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冉,郭新月,郭昕悦,陆冬梅,杜茂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在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变革: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合作化、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分户经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也由此分离。我国在1984年提出土地承包权15年不变,这一政策在1993年更改为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2015年,国家颁布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了农用地“三权分置”。[1]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这一政策,这将预示着我国未来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保持长期不变。在保证农村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的条件下,我国政府鼓励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土地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进行流转。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在当时缓解了我国的基本矛盾,改善了我国当时的温饱问题,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它毕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以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土地分散化导致很难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及土地产权不明晰等问题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农业,而农业生产存在生产风险大、生产周期长、收益慢等特点,并且农民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低端的生产者,存在组织性差,应对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农民与消费者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农产品生产各环节的脱节,导致了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封闭保守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收入增长慢等问题的根源。改革开放后,落后分散的生产方式,以及发展需要的市场经济的矛盾越发严重,这种矛盾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目前,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途径一共有两种,分别是纵向和横向两种途径。纵向产业化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与农业相关产业在经济和组织上联系在一起,实现各农产品生产部门间的合作,将农业生产的各环节结合起来。而横向产业化是在一农民独立生产的前提下,将分散性的小型农业生产者相结合,相互协调生产资料、产品加工。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受到多重制约。首先,我国的耕地有产权不明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耕地的分散化和碎片化,造成我国农民的生产规模超小化,使农业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这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原因[2]。土地的碎片化导致中国农业用地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都被浪费,造成粮食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每吨粮食上涨百余元[3]。近年来,我国土地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逐渐加强,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数量都随之上涨,有助于土地碎片化的解决。其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下降严重,土地出现抛荒的现象。而且流失的劳动力大都属于青年优质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利于农业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再次,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剪刀差,这就造成农业生产技术由于资金较少而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落后的生产要素无法被替代,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4]。
在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农民自筹,资金量不大,多为小额投资。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风险大等特点,金融机构、银行等机构大都不愿意贷款给农业企业,贷款条件比较高。政府针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资金有限,很多补贴只针对特殊项目,对于农业产业的整体无法进行全面覆盖,导致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新品种的研发、技术创新等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从而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
造成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民距离农产品终端消费市场较远,无法清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及时调整,调整的依据往往是去年的市场状况,容易造成供求偏差。另一方面,农产品消费者无法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部信息,无法得知农业质量安全的信息,例如是否有农药残留,是否为转基因产品等信息,消费者只能依靠信任作出购买决策。纵观销售链条,整个农产品的销售过程被以逐利为主要目标的中间商,以生产定价权和消费定价权的双重控制。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存在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是市场内部信息公开化,指的是政府通过认证、检测、公示等揭示质量安全信息。第二种是外部所示信息内部公示化,是指消费者可以参与到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与其相关的实践有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等。我国工业化发展迅猛,农产品相关安全生产措施在工业化的领导下演化为生产资料的滥用,极易发展成为农业污染,而社区支持农业的措施尽管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但是增加了该模式的信息成本和违约风险,且取决于双方互相信任的程度,在该情况下对此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程度有着很大考验[5]。
综上所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限制如何解决的问题上,对于土地、资金以及农业技术的要素解决,农业产业纵向横向、横向一体化的实现,市场经济下质量安全不对称的问题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我国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足以支撑农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未来,农业信息化将逐步应用到农业物联网、信息大数据、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在智慧农业的管理下,农业资源将得到合理的配置,农业的生产将自我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科学管理。针对于农业生产者的服务也将更加完善,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以及经营管理体系正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巨变。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实体经济与其高度融合,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逐渐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营效率。买卖双方能够通过在新型互联网的信息整合模式下准确及时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将一举改变当前信息传播慢以及信息同质化的现象。在现有的消费及产业互联网中,线上与线下高度融合,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间相互对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随着我国农业电商网络的不断成熟,农业电商寡头、行业细化分将代替现有的规模小且分散的电商格局。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农业服务平台将更加完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有两种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企业自我管理。然而,在许多发达国家,领先的农业企业大多考虑农产品的销售,具备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能力[6]。随着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的集中度日益提高,农业企业将逐步走向扁平化、集成化、专业化。第三方应用程序也将越来越多,将为不同的农业生产角色提供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买卖双方信息实现聚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农业产业化+社区”的新模式出现,在这种模式中,农民利用互联网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电子商务公司,形成规模化生产,为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农民也可以再次通过平台获取参与土地耕种或者农业生产其他过程。首先,“农业产业化+社区”的新模式解决了土地分散化的问题,让农民在土地流转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再就业,参加到项目中去,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其次,这种模式通过互联网构建可视化监控系统,将加工、生产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开放及互动,农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APP终端实时获取农产品的品种及生产情况,获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治的信息数据,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参与农产品质量控制及流通环节,为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这种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中间环节,大幅度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有效地解决了中间商垄断定价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侵蚀问题。作为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媒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让农产品在市场中顺畅流通。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农产品要通过产地批发商、消地批发商以及零售商,最后再到消费者手中。新模式可以使消费者直接与零售商对接,可以削弱信息传播性差的问题,拓宽信息渠道,也可以降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很好地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整合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以及规模的扩大,交易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在经营过程中牵扯多个主体,在责任的划分以及利益的分配上如何规范,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的万物互联,将各种有利因素链接起来,提高生产效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技术、资源等等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生产要素,市场是主要的配置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应用,链接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会促进农产品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其移动优势,创建新的生产资源共享机制、农业生产监控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搭建新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的广泛应用,可以使一个原本落后的地区,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整体过程而言,包含了产品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发展等一系列过程,通过“互联网+”大平台获取大量信息数据,对整个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量化管理,制定现实可行的经营目标,合理配置资源,构建健康的运行机制。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生产进行综合性管理,将传统的农业区域经济进行整合,加快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实现。
总的来说,如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对于培育和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非常有利,将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管理和服务水平,创建完善的“互联网+”农业管理运营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