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海遗珠,蚌映相辉”
——从三首歌曲谈肖邦艺术歌曲及钢琴伴奏

2021-12-01 13:27
乐府新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肖邦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王 珈

[内容提要]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音乐史上首屈一指的音乐家,也是世界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肖邦在世期间所创作的作品已经超过了200 部,这包括了他未完成部分的数量,并且大部分是以钢琴来作为主乐器,而且这些钢琴作品也成为了在世界钢琴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肖邦也被誉为是世界级的钢琴诗人。肖邦出生在欧洲的民族革命与思想革命并举的时代,所以在音乐作品中也更多地采用了民族音乐的元素,纵观肖邦的所有作品,《我可爱的人》作为肖邦的17 首艺术歌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融合了波兰民族的诗歌和民谣而进行编写的。本文将《我可爱的人》以及《战士》、《旋律》这三首歌曲作为重要例子来分析肖邦作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所演奏的钢琴伴奏和艺术歌曲的主要类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肖邦作为一位民族主义作曲家及钢琴家,出生于华沙,带着波兰的灵魂,为世界音乐史描绘了浓墨重彩的艺术篇章,他的才华是属于世界的。肖邦的钢琴歌曲也是众多音乐学子练习钢琴的必经之路,是难以跨越的崇山峻岭,肖邦的玛祖卡和波罗乃兹是融合着乡土气息与故乡歌舞元素的作品之一,并且也是世界级钢琴大赛的主要冠名之一。不管是专业的钢琴或者音乐学者、练习钢琴三至五年的儿童,在听到肖邦的名字时都会浮现出那光辉璀璨的艺术人生,以及不绝于耳的钢琴绝响,不管是肖邦的精英贵族故事,还是他的秘密恋情,都是世界音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肖邦已经发现的创作中有20 首已经确定为其本人创作,而剩下的10首为疑似作品,然而这20 首钢琴作品几乎贯穿了肖邦的整个人生,被打上了具有肖邦创作特色的艺术烙印,是以波兰的艺术特色为灵魂,蕴含着波兰历史的欣赏与研究价值。所以本文将结合波兰的民族艺术特色、波兰的历史以及肖邦的生平和经历对肖邦的三首歌曲进行分析,研究其钢琴伴奏中的艺术特色。

一、肖邦生平及历史背景

肖邦的钢琴作曲生涯在年代上可以概括为从1817 年至1849 年的整个阶段,以肖邦在巴黎旅居的时间为分水岭,也就是1830 年,将肖邦的作品分为巴黎时代和华沙时代,在肖邦的华沙时代中,值得注意的是包含肖邦的处女作《g 小调波罗乃兹》以及《波罗乃兹》在内共完成了11 部艺术作品,其作曲风格更偏向于简洁和明朗,虽然有丰富的情感但形式上并不复杂,这时的一些作品可以看出肖邦对波兰的民族主义情感是十分深厚的。在1830年之后,肖邦离开了华沙,在旅途中肖邦听闻了波兰起义爆发并且获得成功的好消息,心情十分地激动,肖邦甚至一度想要回归故国,追随革命好友,共同支持起义,但是当时的那场革命活动由于波兰起义本身的妥协性,使得当时的波兰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之下被迫向沙俄投降,宣告起义失败,这也意味着肖邦从合法公民的身份转变为难民,肖邦不能再合法地回到自己的故乡——波兰,所以这时的肖邦在巴黎时代的作品创作中的史诗形象、英雄性和悲剧性陡然而生,使肖邦的创作开始走向成熟。而艺术歌曲就是肖邦在这个阶段最鲜为人知的乐海遗珠,是将诗歌和音乐按照一定的美学逻辑共同结合而成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一般采用马拉美、海涅、普希金等的艺术诗歌。在欧洲音乐史上可以看出有大量的艺术诗歌作品应用于优秀的艺术歌曲,并且流传至今,甚至在这一体裁进入我国之后也推动了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二、鲜为人知的“乐海遗珠”——肖邦艺术歌曲

从当时波兰的历史资料以及艺术歌词的一些来源中可以看出,肖邦的艺术歌曲大多是借歌曲的内容来抒发对人、事、物的一些情感,本文在肖邦的20 首优秀艺术歌曲中选择了三首作为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是选择巴黎时代中肖邦人生的几个重要时间点所创作的一些歌曲来分析的,首先是在波兰起义期间肖邦心中激荡所创作的《战士》,其次是肖邦在与第二任女友沃津斯卡同居期间所创作的《我可爱的人》,最后是波兰在数次革命起义活动宣告失败之后,肖邦所创作的歌曲《旋律》,同时《旋律》也是肖邦在创作生涯中所写的最后一首艺术歌曲。

首先是《战士》,对于《战士》这首艺术歌曲的作曲时间在目前为止依然还没有明确的证明,一些数据研究表明这首歌曲有极大的可能性是在波兰起义爆发之前,也就是1830 年的11 月,在起义的准备阶段所创作的一首歌曲,这首歌的内容和旋律正是体现了在当时个人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共存的历史氛围。《战士》这首歌的最初原创稿件是在肖邦寄给姐姐的信件中发现的,在信件中也曾写到,“1831 年6 月21 日,维也纳”。从这封信件中可以看出,肖邦即便远离故土,但是在故土的革命却时时刻刻都影响着肖邦的心绪,波兰起义的胜利和失败同时也都对肖邦的艺术作品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波兰历史上可以明确的起义时间是在1830 年至1831 年10 月21 日,所以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在起义行动的革命之初,还是在起义行动成功之后并在相对成功的一段历史时期之内,在肖邦同时期的作品中也大都抒发同样的感情,就是为反抗压迫和剥削愤懑、无比渴望投入革命事业的热情,并且在《战士》这首歌曲中,肖邦也号召有识之士,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到起义抗争之中的愿望。

《我可爱的人》是肖邦在1837 年与第二任女友恋爱时所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在这段时间,是肖邦与其女友父母有着最为密切书信沟通的一个阶段,肖邦的女朋友出生在一个波兰的上层贵族之家,有着秀丽的容貌,会弹钢琴、会作画、也懂作曲。1835 年,肖邦偶遇了这位儿时的伙伴,二人互生情愫,并且肖邦在这次会面之后写下了《降A 大调圆舞曲》,送给了这位儿时玩伴,而肖邦的女朋友也为这首歌曲作名为《离别》。1836 年,二人第二次相会,并且这次二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沃津斯卡亲密地称呼自己为肖邦的小秘书。同年,肖邦向女友求婚,并获得母亲的认可,女友的父亲因肖邦的社会地位以及当时肖邦的身体原因而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但因女友和母亲的坚持,当时女友一家对肖邦提出了条件,肖邦必须保证睡眠时间,并且一定要按时服药,从而调整身体状况。但在当时那个阶段,肖邦的社会活动十分频繁,也正处于需要经常交际的阶段,这使肖邦的身体大不如以前,甚至一度昏倒在钢琴上,以至于肖邦没能通过女友家人的同意,而与女友的婚约也就此作罢,二人也断绝了联系。肖邦在后来寄给女友母亲的信件上也曾写到悲伤。

《旋律》是已经证实的肖邦本人笔下所创作的最后一首艺术歌曲,在1847 年写出,肖邦经历了波兰风雨飘摇的一个阶段,在肖邦的下半生中,波兰的起义和革命活动频发,使得当时的波兰犹如暴雨中的一艘小船,前仆后继的巨浪从未停歇,然而这期间的数次起义活动最终都失败了,革命好友陆续被捕,肖邦心情沉痛。在7 月1 日,肖邦获悉了他最好的朋友维特维茨基的死讯,在同年11 月,肖邦的另一位浪漫主义朋友门德尔松也病故。这两位朋友的死对肖邦而言是很大的打击。而且当时祖国的革命活动也牵动着肖邦的心灵,肖邦与女友乔治·桑的关系也逐渐走向冰点,肖邦的人生开始恶化。在表面上肖邦与乔治·桑是因生活理念和志趣不合而导致双方的关系恶化,但其实是因肖邦想接受出版商参加欧洲巡回演出的邀请,并希冀以此筹集资金,想要帮助那些因革命活动而入狱的朋友们,希望能保释朋友或者至少可以使朋友们可以在狱中有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一切在乔治·桑的眼中看来过于疯狂,并且乔治·桑是出生于法兰西上层社会家庭,对于乔治·桑而言,肖邦的这些革命朋友们是无所谓的,肖邦当时的身体情况并不好,肖邦的生命以及当时自己与肖邦的爱情才是更加重要的,这使得他们的恋情在1847 年的夏天宣告决裂。

三、“蚌映相辉”——三首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

《战士》原标题被译为《战斗之前》,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大战在即,英勇而自信的战士告别家人,并与他的战马一同踏上了为祖国征战四方的路途,这首诗的歌词来自于乡村歌谣——维特维茨基的一首诗,同时这位波兰的炮兵诗人也是肖邦在生前最为亲密的朋友,维特维茨基曾经在波兰的国民近卫军中任职炮兵。肖邦曾经在得知波兰起义战争爆发后曾一度想归国参与战斗,也正是这位炮兵朋友阻止了肖邦,维特维茨基告诉肖邦,“不要放弃自己的理念和追求,你可以用音乐来为祖国战斗,为祖国争取荣誉”。而且在这个阶段,这位炮兵朋友也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再次上战场,为祖国征战,他在写给肖邦的信中提到,“我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你,在枪林弹雨之中,在生死存亡之际,我和药粉打着交道,在这时没有一个波兰人民可以依然维持平静,我的朋友我要祝愿你,你不是为了躲避和消沉,是要完善艺术,完善自己,为祖国带来骄傲和安慰。”虽然在波兰文学界中对维特维茨基的作品并不十分认可,但他更受肖邦的喜爱,甚至在肖邦人生的20 首艺术歌曲作品中,有11 首之多都是源于这位炮兵朋友的诗作。《战士》这首艺术歌曲在风格上整体更加奔放和热烈,这类明朗风格的艺术作品在肖邦的创作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这首歌曲更加直截了当,是一首6 个8 拍的作品,结合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战争的主题,在每个小节的强拍和次强拍的运用上都十分的坚定,更加准确,这使音乐作品有了更为强烈的行进动力。但是在音响处理效果上并不十分棱角分明和铿锵有力。在强拍还有次强拍的运用之上,肖邦采取了浅而短的钢琴踏板形式,在力度的使用上逐渐增强,使得踏板也在逐渐的加深加长,这使得整个音乐作品在音色上变得更加饱满,又保证可以不出现混杂而浑浊的和声。《战士》这首艺术歌曲以16 个小节的引子奠定了整篇艺术作品的情绪基调,在前1 至2 小节内,肖邦以音程对战争中的冲锋号角进行了模拟,这也是表达了《战士》的主题。在第二小节内所使用的五度音程略短于16 分音值,在重拍弹奏装饰上使用,使得整篇艺术歌曲的风格有了细微的差别,而舞曲风格也开始出现了倾斜。在演奏上,这两组之间略有区别,音色和音量一定要有所对比,避免在演奏时观众和听众因长时间的统一音调而产生审美疲劳。在钢琴伴奏的踏板使用上要根据不同的艺术歌曲类型调整其种类和程度,随着肖邦钢琴歌曲演绎风格的成熟,其踏板的使用经历非常大的变化,这体现在了演奏技巧的诸多因素之中,如自由速度。在钢琴伴奏中常说的自由速度主要是对在歌曲中隐藏的音乐事件进行调和,要求细腻,隶属于肖邦钢琴作品的独有特点,受运动旋律的特殊性所支配,同时利用踏板也是肖邦在钢琴创作中发掘音色、调和旋律的重要手段之一。肖邦在音乐作品上主要是以钢琴作为主角所演绎的音乐语言,也是通过钢琴而进行变化的,这使得《战士》这篇作品所表现的音响效果有着很强的力度,虽然不像贝多芬那样雄厚,但是对比之间也十分强烈。在舞台上一定要考虑音乐的描绘性,避免在演奏时把握不住渐弱与渐慢,使得音乐在听上去手忙脚乱,更加慌张,使听众产生负面心理,在末尾处理上要自然而平滑,鲜明而坚定。

《我可爱的人》根据肖邦的艺术歌曲风格来进行推断的话应该是写在1837 年,是肖邦未与女友断绝联系之前,这首歌的歌词是一位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也是肖邦的好友,他曾被誉为“飞禽之王”,他对于波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密茨凯维奇曾经因为参与波兰民族解放运动而被沙俄政府流放逮捕,肖邦所使用的《我可爱的人》这一篇诗作也是在密茨凯维奇《爱情十四行诗》中所创作的一首,歌词内容缱绻情深。在当时的艺术歌曲历史上,也曾因为诗歌创作过于优秀而同时被多个作曲家共同青睐,《我可爱的人》也是同样如此,除了在肖邦的作品中有应用之外,还被其他波兰的作曲家采用,例如《六首歌曲》、《四首浪漫曲》等等。《我可爱的人》这首艺术歌曲是肖邦笔下少有的带有玛祖卡风格的优秀作品代表作之一,其中速度为中速偏快,介于快慢两种风格的圆舞曲之中,旋律顶点和重音一般是落在第二排,这使得作品在演奏上有着很强的前行动力和延续性。这篇歌曲的引子和尾声也是完全一样的,都是8 小节的曲风结构,肖邦将高声部的歌曲整体旋律作为音乐作品的典型性旋律线进行处理,并且在键盘施压时更加集中指尖力量,这样可以使作品的音头不会过于方正,使旋律线条更加淳朴、优美。而且由于玛祖卡在舞曲节奏上十分的方正,除了要按照普遍的表情、力度、记号等进行处理之外,也要根据演唱旋律与声乐风格之间做到渐弱渐强,相互衬托,更多的是要调整手臂的重量来对钢琴进行施压,总体的范围不能过大。随之而来的加速过程中,演奏者也要注意声乐与旋律的加速度应该保持一致,二者不能过度分离,幅度也不能过大,避免音乐旋律与音乐风格之间出现相互抗衡的局面。在这首歌音乐旋律比较强的地方,演奏者也需要将踏板按照休止符进行抬起,把声音完全收尽,随后的尾声也可以按照节拍所标记的逐渐变慢,这样的处理会使人有余音绕梁的感觉。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大量存在着多声部、低声线以及和声细节,这是钢琴作品营造出了多层次的织体结构,可以更好的丰富钢琴伴奏的意境和形象,也就是复调音乐,在肖邦的钢琴伴奏中,复调音乐出现不多且大部分内容都比较短小,是镶嵌在主体音乐段落之中的,这也体现了肖邦高超的对位技巧。如在本篇作品的第66 至76 小节中,肖邦以钢琴伴奏的独特技巧完善音乐织体中旋律中的优势性,在旋律的处理上由低音部引入补充声部支持,并借助钢琴伴奏在力度、速度以及音色的特点上来反映作品的情感。《我可爱的人》这首歌在处理上主要是以伴奏和烘托的原则为主,更讲究尾声与音乐旋律之间的共进退,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更好地演绎。

德尔菲娜是在旅居巴黎阶段肖邦所认识的第一批朋友之一,德尔菲娜是一位波兰伯爵的夫人,她风姿绰约,也是《旋律》作者——克拉辛斯基的红颜知己,克拉辛斯基曾经与波兰的密兹坎维奇共同领导了浪漫主义运动,并且他二人与斯沃瓦茨基一同被称为波兰三大爱国国家诗人。克拉辛斯基与肖邦一样,在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国外生活的,克拉辛斯基作为信奉宿命论和神秘主义的波兰爱国诗人深受但丁的影响,克拉辛斯基在创作过程中也更加擅于利用文字来描绘孤独、仇恨、绝望这些人类生存的极端状态。所以在克拉辛斯基的作品中有非常深沉的宗教含义和爱国情感,使得克拉辛斯基的大部分作品都不能用本名发表,而是利用匿名或者化名来发表的。《旋律》这首歌是肖邦艺术歌曲的最后一首,在情绪变化与歌曲色彩之上有着更为丰富的处理,但伴奏织体与其他歌曲而言相对更加稀疏,对技能的要求也比较简单,但这也要求演奏者们一定要对和声的变化有敏锐的观察。例如在第二小节所出现的音符为附点二分音符,在其余部分则使用了二分音符,这也是肖邦创作中的明确和声变化提示。所以在第二小节的下行处,演奏者们一定要按照曲谱标记的节拍进行演奏,放开F 键,这样就可以使整个音乐歌舞的和声色彩更加的轻快和明确,也可以做节拍和旋律的渐慢处理,可以有效的为听众营造出欲说还休的感觉,在音色上也会变得更加温和饱满。而在后两小节的音响和色彩的处理上要更加地柔和单薄,必要时也可以用到左踏板,在歌曲的第一部分伴奏的织体比较稀疏,在声乐旋律开始出现后形成了古形的音乐线条。肖邦在第5小节处标记了踏板,演奏者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在钢琴伴奏的处理上应模仿管风琴,二者之间具有一样多层次和浑厚的音响效果,使得整篇艺术风格曲调如悠扬泛音,山谷回声,既给听众一定的铺垫,又使演奏者尽情发挥。但这首艺术歌曲在现场演奏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演奏现场的氛围,在伴奏的处理上要如同中国钢琴领域所讲究的留白一样,避免过于强烈。

结语

肖邦作为在音乐史上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钢琴家,每一部作品都有着十分明显的肖邦风格,具有着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并且时至今日依然被社会各界所推崇。肖邦的艺术歌曲很少出现在舞台上,其主要原因是作为有悠久历史的语种,波兰语十分复杂,而且又因为在当时的历史原因之下,肖邦的艺术歌曲中大量融入了德语和俄语的语言特点,使得整篇艺术歌曲的学习难度大大增加。而且目前对于肖邦艺术歌曲作品资料十分稀缺,寥寥无几。但是作为专业的音乐学者,除却主流的文化作品之外,冷门的优秀音乐作品也是一定要接触的,音乐人们可以以音乐为笔,描绘思想的细枝末节,提升音乐水准。肖邦对于钢琴伴奏的处理经常是给予细节上的变化,大部分是借助赋予灵感的装饰使整部艺术歌曲进入一种更加诗意与梦幻的意境,以使钢琴伴奏的旋律得到发展,虽很华丽,但并不妨碍其优美程度,反而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形成了川流不息的动感。

猜你喜欢
肖邦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钢琴诗人”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钢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维和综合素养*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
小狗圆舞曲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