,最终解决困难,他们原有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会慢慢消失,这样随之而来的是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会发现:原来学习文言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困难,自己还是有能力的。学生慢慢有收获了,学习文言文变得也有兴趣了。这样成就感一点点增多,慢慢地兴趣就大了,以后再遇到篇幅长、难度大的课内文言文乃至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学习,学生都能灵活应对,这样的文言文学习,效果才好,才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