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红 谢 妍
网络文化安全是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出现的新安全挑战,深刻影响着全球安全格局。保障网络文化安全,不仅事关网络空间的文明程度和价值导向,更直接关系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①,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政治高度,将网络文化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多次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在事关全局的、根本性的、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思考与实践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初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观。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安全观可概括为哲学层面的“五个辩证统一”。
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回答了我国网信事业“谁来管”的问题。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为谁管”的问题。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于党和人民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作为共同的立场和目标,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群众观的继承发扬。
在网络文化安全的问题上,之所以要首先强调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因为网络作为文化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发场域,其开放性和多元性在极大激活文化创造力、丰富文化产品形态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化霸权、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主流价值观的冲击甚巨。作为一种全员在场、全员参与的虚实相生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产品无论在多样性、丰富性还是复杂性上,都远超现实文化产品。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一方面有着日益清晰的法治边界,另一方面逾越法律边界的行为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新样态;一方面有着理性、建设性的声音,另一方面以偏概全甚至混淆视听的言行也屡见不鲜。可以说,网络文化空间里从来不乏矛盾态、冲突感。因此,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生态,不仅是为了确保我国网络文化系统免受不良文化侵害,能够为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正向作用,也是事关国家安全大局的必然之举。然而,网络文化空间的风清气正不会自动到来,网络文化的流变性也决定了“风清气正”不会是一日之功,需要主动作为、久久为功。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同时明确指出了治网领导职责,即“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②。加强党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可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确保党始终带领人民走在建设网络强国的道路上。
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不相悖,两者反而是互为作用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③,让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治网理念与治理目标,也是网络文化安全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与发扬。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信工作的历次讲话,他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总书记多次强调,“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④,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其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担责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其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管理与发展互联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回应人民的期待和需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其四,坚持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互联网能否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考验着党员干部。
从毛泽东同志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到邓小平同志强调“以人民群众赞成还是反对作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世界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谁来管”和“为谁管”的辩证统一,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⑤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
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体现了网信治理的“重点目标”,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则指明了其“实现路径”。二者的辩证统一为网上网下凝人心聚共识提供了具体抓手,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把握。
有学者指出,“价值受到威胁”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⑥。对于网络文化安全而言,同样如此。网络文化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信息文化,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且变动不居。在线上线下共构多元舆论的复杂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多样性,它们鱼龙混杂,复杂交织,以各种方式直接混淆人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可以说,网络文化空间已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和放大器。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⑧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意识形态是旗帜,是凝聚力量、引领人心的思想武器,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灵魂。⑨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的核心命题。毛泽东同志提出,“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⑩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胡锦涛同志也说,“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线上线下共构多元舆论的复杂环境中,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效力已不全然来自权力,而更多藉由思想竞争来获得认同。如何找到更为积极的建设方式,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促进主动的文化认同,是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长治久安的极端重要工作。
同心圆理论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前进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的命题。他指出:“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基于全社会的普遍认同而构筑极具向心力的“同心圆”,目的是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凝聚网络民心民意。一方面,就国内网络空间而言,面对庞大的网民基数,形成和建设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有助于引导社会舆论,将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凝心聚力,形成强大发展动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稳定而快速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就国际网络空间而言,其环境生态更加复杂,基于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和引导策略无疑将为构建网络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从而有效推动互联网的全球治理,保证全球网络文化安全。由此而论,构筑网络文化“同心圆”生态体系不仅关系中国网络文化繁荣与安全,更是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维护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的重要抓手。
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是坚守网络空间的“局部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的“全局安全”。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于以和平、发展的思路谋安全,是马克思主义安全观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
中国今天的发展格局已经走到了一个内外难分、内中有外、外中有内的阶段,被多中心和多主体互相制约和影响。传统文化研究强调外源性压力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认为网络传播加速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攻击。表现为大众传媒文化、英语语言文化、商业文化等西方主流文化大量输入,西方资本、组织、外媒在网络空间内外歪曲中国道路、干涉中国内政、搅乱操控舆论场、动摇主流意识形态。非传统文化研究则认为对国家和民族“不同价值”的威胁不仅可能来自国外,也可能来自社会内部;不仅存在于国家和民族层面,也深刻影响团体和个人,将“由内而外”“由下而上”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学界普遍认为,这种“不同价值”的威胁是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重点,包括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秩序伦理三个层面。这些威胁隐蔽地“潜伏”于网络空间中,不断弥散、聚合、重组、扩散,这使得网络不同于任何其他的空间:它是沟通方式,也是传播手段;是一个文化场景,又是一个环境场域。如果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其他领域的安全必将受到波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11种安全。他用动态、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安全问题,将其置于与其他安全领域联动的框架内审视,提出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强调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安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当代发展。首先,以对抗求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世界网络安全局势的准确判断,提出“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较量,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因此,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我国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成为网络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其次,强调党对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张通过保障人民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来维护安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加强内部团结是夯实政治安全的关键条件”。
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强调的是信息科技“技术引领”,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信息化的“创新驱动”。二者的辩证统一代表着网络时代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新时代的不断拓新。
网络文化是以技术为先导的文化形态。技术的迅速迭代创新为信息传播领域的变革提供了不竭动力,媒介形态、技术手段、信息样态愈发丰富多元。不断更新的网络应用标志着网络已与人类需求全面对接,人的网络化生存成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驱动了文化变迁,重构了人类生存模式。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思考技术问题,认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社会和人民,也可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随着网络空间里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西方技术强国对发展中国家施行的技术压迫层出不穷,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前沿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文化安全新风险逐步凸显,传统网络文化安全威胁与新型网络文化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数据泄露、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数据安全问题禁锢了网络文化的安全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强调,科技革命总是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契机实现了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站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节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从全局和重点进行布局,把握好以下几组关系。第一,把握好网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办法贯彻至信息技术领域,提出要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把握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硬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重申,“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战略是加速器。“要让有能力、有本领、有担当的‘英雄’各展其才、各显其能”,彻底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采取开放合作的方式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第三,把握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关系是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第四,把握好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尤其是数字经济代表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要将科研成果落地,以数字经济作为驱动器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数字技术与政府服务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共治的数字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认为,“科学和技术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是物化的科学,延长了人的自然肢体。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互联网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之一,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他前瞻性地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提出“电子计算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1世纪初“数字化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必须出台相应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对信息技术各领域的发展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高度关注和平时期军事斗争中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促进“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等,提倡互联网管理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汇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将技术视为信息化的第一推动力,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展示了中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坚实进程。
建设“网络强国”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国内战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互联网空间治理的“国际立场”。二者的辩证统一揭示了中国与全球互联网治理轨道双向适应的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弘扬发展。
中国所倡导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提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认为共同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是超越阶级利益的、人的自由发展。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12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阐述中国的全球价值观。他说:“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随后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进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将“共同体”思想进一步拓展深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强调“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他倡导“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的多边治理模式,强调“四项原则”“五点主张”,提倡以包容、协商、对话的方式共建世界网络文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从世界一体、人人平等的视角思考互联网全球治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
当前,许多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表面看是文化体系的问题,追根究底是国际政治问题。曾任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幕僚长的威尔克森公开发表反华言论,“中国新疆有两千万维吾尔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动荡,从内部搞乱中国。”新近发酵的“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就是美国精心谋划的政治推动事件——反华势力杜撰“中国政府强迫新疆少数民族劳动”,一些服饰企业发布禁用新疆棉花甚至禁用新疆籍员工的声明,意图打压新疆棉花产业、抹黑中国。这起披着商业文化外衣的网络舆情事件引发了一场自发的全民抵制运动,从普通网民拒绝购买、到代言明星与涉事企业全面解约、再到国家外交部正面有力回击,网上网下形成了维护国家利益的统一联合体。这起事件警示我们:首先,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文化对抗是没有硝烟的战争,随时可能打响,可能在任何敏感领域出现。其次,中国的内部事务已经脱离本国事务语境,被置于国际话语框架下讨论,体现出国内事务国际化的倾向。最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与政治体制结构、社会文化模式等深层机制相关,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和隐蔽,对其走向进行预测和追踪相对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中国在此复杂国际局势下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系统布局,争夺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空间治理理念上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思路,秉持“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发展观。首先,网络强国战略是中国特色治网的方向、目标及路径,也是中国获得国际治网话语权的实力保障。全面提升自身网络治理实力,才能在复杂局势下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发展成果。其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由世界不同主权国家和人民构成,只有构建好本国的网络安全体系,才能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公平正义发展。中国网络强国战略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显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与创造性特色,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反过来推动中国网络强国战略向更深、更广、更高方向迈进。
综上,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安全观“五个辩证统一”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内在规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观、群众观、意识形态观、安全观、科技观以及共同体思想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
注释:
①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3页。
⑤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1页。
⑦ 林壹:《网络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08页。
⑨ 刘伟:《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新发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6期,第7页。
⑩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