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 狄保忻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是由班级为组织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下,帮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校外的实践活动,将研究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实践形式。而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初中地理与研学旅行具有极强的适配性。教师通过地理研学旅行,让学生通过课外的学习与旅游相结合的地理研学旅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相关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实践力。
地理研学旅行作为地理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不同于校内教学的优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无法通过教师校内的教学来培养。因而教师需要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生当地家乡的地理特色,组织地理研学旅行,使学生寓教于乐,在欢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拓展眼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同时,地理研学旅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家乡的地势地貌,丰富自身对家乡地理地貌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加强学生对家乡的荣辱感,进而促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地理研学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补充,所以本质上仍然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地理研学旅行本身是在室外进行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与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可以结合当地地理地貌,设计生动有趣的地理教学游戏,增强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环节或教学设计,在研学旅行中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相关地理知识,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设计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时,教师需要结合当地地理的特色状况,对地理研学旅行进行科学设计,在符合教材内容地理知识的前提下设计相关的研学旅行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设计一条合理的地理研学旅行路线,明确此地理研学路线可以让学生对那些知识的印象或了解更为深刻。对此,教师应该查阅相关地理资料,充分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特色,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色,将研学旅行路线所包含的知识点最大化,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提升对于当地地理环境的认知程度,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地理研学旅行,为学生巩固相关地理知识,扩展知识面与眼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所以教师在地理研学旅行开始之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此次地理研学旅行的教学目标与知识目标,进而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带动下,了解当地的地理特色景观。地理特色景观不仅包括自然景观的地理地貌,还包括人文景观。教师需要充分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景观,然后结合当地特征与教材知识,为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地理研学旅行路线或方案。
例如,教师在设计研学旅行路线时,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地理知识,设计一条地理研学旅行路线。教师可以针对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地形、气候与河流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不仅需要在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研学旅行的地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还需要科学设计研学旅行的活动,不能是仅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对此,教师应该提前设计好活动的具体方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览观赏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悟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所在,从心底里认可当地的地理人文文化,提升研学旅行的育人作用。教师可以在研学旅行开始之前,先梳理一下教材的内容,将适合作为一次研学旅行活动的教材内容组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不同的研学旅行路线。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选择不同的时间段,由教师分别带领小组学生进行研学旅行,使学生能够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将“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中国的自然资源”两章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再结合研学旅行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与资源,抽取其中可以用到的地理知识,对其进行优化和补充,设计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同时设计研学旅行路线。
教师在开发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来保障学生在课外研学旅行时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在参加研学旅行时,不能是一味的旅行,仅强调课外旅游是不合格的研学旅行,也失去了其创立的意义,因而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而保障学生的课外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一些研学旅行活动,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设置一些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组合探究相关的地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带动下,巩固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开展研学旅行时,可以开展一些研学旅行的活动,在研学旅行的活动中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创设问题情景,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开展一项探究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活动,结合“中国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分别说出当地的地形地势、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以及当地的河流类型。教师在设计这项教学活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来探究这些问题。学生既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分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从而促进对相关地理知识的探究与巩固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设计其他的相关问题,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带动下,对其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结果进行点评,以评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地理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帮助学生巩固相关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师组织研学旅行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穿插性地组织一些研学旅行游戏,增强地理研学旅行的趣味性,以带动学生参与地理研学旅行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效率。由于地理研学旅行是中学生难得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研学旅行游戏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势或地形,分析地势形成的原因。进而制作一个简易版的游戏模型,让学生亲自参与这个简单的地理实践小游戏,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对地理知识的更深理解。教师设计的研学旅行游戏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对参与研学旅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结合“农业”这一节的教材内容,开展以新农村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时,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教学游戏,以教学游戏来带动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两人成组,分别扮演农民伯伯与记者,询问当地的农作物类型、经济作物类型,当地有哪些特色的农作物,以及这些农作物与当地气候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对话游戏,来帮助学生在了解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参与游戏的趣味性。在学生参与游戏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对话与答案,帮助学生纠正知识方面的错误与不足,帮助学生巩固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需要对学生做好一定的兴趣引导,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进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既能够创新教师教学形式,丰富学生课堂活动,又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走出校园,培养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实践力。对此,教师在进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教学时,应当结合当地地理现状,明确地理研学旅行教学目标;也可以通过借助问题情景的设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借助研学旅行游戏,增强地理研学旅行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