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2021-12-01 04:28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8期
关键词:校地智化产教

李 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校地共建”是由当地政府牵头,积极与各类高校开展科研创新合作,共建机构、共建项目、共建“两创”(创业创新)、共建设施、共建人才,是加强高校与地方龙头企业、地方行业协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发展,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系统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造成了严重打击,疫情扰乱了国内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经济提升压力加大;此外,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大智移云”催生的“数字世界”也在不断改变着社会经济运行的大背景。新形势下,高校不仅应坚持传统以德育人的办学方向,更应拥有对时代变化的洞察力,精准分析时代人才需求新特点,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形式,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

新形势下“校地共建”现状

“校地共建”需要地方院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下,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才能有效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三螺旋”模型是用来分析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关系的创新理论,借用“三螺旋”模型从地方院校、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校地共建”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意识不强

地方高校“筑巢引凤、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建设路径的探索、尝试,是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内涵发展的有益之路。但是与国内著名院校相比,郑州地方院校由于师资队伍不强,科研能力偏低等原因,在服务地方发展过程中存在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的现象。从近几年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中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总体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河南省内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人数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5%,其中选择郑州作为发展地的毕业生占省内就业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居首,约为40%~5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方院校的建设与当地就业情况和地方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地方院校未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高校老师的科研方向多倾向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性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等虽有调整,但仍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的符合度不甚相符,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能很快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不足。

(二)校地协作“共建模式”缺乏创新

地方政府作为高校和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对校地协作共建模式的创新意义重大。目前地方政府桥梁作用并未发挥应有效果,导致地方院校和企业之间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受到阻碍。对于地方院校而言,更多的是以完成自身的科研任务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为目的,很难从企业的发展需求着手,进而将自身的建设与当地企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地方政府应依据新形势创新激励、服务措施机制,加强行业企业与地方高校的交流协作,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发展同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新时代数智化人才力量。同时,政府的激励政策有待加强。当今社会,论文和科研的数量仍然是高校老师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现有的考核机制引导着高校老师苦心积虑地为职称评定和应付考核而努力,不能全身心的投身科研,忽视了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制约了将科研成果向企业成果之间的转化[2]。

(三)产教融合深度有待提升

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科研平台、研究中心以及行业学院等,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共同研发,进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符合“大智移云”时代发展的应用性技术。目前,地方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应对时代变化的研究深度尚不足,没有形成稳定高效的合作平台。科成果的转化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经过研究阶段、培育阶段和孵化阶段,才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企业没有真正的为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基地,即使作为高校实习基地,也仅仅是让学生走马观花的参观,没有接触式的直观体验,难以锻炼对真是业务的敏感力,实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不能有效的做到产教融合;此外,政府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纽带,在高校与企业间的连接作用不显著,全省上下注重于思想教育等的大讨论,忽视了对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的实质性服务。想要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基础性的就要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和共建设备,然而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审核较严、门槛较高,地方高校与相关企业深度产教融合举措较难落实。

新形势下“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一)激发“校地企共同体”意识,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积极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省高校毕业生大多选择在省内就业,同时地方高校的发展也与当地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甚至一些地方高校的设立与当地支柱产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激发“校地企共同体”意识,使地方高校的自身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首先,高校要有明确的自身定位。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优势学科,在办学过程中应以校、地、企协同发展为出发点,从大局出发,加强意识培养,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努力打造符合新形势经济发展需求、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其次,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主动调研本地区的社会现状和需求,依托大数据信息共享智能服务平台尝试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最后,落实“科研强国”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课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为当地企业培养新时代数智化科技人才;同时,地方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评价机制。完善奖励机制,鼓励高校加大科研力度的投入,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以此充分激发“校地企共同体”意识,探索高校人才培养转型之路,强化教育与产业结合,提升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打造“N共建+应用型”创新模式,发挥协同效应

培育符合“大智移云”时代需求的数智化应用型人才,是深化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实现数智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校内涵式建设和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打造“N共建+应用型”创新校地协作模式,应由当地政府牵头,积极与各类高校开展科研创新合作,共建项目、共建机构、共建“两创”(创业创新)、共建人才等。一是优选专家组研究探讨共建项目。以政府项目为主体,划分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模式等;二是校企协作共建实习实训机构。高校在思政育人的基础上应以建成“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为目标,成立高校科学工作院,配备高水平的管理团队,与信息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智慧校企共享平台和数智化实训中心,服务学生“产、学、研、用”综合实践过程,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三是以“引智”为中心共建“两创”(创业创新)。通过“岗位精英人才订单班”计划培育拥有创新创业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激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新源动力;四是依托数智化时代人才需求特征共建人才。校企共担课程,人才培养过程由校内培养和企业实习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环节来共同完成。让学生“在校即就业,课堂即入职”,真正为地方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应用型人才[3]。

(三)借力“数智化”科技支撑,深化产教融合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数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应积极探索“大智移云+精准就业”服务模式具体举措。构建智慧校园及精准就业智能管理共享服务平台,除线下校园招聘外,可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建立动态岗位就业数据库,精准匹配就业服务信息、做到全程就业质量跟踪服务;此外,建设数智化师资团队,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地方政府应完善政策和经费保障,支持高水平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任职兼职与企业优秀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工巧匠等到高等院校兼课任教的“双向”流动机制,打造一批中原名师、骨干教师。

结论

“大智移云”时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挖掘、智慧金融、数字媒体艺术及拥有宏观环境敏感性分析等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未来需要地方产业、行业、政府三方共同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支撑。

猜你喜欢
校地智化产教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沙冒智化的诗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沙冒智化的诗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