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坚
1927年9月3日早晨,天空中没有太阳,风云飞舞,阴晴交让。九时四十分,郁达夫和朋友一起坐上了上海去苏州的火车,窗外秋色斑斓。车上座位已满,许多乘客只能站着。郁达夫身边正好站着几个青春活泼的女孩,这让拥挤的空间多了绮丽的色彩。
1906年苏沪铁路通车后,来苏的上海游客多了起来。苏州有湖光山色,有园林河巷,有茶肆美食,有昆曲评弹,访古的学者,疲惫的商人,寻艳的纨绔子弟,享受青春快乐的学生,追寻异国情调的外国人,都能在苏州找到心仪的东西。民国时期的苏州不再如明清是江南首位城市,喧哗后归于平和,娴静淡雅,温润亲切,静静流淌的河水消融了太多的爱恨情仇,悠长曲折的街巷目睹了无数盛衰兴替,还有什么不能包容,不能直视,不能笑谈的呢?
郁达夫是来苏抚平心情的,他一走进苏州,就有特别的感觉:“我觉得苏州城,竟还是一个浪漫的古都,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这一种美,若硬要用近代语来表现的时候,我想没有比‘颓废美’的三字更适当的了。”(《苏州烟雨记》)。
这种“颓废美”正是一个中古城市向近代城市缓慢转变中的交错之美。民国时期的苏州,明清时曾有的辉煌已如落日残阳,湖光山色没变,传统文人精神归途正迷失;亭台楼榭仍在,旧时豪门巨族已凋敝;小桥流水依旧,枕河人家生活已改变。在现代化过程中,中世纪城市犹如被黑洞吞噬的恒星,光芒绚丽而惨烈,跳动而悲歌。宛如文人对旧都北平的回访,有雅俗不同的堂口。流氓大亨、社会名流、政要富豪、作家艺人、纨绔子弟在这里各喜所好,各选各的堂口,小贩和掮客穿梭其间。许多旅客慕名而来。据说抗战时周作人来苏州,就是冲着“吴苑深处”,后来他在《苏州的回忆》中写道:“这里我特别感觉得有趣味的,乃是吴苑茶社所见的情形。茶食精洁,布置简易,没有洋派气味,固已很好,而吃茶的人那么多,有的像是祖母老太太,带领家人妇女,围着方桌,悠悠的享用,看了很有意思。”钱穆晚年对苏州喝茶经历萦怀难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访问英美,一日坐剑桥溪桥旁喝咖啡,忽然想起了在苏州喝茶的情景,“俨如在苏州坐茶室,久不思去”。(《师友杂忆》)
喝了苏州的茶,就想吃苏州茶食点心。苏州茶食点心在游客看来实在是美食精品,游苏者大多会买一份苏式糕点馈赠亲朋。苏州茶食一是名店多,负盛名的就有稻香村、野荸荠、天仁和、叶受和;二是品种多,精品多,甜咸俱备,老少皆宜,如稻香村的肉饼、大方糕,叶受和的枣子糕、绿豆糕、豆仁酥、芙蓉酥,野荸荠的肉饺、酒酿饼等等,不胜枚举。特别是苏州糖果,声名远播。苏曼殊两次来苏,总购买相当数量的糖果,因此自号“糖僧”。
说到吃,苏州还有一个享誉天下的菜肴,就是船菜。船菜盛于清末,是特级的筵席餐,集游、玩、吃、喝为一体,包天笑介绍说:“这种菜,不贵多而贵精。可是一席菜,却是分了三个时候吃,正符合了一日三餐之制。主宾们初到船上时,饷以点心,午餐饷以全餐的一小部分,晚餐饷以全餐的一大部分,名菜有蜜炙火方,五香乳鸽等等,总之是清丽文章,不是浓重的论调也。”(《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民国初难得还能一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船菜已基本消亡。有些餐馆或以“船式”自诩,招揽生意,但雅趣风情已荡然无存。有些食客实在想追慕古义,想吃船菜,就只能将自己的厨师带着上船烧菜,那也是存其形而无其实了。近年来,也有人想以船菜来卖噱头,更只是徒有空名,形神俱无。
民国期间,往返于苏州各旅游点和城外环城道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和人力车。“那时苏州有很多马车,一车可以乘五六个人,一过广济桥,就可以看见排着队候客的马车,有时候二三个人叫一辆车子;也有时候等到三四个搭客,就开车了。”(冯英子《吴宫花草·啊,虎丘!》)马车、人力车沿线设了许多站点,据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出版的《苏州游览指南》介绍,马车在苏州共有十一站,它们是火车站、观前、留园、西园、大马路、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县政府、天赐庄、枫桥。人力车全线则有二十三个站点。除了马车、驴车,人力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前游客还能坐藤轿。给游客印象深刻的是在天平山附近抬轿服务的妇女,有人戏将其与苏州琵琶女、卖花女一起列为苏州旅游的一道风景线。“轿以竹椅贯两杆,极简质,以为程短,虽妇女亦胜肩荷,以是有八卦轿之号,谓前后两人,与游客为数三,阴阳参互,适符卦象……他方人每闻苏州女儿,有若水柔,观乎抛绣肩舆,健步如飞,不将咋舌叹苏州女儿之刚柔莫测耶?”(范烟桥《八卦轿》)。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起有人开始经营三轮车出租业务,抗战胜利后,三轮车业盛行。到苏州旅游,除了以上这些交通工具外还可以租骑自行车。苏州的自行车出租业务很兴旺,“只要你走遍一条街,没有一家出租自行车的店才可惊奇。”(周劭《春天的虎丘道上》)年轻游客特别喜欢骑车游山塘虎丘。
旅游业的发达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开设旅馆,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从火车站到阊门,沿途旅馆林立,到抗战时期形成了阊门外和观前两大旅馆集中地。1937年苏州旅馆达一百多家,在春秋旅游旺季,旅客还是一宿难求,可见当时苏州游客之多。比较著名的旅馆有惟盈旅馆和铁路饭店。惟盈旅馆开设于清末,位于火车站附近,临河而建,为二层洋式旅馆,有自备码头,服务员能讲简单英语,以接待外宾、政要权贵和巨商富户为主。旅馆特备大型“快船”三艘,专供驻店旅客游览服务,每船有导游姑娘,能英语会话,还供应船菜,不仅有中式菜肴,还可预约西餐,师傅随船烹调,深受客人欢迎。铁路饭店是别墅式风格,开设于阊门外,民国五年开张,布局独特,是当时装饰最豪华的饭店。军政要人、巨富商旅和各地知名人士均喜欢光顾,还吸引了来苏的知名作家、文艺界著名影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州已有专营国内外旅游的旅行社。有些旅行社主要服务上海来苏的一日游客团,当时旅行团大的可多达数百人。舒新城《江浙漫游记》记1937年4月4日与朋友随经济旅行社游苏州:早晨八时十分坐该旅行社定座的火车。“该社计备三车,共三百余人,每人均有座位。友声旅行团亦于今日旅行苏州、无锡,备车五辆,共五百余人。车站旅客拥挤异常,单独购票者极难有座位。与旅行社同行,颇为便利也。”到苏州九点三刻,先游虎丘,十二点在冷香阁午餐,“每桌十人,六菜一汤,味颇可口。”后又至西园、留园,出留园,旅行社为每人备面包二枚,旅行社团体活动结束,约定晚上八时在车站集合。八时二十五分专车返沪,十时十分到。从记录看,当时一日游没有购物,团餐美味可口,安排周到,大概是竞争激烈,唯有服务取胜吧。
为吸引游客,旅行社还编印旅游书。民国时期介绍苏州的旅游书很多,如民国十年五月初版的《苏州指南》,原著朱揖文,苏州文新印书馆出版,民国十七年一月五版时,范烟桥加以修订。这本书图文并茂,前附苏州名胜古迹照片,介绍了苏州的旅游景点、交通工具、土特产、医院书店、饮食等等。此书文字简洁,兼及历史文化,在苏州旅游书中影响最大,十三年印了八版。1947年5月编的《苏州游览指南》也很有特点,它是吴县县政府编,苏州制版社出版。全书附有风景照片,吴县城区全图。内容分“苏州沿革、苏州名胜志略、苏州交通、苏州名产、火车时刻表、车辆价目表”等六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列有苏州公共汽车和小汽车的价目表,说明苏州公共交通已开始发展;当时物价飞涨到了惊人的程度,以马车价格为例,从车站到留园,马车八千元,而1934年《苏州指南》中仅为四角。民国初恬静的日子已不在了。也有方便旅人的游览图,如《最近苏州游览地图》,初版于1928年,再版于1931年,后于1947年11月新版,图彩色印刷,附有《概况》,分沿革、城垣、形势交通、商业、物产、名胜等部分,游客用起来很方便。
今天看民国时期苏州的旅游已经有隔世之感,毕竟快一百年了。百年前传统和现代交错的光影斑斓绚丽,传统展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现代化也以不可阻挡的脚步缓慢走来。百年后传统和现代的光影依然交织,双面的影象更清晰。太湖山水,园林街巷,糖果美食仍是苏州旅游的主题,去西山有双桥更便利了,园林修葺得更精致了,观前街之外又有平江路了,咖啡馆数量超过茶馆了,美食是甜酸辣东西方都有了,公交车轨交代替了马车人力车,国际化管理的宾馆随处可见了。可以说近百年来,苏州吸引游客的就是传统和现代交织的双面影象。在这里,一方面可以触摸明清文人的精神温度,另一方面可以感知走向未来的速度。这就是苏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