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若文 陈天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的报告《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显示:校园暴力和欺凌是全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将近1/3的学生被学校同龄人欺负至少一次或受到过人身伤害。在我国,校园欺凌的屡禁不止也成为危及校园安全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校园欺凌的低龄化、隐匿性、网络化,其手段之恶毒、危害之深远无不让父母、教师感到焦虑忧心。
个体的发展是个性化与社会化有机统一的协调发展,校园欺凌是儿童青少年在这一过程中的不良社会化结果,体现为涉入欺凌事件的欺凌者未能寻求合理的途径处理冲突与利益关系,也未能以社会赞许接纳的方式开展同伴互动行为。研究表明,校园欺凌的危害波及范围广,影响持久深远,受害者会出现低自尊、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等不良心理状况、存在学业问题以及社会适应问题,其成年后的工作和身心健康状况也与之存在一定关联。欺凌者会出现价值观扭曲和行为偏差等特征,逐渐展现出更为多样化和严重的不良行为,挑战学校主流文化和教师的权威,将自我置于背离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不归之路。欺凌—受害者由于其重叠角色陷入自我怀疑否定与延续“恶”的矛盾冲突之中,旁观者由于目睹或听闻欺凌行为对校园的安全感和同伴的信任感也有所下降。因此,校园欺凌所体现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以及影响危害是与学校主导价值规范相悖的,是一种反学校文化现象,与主流文化所推崇倡导的积极进取、遵纪守法、团结同学等价值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对主流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家庭中的氛围、父母的言谈举止、组织的各种娱乐聚餐、家务性活动都对孩子进行着悄无声息地教育,使其习得各种行为规范和礼节礼仪,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协助孩子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研究表明,粗暴型、放任型和溺爱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易于卷入校园欺凌等反学校或越轨行为。由于长期暴露于父母的身体、语言攻击和心理强迫的高压之下,父母的不管不顾、冷漠厌恶,父母间的恶语相加、拳打脚踢,都会让孩子在性格、情感、心理健康发展上面临挑战,冲动暴躁、自私利己,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依恋感,反之,将这些不良的恶习衍生到学校环境以及同学、师生相处之中。此外,传统思想中“和”与“忍”文化对欺凌行为进行了无意识强化与确认,一些父母面对孩子欺凌或被欺凌则教育孩子“躲一躲”“忍一忍就好了”,甚至认为,“这是孩子间小打小闹,不要小题大做”,难以得到父母情感上的呵护与实质性的帮助,受欺凌者更懦弱无助,欺凌者更猖狂肆意。
学校承担着文化的选择、传承、融合、创新功能,但是这一文化似乎仅局限于知识,德育、美育等都得对它开路让行。因而,在这种学校文化氛围下,学习好、能力强视为人上人,反之,那些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便会习得性无助,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成为教育生产流水线上的失败品,无法从学校文化中获得价值的归属和精神的愉悦,他们往往会逃进自我构建的天堂,陷入“逃离文化”“反学校文化”从而形成欺凌个性。学生间是利益对立的过度竞争关系,大家不会因为个体的独特差异而相互欣赏,也不会因为他人的成功进步而高兴喝彩,反而差异、不足、缺陷都会成为攻击、闲谈、嘲讽的素材,学生不会共情、包容,欺凌者自然感知不到受欺凌者是多么孤独恐惧。课程文化的设置更是鼓吹迎合应试教育,很少关注学生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缺乏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学校在道德和情感教育上的缺失,以及面对校园欺凌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更是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
健康向上的同伴群体文化增强了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营造了友善互助的群体氛围,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他人的机会,能够有效抑制校园欺凌的萌芽。不良的同伴群体文化则为个体欺凌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在同辈群体同化作用下,个体希望通过模仿、从众保持和其他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所以不良的同辈群体行为往往会成为个体在校行为的参照。一些实证研究发现,部分欺凌参与者即使与受欺凌者素不相识或者内心不认同这种做法,但仍是“义无反顾”地实施欺凌行为,甚至会做出比欺凌主犯更残暴狠心的举动,完全将自我之前习得的行为规范弃置一旁,从而彰显对群体的忠诚和兄弟情谊。也有一些学生与校外不良青年或是高年级“恶霸”混在一起,凭借他们的权势、名声横行霸道,打架斗殴、扰乱课程秩序、欺凌抢劫构成了该群体的亚文化和日常活动,未成年的身份又使得他们违纪违规的成本不高,因而这对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渴望独立、彰显力量的学生,尤其是男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学生居住的环境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成人社会的暴力崇尚与暴力体验,社会不良青年与学生的私交勾结,都会让心智不成熟、易冲动行事的学生潜移默化中习染上这些不良的风气。这种恶劣的社区环境与氛围也会对家庭的教育理念、方式产生影响,使得父母对社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足,便会加大对孩子的严厉管教,禁止他们与社区人员接触结交,而各种简单、粗暴的训导短期内恰是处理应对孩子各种行为问题见效快的一种方式,父母间育儿心得的交流也会使这种教育理念与方式成为其他家长参考的标准。另外,社区环境中的不良风气是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打架等其他不良风气充斥在学生周围,中小学生易受到影响并模仿,在学校里也会出现“拜把子”等现象,甚至以痞里痞气在校园称霸,拉帮结排欺负弱小为荣。
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创造了一种便捷高效、线上线下的交流模式,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海量信息与他人畅所欲言。然而一些不良媒体为了博取公众眼球,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惜夸大或扭曲是非曲直,报道一些徒有噱头的“流量”事件。针对青少年猎奇、追求刺激、渴望独立、展示力量等心理特征,为其量身定制各种视频、信息、游戏,使得心智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叛逆少年在这个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中一边享受着文化盛宴,一边又陷入迷茫、孤独、功利、信仰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将网络游戏中厮杀行为带入现实残杀父母、同学的报道屡见不鲜,进而习得各种暴力、无理、感性、冲动的人际相处方式,思维变得狭隘、绝对单一、欺负打击异己,甚至将这种欺凌行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转载炫耀,为他人提供了示范,看客凑热闹、起哄助威的心态更是无形中强化、默许了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作为反学校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无论是坐视不管还是高压打击都是行不通的极端之路。反而,从建设性的角度来看,反学校文化可能成为推动学校主流文化变革的重要力量,所以,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所处的多元文化环境中汲取养分,以促进校园欺凌行为的消解及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
家长要改变自己的传统理念和教育方式,不能只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泛化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孩子的行为习惯、爱好兴趣、做事态度、思想品质等非智力因素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后者甚至是做人的根本以及个体独特性的突出表现。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身心剧烈变化,易感性冲动行事。父母要善于对子女进行认知教育和规则教育,以尽到家长监护教育的责任,以民主、平等、亲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做好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奠基作用。积极主动地询问他们在校的日常活动与同伴相处的状况,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处境,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能够及时察觉孩子是否参与到欺凌行为中,并帮助他们如何面对和扭转这种不利处境,学会尊重他人并能有效保护自己。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校园文化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资源,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社会化的重要保障。智育主导下的学校教育,学生仿佛是流水线上的半成品,严格的课程设置、作息安排裹挟着学生马不停蹄地前行,枯燥乏味的生活让师生、生生关系都处在紧张、压抑状态。因此,学校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更新那些陈旧、僵硬、没有生命力的主流文化,融入适合学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元素,不断对教师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进行改革,重塑一套令人满意的文化价值体系。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价值,充分利用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通过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正确、理性地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问题,自觉抵制校园欺凌行为。
良莠不齐的网络传媒和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涌入,严重削弱了学校的文化传递功能,从而使得以学生同辈群体为受众的亚文化成分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思维认知的局限和身心发展的未成熟使其难以甄别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性质。为此,需要教师多关切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动态,特别是引导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观念和行为的转化,因势利导以此带动整个群体的积极转变,扩大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对于一些表露出欺凌行为的群体教师要尤为重视,及时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学生认知欺凌行为的恶劣性质,引导学生培养规则意识和同理心,正确、合理地处理问题和同学关系。通过社团、班会等活动进行校园欺凌的教育与认识,增强集体向心力,拓宽同学们的交际范围和彼此间深入了解的机会。
反学校文化学生往往是由于在家庭内部缺乏关爱,在学校中缺乏成就感,在社会中缺乏认同感的群体。社区需要主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网络,联合家庭和学校给予反学校文化学生群体更多关爱和支持。面对社区的不良行为和文化现象,社区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干预和积极应对,鼓励社区成员为青少年和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净化社区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安全感。通过与学校联盟设立亲子坊以及开展亲子游戏,引导和规范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正确看待与处理青春期少年的逆反心理与行为,做好校园欺凌的早期预防工作,打通家校沟通的空档期,并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进行转化和救助。
许多网站为了获得点击率,转载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照片和视频,进行暴力传播的同时也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管,以发挥其正效功能。首先应该从法律上对大众传媒进行规范使之有法可依,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筛选和对恶俗媒体的惩处力度,提高媒体的市场准入门槛,去粗取精。对于一些软件、网站应该限制青少年的使用模式和使用时间,自动过滤不良的信息和广告,拓宽用户对违规违法媒体的举报机制和途径,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成长,提高青少年文化反思、文化批评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此外,应该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反校园欺凌的教育,通过图片、视频、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明确欺凌的形式、危害,探索预防和化解欺凌的方式,与人为善,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