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图书馆,陕西 杨凌 712100)
农民是乡村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然而关于农民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认识,大多数人情感亲切但视角遥远、整体清晰却细节模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民问题,并强调要积极培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关于农民群体及其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更加清晰。如2018年一号文件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同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哪里?乡村振兴人才从哪里来?这些无疑是当下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直面、急需回应并着力化解的问题。对此,学术界与实践界提出了不少对策建议:引导“农民工返乡”有之,探索“社会贤达入乡”有之,鼓励“人才下乡”有之,派驻“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有之。这些对策建议都有很强的现实性与一定的针对性。农民群体自身的快速“进化”并持续担起乡村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任,既是使命担当也是历史机遇,必须高度重视。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经济结构内部快速积累、不断更新的人力资本;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及十八大以来系列讲话中也多次提到,内生动力不足、自生能力不强是导致贫困落后的根源。基于此,要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内部增长源泉的培植、自生能力的养育、内生动力的激发,而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莫过于肩任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农民群体的人力资本提升。以西安财经大学宁泽逵教授为负责人的研究团队,敏锐地瞄准了这个关键,并于2010年以来持续投入心力,深入农村一线采集数据,广泛征集多类专家意见,先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JY0033)、陕西省科技新星计划项目(2013KJXX-69)等多个研究课题。而呈现在面前的专著《新型农民职业胜任素质及提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则是多个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集成与优化。通读全书,可以强烈感受到长期扎根农村田野调查的新生代农业经济学人的学术热情,对农村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痴情,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激情,以及对农民群体建设发展的柔情。回味全书,本书的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问题意识强烈,破题视角新意独特
关于农民的研究,一般存在“身份观”和“职业观”两种视角。“身份观”将农民视为一种身份,多与“落后”“保守”“羸弱”“从属”“低素质”等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关联在一起,继而重心放在宣称的“现代文明素质”养成与提升上,在这方面引致出了大量关于农民的教育素质、健康素质、信息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等研究成果,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提出以后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围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讲风尚、爱健康”等新型农民素质测评及提升的研究。“职业观”将农民视为一种与职业经理人、律师、教师、蓝领工人、白领员工等平等的职业形态,如此在观察上首先抛弃了带有“歧视”的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其重心放在了如何适应职业发展诉求及趋势的各种现代胜任能力提升上。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察视角,更是“人道”“文明”的观察视角。本书敏锐地把握我国农民现代化进程中职业化的大趋势,旗帜鲜明地选择从“职业观”看农民,着力建构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体系、评价机制及提升路径。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独特的破题视角,为更加公平、正义、人道、文明地探究农民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
(二)研究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观点新颖
该书紧紧围绕新型农民职业素质及提升这一研究主题,遵循了“问题凝练→现状梳理→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这一经典实证研究范式。采用了历史分析与逻辑推演的方法归纳出当前中国留守农村的农民群体素质现状及其可能影响;采用文献分析与质性访谈的方法指出了职业胜任素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继而建构出符合当前实情的新型农民职业胜任素质模型;采用基于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的量化分析技术,梳理出新型农民职业胜任素质内部结构、各组成成分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采用文献比较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建构出对当前留守农民进行现代化、职业化教育及改造的主要思路、宗旨、支持政策体系以及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本书内容丰富、逻辑思路清晰、观点新颖、对策建议针对性强,具体表现在:一是研究视角新。不同于一般的农民素质调查研究或统计分析,本书瞄准农民职业化,坚持从“职业”而非“身份”的视角观察、思考农民职业胜任能力素质,为从农民群体内部培养、选拔卓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明方向及实操把手,这在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二是研究内容新。为建构符合当前农业农村农民实情的新型农民职业胜任素质模型及测评指标体系,本书既正视农民素质的历史演变趋势,也关注其现状特征,既注重从理论文献比较总结中获得胜任素质建模基础理论,也重视从大量行为事件访谈案例资料梳理、总结出胜任素质建模思想,还注重不同类型专家意见的征集,确保了所构建的新型农民职业胜任素质模型与实践现实相符,与理论演绎一致,与专家意见匹配,其合理性、系统性、可信度跃然纸上。整个研究内容饱满,观点明确,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实践性及资料性。三是多研究方法交叉融合。本书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等代表性、稳定性、共识性兼具的方法,既以扎实的理论分析与质性研究确保了理论模型建构的合理性,也以扎实的量化分析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符合当期社会科学领域量化与质性混合使用的混合研究法趋势。
(三)研究资料翔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资料丰富,分析过程翔实。扎实的理论文献检索及比较分析夯实了本书的理论基础;权威的二手调查数据及量化分析充实了本书的数据资料类型;立体的一手行为事件访谈、田野问卷调查、专家问卷调查及综合分析保障了本书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及量化分析结论的可信性;系统的政策梳理及多国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了本书的对策建议体系设计。本书在自洽的逻辑框内实现了源于实践与理论比较的理论建构,最终要用于剖析实践,指导实践,甚至改造及创新实践。如在提出对留守农民进行现代化、职业化教育与改造的新思路时,强调学习能力和坚持学习习惯培养要比具体专业技能培养更重要;在设计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培养的支持政策时,提出要基于留守农民分类管理、分类培训思路,应包括“落实农民教育培训的扶持政策”“加快农民培育的立法与规划进程”“完善资格证书与市场准入制度”“统筹配置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新型农民群体培养体系”五个方面;在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时,提出应基于职业胜任素质模型推进新型农民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且应具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理念”“促进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胜任素质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观”等特点。
当然,中国正处于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社会基本矛盾正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与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各项社会实践往往先导于理论研究,因此,本书难免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持续跟踪研究。譬如,新时代新型农民职业胜任素质的演化趋势如何?农业农村快速现代化进程中,诸如乡村直播带货、网红经济、AI农业、数字农业等新概念新现象不断涌现,这些从业者的职业胜任素质会有何种新表现或新规律,以及与之适应的提升对策体系需要何种优化?因此,笔者衷心希望本书研究团队能够一如既往地扎根农村大地,撰写更多的真实反映新时代农民现代化、职业化特征的时代文章,也希望更多的研究同仁一起关注农民现代化、职业化这个话题,形成合力,不断提升该方向的研究水平,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智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