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碎,杨 喆,罗福梅,冯 升,杨健康,田海蓉
(1.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 印江 555200; 2. 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8)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巴氏杆菌常存在于畜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中,在饲养条件不适、气候急剧变化、长途运输、过度劳累等诱因下可引起发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高热和肺炎,有时表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一般呈散发性流行[1,2]。现将我县刀坝镇发生的一起输入性病例的疫情处置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2020年9月,刀坝镇某养牛场从山东某县购进150~160日龄牛50头,到场后第2天牛陆续发病,6天内共发病30头,急性死亡5头。病牛最初表现为不食、发热和咳嗽等症状,按应激反应处理用药效果不明显。大多数病牛高热,体温达41~43 ℃,精神不振,鼻镜干裂,呼吸音强,眼结膜潮红,咳嗽,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稀且混有肠黏液或血液,部分牛出现站立不稳、卧地不起、跛行等症状。
解剖病死牛,急性死亡牛呈败血症变化,淋巴结、胃肠黏膜和多个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心、肝、肺、肾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淋巴结和内脏器官切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灶;心脏肿大,肝脏和肾脏实质变性;肺小叶出现多发性小脓肿,内有淡黄色脓汁,部分出现红色实变,切开呈大理石样病变;有3头牛胸腔、腹腔内有红褐色积液。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
无菌采集病死牛的心、肝、肾、淋巴结、肺间脓液、胸腔积液、血液进行触片(固体病料)和涂片(液体病料)固定,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美蓝染色。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两端钝圆、无芽孢、无鞭毛;美兰染色镜检可见球杆菌两极浓染,中间着色较浅。根据细菌的典型特征,鉴定为巴氏杆菌。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本次疫情为牛巴氏杆菌病。
5.1 隔离治疗立即对牛群进行排查,将发病牛与无症状牛分开饲养,用生石灰乳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清扫消毒,每2天1次。加强牛的饲养管理,饲喂适口性好的草料,避免牛群拥挤和受寒。病牛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病情较轻的使用“高热混感A+B”注射液0.05 mL/kg(主要成分为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江西省科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5天。对重症病牛除按上述药物肌注外,另用林格氏液1 000 mL、10%葡萄糖1 000 mL、10%NaHCO350 mL,分别静脉注射,1次/天,连用3天,特重病牛连用5天。25头病牛(除急性死亡5头外)经过治疗,治愈22头,死亡3头,效果良好。
5.2 紧急免疫预防接种对同群未发病的20头牛(体温正常、临床健康)使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6 mL/头(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005)紧急免疫接种。经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与积极药物治疗后,牛群没有新发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6.1牛巴氏杆菌病是牛的1种常见传染病,特别是牛群在长途调运、极端气温条件下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等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发生和蔓延,否则可能会造成牛群大范围传染。因此,在发生牛巴氏杆菌病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药物治疗和疫苗紧急免疫。
6.2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炭疽、气肿疽、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较为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有的急性死亡病牛鼻腔、口腔、胸腔、腹腔会出现暗紫色的液体,这与炭疽病死牛的特征(天然孔出血,血呈暗紫色且凝固不良)相似;牛巴氏杆菌病常表现为肺炎、发热、胸部听诊有明显啰音(有的为摩擦音或捻发音),这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气肿疽相似。因此,对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不能仅凭经验和临床特征进行诊断,还需借助实验室检测根据病原特征进行确诊。
6.3巴氏杆菌病作为1种条件性致病菌,常存在于健康畜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中,与宿主呈共栖状态[3]。平时应重视牛群的饲养管理,增强牛群抵抗力,加强牛舍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牛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处理,注意对生产用具进行定期消毒。活牛调运是此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建议牛在调运前14天接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以降低长途运输应激环境下牛发病概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6.4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4],而贵州农村多种畜禽混群饲养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发生牛巴氏杆菌病时也要关注同圈的其他畜禽的情况,以免形成交叉感染,影响防控效果。同时,人在处理病畜或病禽时要注意佩戴防护用具,特别是口罩和手套,避免病原通过人的皮肤伤口或黏膜感染。
6.5近几年我省多地有牛巴氏杆菌病疫情零星发生,如2014年平塘县、松桃自治县,2016年毕节市七星关区,2020年思南县均有报道[4~7]。当前,全省正积极发展生态肉牛产业,活牛调运频繁,基层兽医和广大养殖户都要认识和了解该病,掌握防控要点,避免疫情发生,使贵州肉牛产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