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凯,王丹红
(1.吉林大学 植物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当前,“双一流”建设进入高质量内涵发展期,在推动“双一流”建设中,研究型大学应该坚持把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作为推进大学跨越式发展、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世界一流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人才从一流的学科走出、一流的成果从一流的学科产生。交叉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交叉学科建设要以更高更广阔的视野,重新梳理现有学科,规避当前国内学科划分过细的弊端,尽量把国际国内学科导向统一起来,打破学科壁垒,在更为广阔的学科领域里重新谋划和布局,组建大学科集群,通过大学科集群建设形成学科高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
农业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母体,农业文明深刻影响了数千年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我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就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传统农业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孕育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鸦片战争后,我国从一个长期领先的农业强国,变成了落后的工业弱国。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疫情严峻复杂,发展不确定性极大增强,大国博弈暗流涌动,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
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18年发布了聚焦“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作为“压舱石”的重中之重地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先生颁发了“共和国勋章”,表彰了老先生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为推动新农科建设,教育部先后完成了由“安吉共识”理念,到“北大仓行动”计划,再到“北京指南”落实方案的“三部曲”。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在此背景下,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发展既面临着关键的机遇,也面临世界范围内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汹涌而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变局中,创新发展势在必行。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体制机制改革是迎接挑战的关键。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既为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行动纲领”,也为所有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描绘了“成长指南”。没有一流的本科,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未来,新农科的建设,要努力以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要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时期,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建设,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农学学科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进一步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助力各校“双一流”建设。
一流的大学也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双一流”视域下研究型大学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必须树立“有重点才有突破,有突破才有快速发展”的理念。研究型大学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建设主要有四条原则:一是要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要符合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三是要有较好的学科建设基础;四是要能够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方向和特色,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有望占据学科制高点。具体还应遵循以下三点建设定位:
研究型大学学科综合,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应用学科体系健全、特色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建立了若干跨学科中心和研究平台等,一些交叉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为建设整体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打下了良好基础。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建设应该成为研究型大学继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抢占学科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智慧农业交叉学科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都要立足前沿、定位高远。在学科发展领域上,要立足现有学科优势和前沿,着眼一流大学传承文明、服务国家社会的历史使命,前瞻布局高、精、尖、新等交叉学科;在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组织管理模式上,既要依托学院,又要建立先进有效的管理机制,成为学院先行先试、先发展的排头兵。
建设智慧农业交叉学科会涉及到跨领域、跨学院合作,势必要打破现有学科建设的行政壁垒、触动不同学科建设主体的利益,因此,在机制体制上必须创新思路,既要发挥主体学院等学科建设母体的积极性,又要释放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建设活力。应该紧密结合学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考虑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相关单位的规划建设,将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相关单位建成未来学科建设载体。同时,要发挥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相关单位在学科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带动作用,为学科结构专业优化和调整过程中学科实现升级转型提供重要途径。比如,我们可以以一个高水平农学学科为核心,对传统的及新兴的相关学科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形成互相促进、相互依存,既有主体学科又有强有力支撑学科的大学科集群。
学科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建设,不只是某一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要有稳定的学术方向,要有来自农学、信息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组成的师资团队,要有若干作为支撑的科研项目,更要有能力逐步开展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着眼学科发展长远,根据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国家和区域重点、支柱和新兴产业,构建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大学创新链,在信息科技、现代农业等领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组织大团队、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分别以项目、中心、研究院为依托,经过培育、扶持、发展、成熟等过程,稳步有序推进,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建成一个、带动一片”。
要实现交叉学科建设的目标,体制机制是关键。要进一步强化交叉学科的组织行为,以大学综合改革及学科专业整合为契机,尝试建立“大学科-大学院”或“大学科-多学院”的大学科建设体制,其中带头学科必须对整个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起到主导作用,并将赋予其相应的责、权、利。研究型大学应该坚持“创新机制,虚实结合,重心下移,民主管理,开放兼容,多元考核”的发展方针,进行交叉学科建设制度设计、创新管理模式,为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发展提供动力,从制度上为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发展建立特区,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
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发展源自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和融合,又在发展中促进原有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组建和运行,要妥善处理好与现有各学院间的关系,建立交叉学科和学院分享补偿机制,使交叉学科的发展壮大能够得到各学院的大力支持,反过来又能促进各学院的发展。各学院要对于聘任到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人员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对于聘任到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人员,由学科与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就教学任务、研究生培养、薪金报酬、成果归属、青年教师培养以及工作量考评等问题进行协商,签订协议。智慧农业交叉学科考虑给予选聘人员所在学院一定的补偿,补偿可以采取投资实验教学设备、支付教学补偿经费、支付实验室设备使用经费等方式进行;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人员在交叉学科工作期间获得项目、经费和成果,在大学各类评价中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和原学院可共享使用。给予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单独研究生招生指标,优先保证博士招生指标。支持跨学科招生、不同学科领域的指导教师配备、培养方案中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校内聘任人员有义务完成好原属学院的教学任务,鼓励中心专家、教授为相关学院上课。学科可选聘校内外教师为所培养学生上课、培训,支付报酬。可面向社会、校内开展培训,收取费用。
实行“五位一体”建设。改革学科建设的投入模式,变多渠道分散投入为统筹协调的捆绑式投入,进一步深化“大学科、人才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基地”等要素“五位一体”的集成式建设模式。在管理运行机制上,要建立“学术特区”。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和评审,进一步整合学科力量,确立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的先行试点学科。改革过去单纯的一级学科点的建设模式,把多学科力量有效地集聚起来,把丰富的资源合理地配置起来,形成以智慧农业交叉学科为中心的共同着力点,结合建设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人财物资源的有效配置,给予各种配套政策的支持,建立学术特区,并逐步推开;设立专项建设基金。试行连续型、持续性、定向式资助等多样化的资助模式,并根据建设效益评估结果决定后续投入。鼓励智慧农业交叉学科自主引资融资。支持学科通过开放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扩大学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创新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基地,建立共享实验平台,所有学科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有偿使用。通过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应该根据建设目标、规划和任务,制定本学科的人力资源整体规划,进行规模控制、岗位设置的制定,在选人用人、人员待遇、职称评审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给学科以更大的自主权。大学应该对智慧农业交叉学科人事编制应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方式满足建设需要;人员可以从校内外引进或聘用,全员合同制。从校外引进人员,按市场机制运作,根据实际贡献,推荐成为大学正式职工,编制进入相关学院;从校内选聘人员,大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学院支持中心选聘人员。学科固定编制内人员,属于大学正式职工的职称评聘不占相关人员所在学院职称名额;属于外聘合同期内成员走研究员系列进行评聘。流动编制人员职称聘任由原单位负责。中心人员聘任期间的成果可在中心和所在单位同时使用。学科人员的待遇、激励政策、职称评聘等人事政策,全部由中心教授委员会集体商议确定。根据学科方向调整以及考核评估情况,有权作出人员调整,解除合同,校内人员回到原单位工作。
建立“系统管理”机制。明确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建设管理部门和学院的工作,大学的人事、财务、科研、国际交流、资产、后勤等行政管理手段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工作,建立与交叉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服务到位、保障有力、灵活高效”的大管理系统。
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由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相关学科单位提议,管委会讨论报常委会批准后任命。首席科学家应是享有较高声誉的某一方面的资深专家,但其研究又不局限于本学科,要具有学科交叉所必需的广博知识,同时还应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多方面推动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的发展。首席科学家负责组建各方向建设团队,组织各团队实施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任务,落实研究项目,负责接受管委会咨询、作进展报告。实行教授委员会决策机制。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组建教授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负责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购置仪器设备、分配和调整研究空间与审定预算等事项。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综合办公室。可申请专职人员,选聘若干兼职人员。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对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相关单位的考评由智慧农业交叉学科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专家进行,不设具体指标,但总体要高于学院标准。对智慧农业交叉学科涉及单位的考评实行年度报告评估和阶段评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年度评估,主要评估资源使用效益,决策增减投入资源。对学科内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的考评由中心组织,允许非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