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敏
当前,我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在于可以满足人的基本要求,更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活动”这一观点的提出,更能体现出设计的产品最终要面对消费者,设计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反映出了一切商品存在的本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的服务理念,这是被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思想,所以,设计的出发点也须体现出社会对于人直观感受的重视,包装设计的重心也从单一的功能性向审美情感环保等多位一体的设计要求转变,即要求包装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设计。
七八十年代是世界超级市场的大发展时期,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有了普遍的发展,国外出现了“高消费时代”,这种形势直接刺激了商品包装的迅猛发展,然而,其发展的根源就在于“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销售的媒介,更会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的一些国家,对设计经常从“物理机能”、“生理机能”、“心理机能”三方面来加以衡量。又根据实际的情况有所侧重。在人性化设计中以日本的纸质包装设计为例,日本的包装设计从纸质入手,在材料的选择上,就采用可以循环利用且容易分解的纸质来作为包装的主要材料。且纸质作为常见的包装材料在其结构与功能性来说也有极大的可塑性。由此可见,环保可回收类的包装材料是日本包装设计中常用的部分,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
近几十年来,我国开始对于包装设计有了自己的独立探索,包装设计、“以人为本”的情感包装得到了越来越多设计者的重视。虽然相较于国外的技术和经验还稍显青涩,但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对于产品外包装的标准概念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则。
然而,随着中国对于包装工艺的逐步发展,过度包装成为现阶段产品包装的普遍现象。各类网红产品包装设计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由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以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建设重点转移到“包装资源化”上,包装创新也从仅环保的层面向资源再利用的层面进行转变。因此,在包装中采取绿色环保的材料,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绿色包装与传统审美进行融合成为我国包装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
1.色彩方面
丰富的色彩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也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传递和表达。根据调查研究可知:视觉器官在对物品进行观察时,色彩感觉占主体感官的80%左右,图形及其他占20%左右。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色彩进行更加深入地运用。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对色彩感觉自然生成一种基本规则,每种颜色在脑海中都有不同的含义。色彩可以作为一种突出产品使用价值的手段,利用大众对于色彩的认识运用来达到设计的说明作用。比如,在常见的面膜包装中,绿色表示消炎镇定,蓝色表示维稳补水。红色表示营养滋润,黑灰一般表示清洁毛孔;等等。同一类产品的不同功能,通过颜色就可以进行区分。
除了对于功能不同的产品进行颜色的区分外,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商品进行设计时选取的颜色也应该有所不同,以儿童用品的包装为例:适用四岁之前的儿童的用品多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四岁之后的包装色彩虽然具有更多选择,但也以高饱和高明度的色彩作为包装的主色调,迎合儿童对于色彩选择的倾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性别意识的加强,也会影响其选择倾向。
2.图形方面
图形设计可以最直观的向消费者传递出产品的信息,但是包装的图形不仅对于传递信息起到直观作用,其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表达也会提高视觉的情感化,实现人性化的传递。针对消费群体以及品牌想着重宣传的侧重点不同,包装的图形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分。
从品牌来说有的品牌更加注重于品牌的展示,品牌把品牌信息转化为能够传递和表达的图形符号,通过彰显品牌的个性来被消费者所识别进而选择。
比如: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大众熟知的品牌,在想到这类品牌的概念时首先浮现在脑海的便是对于品牌经典的图形设计。因此,图形上的“以人为本”的重点就是围绕着如何取得消费者的认知从而取得最优的宣传效果。
针对儿童这一消费群体来说,由于儿童对于色彩和文字的认知能力不够完全,在儿童用品的包装设计方面,图形元素更加重要。根据调查可知,对于几何、具象和卡通三种常见的儿童用品包装种类上,儿童对于卡通形象的倾向性更高。这是因为儿童对于形态的认知是由其心理发展状态所决定的,在对于产品进行选择时会习惯将其与自己所熟悉的物像图形联系起来。在儿童成长的时期对挑选产品产生主导的愿望,因此,针对这类消费群体应注重在图形方面对消费者传递信息。
3.文字方面
首先,文字在包装设计中不仅具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信息的传达性,具有充分的可读与易识别性,这对产品的引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字的排版编排上首要突出最具有传达意义的信息,这是文字在包装设计上的重要功能。其次,文字作为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元素,在许多产品包装上也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传递中国式的情感。将文字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元素的视觉形式。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功能性,根据国外常用“物理机能”“生理机能”“心理机能”三方面来衡量工业设计,这一标准也可用在包装设计之上。在包装设计之中物理机能指保护产品的内容物,生理机能指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以及更加便利的包装设计,心理机能则指更加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包装设计。在包装结构上更注重突出的是其“物理机能”和“生理机能”。
物理机能多体现在为食品包装上,例如麦片、薯片以及罐头类食品包装。薯片包装通过充气充氮尽可能地减少薯片在包装内的碰撞从而保持其完整性。对于麦片的包装的改良,针对过去没有小口不容易撕开的包装漏洞进行进一步改良,将盒装麦片或者牛奶的盒子上方做一个小斗,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打开或者关闭,这样为了人们方便而进行的设计满足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避免了过去人们打开食物包装容易受潮的这一使用尴尬。
包装所用的材料也是包装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节约、环保、方便再回收以及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都是包装材料需要考虑的部分。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渗透到方方面面,而对于包装上美的追求往往要有大量要素的投入,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难免会过犹不及。像是一些茶叶类的礼盒,以华丽的外表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然而,也只有里面一层独立包装是直接应用于消费者的。对于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或华丽大气或清新优雅的设计是以视觉形式传递了其蕴含的情感,但被闲置无用的外包装却形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在美观与实用,情感与理性上把握一定的尺度和范围,在范围内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选择绿色安全的包装材料,是“人性化需求”的又一重要内容。现代绿色环保的包装的材料与普通的包装材料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相较于美观,绿色包装更加重视材料的研发与实际应用的环保性。对此,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4R+1D”这一重要原则。这一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在我国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包装设计发展前景,使我国的包装设计立于国际市场之间。
“以人为本”是未来设计的一个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必须要以符合设计的功能性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前提,若是无法满足基本的设计前提,人性化的设计也必将走向极端。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和商品的关系不仅是一种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在于一种消费者对于产品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同和人性化的交流。注重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保护商品、展示商品的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商品包装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注意,抓住消费者真切的需求从而达到销售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阶段技术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一些设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度包装等。“以人为本”的设计将其设计理念拉回正规中来,回到“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活动”这一设计初衷来。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对于设计师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包装的色彩、结构、材料三方面以真诚朴实满足人要求的设计,以“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设计,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从“以人为本”的哲学中汲取精神养分来进行设计,真正提升设计师的设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