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2-01 11:18徐娜娜
光明中医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上肢下肢脑梗死

徐娜娜

脑梗死作为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对于存活患者诸多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瘫痪以及失语等后遗症现象,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对家庭与社会造成负担较为显著,对此针对脑梗死患者于康复期采取有效方式展开对应干预,以使其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获得改善以及提升,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将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探析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方式以及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完成脑梗死护理可行性,以实现脑梗死患者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中医护理干预组(55例):女10例,男45例;年龄区间为52~89岁,平均为(65.55±2.53)岁。基础护理干预组(55例):女11例,男44例;年龄区间为53~90岁,平均为(65.58±2.55)岁。就2组脑梗死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脑梗死通过CT检查以及MRI检查获得证实;②患者均表现出肢体功能障碍现象,但未表现出意识障碍现象。排除标准:①对于研究要求不同意;②量表调查等不配合。

1.3 方法基础护理干预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完成脑梗死护理,主要体现为生活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中医护理干预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完成脑梗死护理,①积极展开情志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在实施护理期间,中医需要将辨证护理力度充分加强,通过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了解,合理完成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制定。如患者呈现出易怒现象,则就其肝俞、太阳、中都、膝关、阴包、曲泉、中封以及百会等穴实施按压;如患者呈现出易忧思现象,则就其关元、隐白、三阴交、阴陵泉、商丘、中极以及血海等穴实施按压;如患者呈现出恐惊现象,则针对其太溪、大钟、腧府以及涌泉等穴实施按压,以使其情志获得舒缓;②对患者积极展开康复护理工作,通过对患者病情加以了解,合理展开分步护理操作,如患者属于脑梗死急性期,则将其针灸以及按摩力度加强,主要针对三阴交、内关、太冲、阳陵泉以及足三里穴实施针灸,控制30 min留针时间,并且配合对患者实施按摩,控制频率为4~6次/d,时间为20 min/次;如患者属于脑梗死恢复期,则将艾灸以及针灸力度加强,主要针对患者四神聪、三阴交、太阳、足三里、风池以及曲池等穴实施治疗;控制针灸频率为1次/d,艾灸频率为2次/d。

1.4 观察指标对比2组脑梗死患者的GQOLI-74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结果以及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对于2组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展开GQOLI-74评分,主要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展开,分值区间均为 0~100分,分值越高,对应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对于2组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展开 Fugl-Meyer 简式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分别于上肢以及下肢两方面展开,分值越高,对应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效果越优[3]。

2 结果

2.1 GQOLI-74评分护理前,中医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同基础护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干预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脑梗死患者GQOLI-74评分对比 (例,

2.2 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护理前,中医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同基础护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干预组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脑梗死患者简式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其会呈现出运动功能异常现象,并且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程度显著。因为此类患者呈现出较高残疾率以及病死率,对此通过科学有效护理干预配合,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改善存在统计学意义[4]。中医护理干预作为众多护理方式一种,其主要将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护理依据,并且对于辨证原则可以充分遵守,对应展开有效护理干预,从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展开对应性调理,将其机体康复有效促进,确保活血化瘀以及舒筋活络效果能够充分获得[5]。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前,中医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躯体功能评分(45.22±2.39)分、心理功能评分(49.99±4.02)分、物质生活评分(54.01±2.52)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50.53±4.59)分同基础护理干预组躯体功能评分(45.33±2.43)分、心理功能评分(50.02±4.07)分、物质生活评分(54.05±2.57)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50.55±4.6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干预组躯体功能评分(75.29±5.11)分、心理功能评分(80.59±6.03)分、物质生活评分(81.41±2.17)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83.33±5.02)分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躯体功能评分(58.59±6.23)分、心理功能评分(61.13±5.02)分、物质生活评分(62.29±5.05)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62.31±5.17)分明显(P<0.05);护理前,中医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上肢Fugl-Meyer评分(27.85±5.49)分、下肢Fugl-Meyer评分(17.69±4.29)分同基础护理干预组上肢Fugl-Meyer评分(28.49±5.19)分、下肢Fugl-Meyer评分(18.13±3.6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干预组上肢Fugl-Meyer评分(37.79±6.13)分、下肢Fugl-Meyer评分(24.49±3.22)分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上肢Fugl-Meyer评分(32.03±6.15)分、下肢Fugl-Meyer评分(20.39±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中医护理干预方式运用于脑梗死疾病护理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方式科学运用,可使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获得双重提升,最终实现脑梗死患者有效预后。

猜你喜欢
上肢下肢脑梗死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2例——附单纯功能锻炼2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