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纛,刘发付,黄 龙,杨 薇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贵州 兴义 562400)
2018年以来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全国生猪清栏、空栏现象严重,生猪产能下滑,猪价大幅上涨,市场保供压力较大,同时也造成生猪养殖场(户)心理恐慌。为此,2020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安排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在晴隆县新益村开展农村生猪养殖示范创建,探索高效、优质、安全、环保的农村生猪养殖模式,以尽快恢复农村生猪产能,提振畜牧业经济,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探索路子。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属于“老、少、边、穷”二类贫困村,所辖18个村民小组,农户923户4 2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803人。生猪养殖是该村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和支柱产业,但普遍存在养殖圈舍简陋、饲养方式粗放、养殖废弃物乱堆乱放、潜在动物疫病风险高等问题。2020年1月,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投入资金40万元,在该村12个村民组选择20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2户)开展生猪养殖示范,共补栏仔猪603头。
2.1 宣传培训指导由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开展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培训,采用实地指导、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培训等方式相结合,深入细致地对生猪饲养各环节技术进行讲解,因地制宜结合示范户劳作时间适时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让示范户有效掌握各项关键技术,提高示范户的养殖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
2.2 基础设施改造示范户大部分养殖圈舍建设较为简陋,在朝向、通风、排污、保暖等方面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生猪的日常养殖管理及生长性能。结合示范户现有设施设备及要求,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通过开启通风口、屋顶简易改造、添加保温材料、设置粪污收集处理池等投资少、易改造的方式对示范户养殖圈舍进行改造,优化生猪养殖环境,提高圈舍使用率及生物安全水平,有效降低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生猪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3 同步清洗消毒以示范点自然村寨为单位同步开展粪便、垫料、饲料残渣等废弃物清理,定期清空粪沟、粪尿池,做到污物不残留。同步开展圈舍、用具、院坝全面清洗、消毒,按照从圈舍内到圈舍外的顺序依次进行清洗和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和空白。同时将清理的垃圾、粪便、垫料等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密封堆积发酵处理,严防交叉污染,保持圈舍干燥、环境清洁。
2.4 环境及免疫监测一是对清洗消毒后的自然村寨环境进行随机采样(包括猪体、圈舍、环境)由县级兽医实验室进行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确保生猪环境安全。二是集中开展生猪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及因病设防免疫20天后,对免疫猪群随机采样进行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水平监测,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提高生猪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抵抗力。
2.5 疫病风险管控聘请村级兽医人员专职开展防疫服务,按要求进行免疫注射,佩戴生猪标识,及时处理常规疾病诊疗,监督消毒灭源。同时根据相关要求严禁使用自家或外购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开展生猪疫病风险防控巡查,设置生猪违法违规调运举报信箱和电话,及时掌握农户生猪补栏增养情况,严格管控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人员及车辆流动,严防村外生猪疫病输入。
2.6 生猪养殖保险积极对接保险公司,结合能繁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将所有生猪纳入保险范围,确保补栏生猪应保尽保,降低养殖风险。发生病死猪情况及时按照保险相关要求做好理赔工作,确保理赔及时到位。
2.7 粪污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把粪污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纳入村规民约。一是要求养殖户及时对粪污、垫料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清理和处理,做好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粪污发酵还田),确保村寨环境清洁。二是出现病死猪情况要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及时查明死亡原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严防病死猪及其他畜禽随意抛弃的现象。
3.1 养殖效果通过养殖示范6个月,晴隆县新益村200户农户养殖的603头生猪共发病23头,死亡5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8%、0.83%,与此前粗放管理养殖相比分别降低了2.6、3.5个百分点;平均出栏率达到99.2%,平均出栏体重 150 kg/头。说明此次实施的农村生猪养殖示范创建工作措施有力,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3.2 经济效益按照2020年当地肥猪平均市场价格32元/kg计算,每户每6个月出栏1头生猪可获纯收入1 800元(150 kg/头),200户农户出栏598(603-5)头生猪共收入107.64万元。
3.3 社会效益通过养殖示范,提高了农户生猪饲养管理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增强了农户的相关法律意识,树立了“防重于治”的观念,有效提高了农户养殖生猪的积极性。
3.4 生态效益通过养殖示范,改变了畜禽粪污乱排放的习惯,提高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减少了粪污对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持了村寨清洁,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4.1传统粗放的农村生猪养殖粪污、垫料等废弃物不及时清理,乱堆乱放是“老大难”问题,甚至存在病死猪随意丢弃现象,潜在着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发生、传播的风险。通过改善农村生猪养殖卫生条件,提高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水平,制定村规民约推动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强化人居环境卫生及日常消毒工作,可以做到整个村寨环境清洁、乡村美丽、生态宜居。
4.2农村生猪养殖需强化防疫服务及疫病风险管控,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村支两委、驻村网格员的作用,扎实开展防疫服务,监督日常消毒灭源,严格管控调运等工作。目前我地村级防疫员队伍老龄化严重,知识陈旧,报酬较低,缺乏工作激情,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提高劳动报酬,调动各环节工作积极性,推动农村生猪养殖产业振兴。
4.3边远农村受地理、环境、交通、水源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条件要求,为实现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渡,需探索多种农村产业发展方式。此次晴隆县光照镇新益村生猪养殖示范创建打造农村生猪养殖小区,提高了农户收入,改善了人居环境,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是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子和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