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文创纸品设计发展迅速,在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同时,也出现作品同质化等问题,在纸品结构和文化体验方面可进一步尝试创新。而折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纸艺,以其趣味性、体验性、结构性、空间性、文化性,或能为文创纸品设计创意提供新的可能。本文将从折纸艺术在文创纸品设计中应用的创意思路和实施步骤两点展开研究,以期中通过折纸艺术进一步激发文创纸品设计创意体验,并让传统的折纸艺术通过文创纸品设计应用进一步传承传播。
关键词:折纸艺术 文创设计 纸品设计 创意应用
一、引言
折纸艺术是为人熟知的一种传统纸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领域,折纸艺术是开启儿童智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充满游戏娱乐的趣味性和体验感,也蕴含着朴实的数理思维。而在现代设计领域,折纸艺术因其独特的折叠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乃至建筑设计中,是现代设计创意灵感的重要来源。在更深层次的文化领域,折纸艺术透露着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在纸张的折与叠之间,重复折叠的动作与收放自如的空间相互呼应,延伸出东方传统礼仪文化。这一点在近代以来的日本折纸艺术中得到了系统呈现。[1]
在数字媒体时代,人们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与冲击之下,愈发期待现实世界里的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承。近年来,文创设计的蓬勃发展,也印证了这一需求。文创纸品设计,属于文创产品设计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指基于纸质材料及工艺的文创产品设计,也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文创设计。相对于其他材料,纸质材料具有环保安全、成本低廉、承印性良好等诸多优势,且纸质材料及其相关工艺发展历史悠久,已然具备独特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承基因。[2]明信片、贺卡、笔记本、纸胶带、纸扇、纸灯、纸袋、纸包等传统纸品,结合承载了独特文化风情的插画或图形,配合颇有质感的特种纸张与精良的印刷工艺,一件件独具创意的文创纸品设计作品应运而生,备受年轻人喜爱。
近年来,文创产品设计相关研究与作品越来越多,但文创纸品设计研究相对较少,作品同质化问题明显。其同质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集中于纸品平面创意而缺少纸结构创意,二是集中于文化展示宣传而缺少文化体验。由此导致目前文创纸品设计过度依赖平面图形与插画的视觉冲击力,虽然配合其材料工艺能充分激发用户感官体验,但难以调动深层次的行为反馈与情感互动,以此来进行文化传播只能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这与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文化体验感、认同感、归属感,是不一致的。大量作品停留于此层面,也会给人带来审美疲劳,让同质化问题从感官层面扩大到文化层面。
作为传统手工艺之一的折纸艺术,因其趣味性、体验性、结构性、空间性、文化性,或能给文创纸品设计带来新的创意思路与实施策略,为目前的同质化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并在文创纸品设计研究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二、折纸艺术应用于文创纸品设计的创意思路
折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折叠实现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的转换,由此达成上述趣味性、体验性、结构性和空间性。而文化除了瞬间感官体验之外,还须通过参与互动来加深综合体验感,通过空间营造与时间历练来构建认同感与归属感。[3]
折纸艺术以纸为媒,不同纸材所固有的质感、色彩、纹理构成了最初的视触体验。折叠过程中,纸材的厚度、挺括性、韧性等进一步塑造了纸的性格,连带折叠动作的展开,在潜移默化中带来听觉体验。这类体验的产生过程,与数字产品信息单向模式化传播过程不同,每一次折叠因材质、角度、环境乃至气候的不同,皆有不同体验,这是基于纸材物理特性而来。试想同一张纸,第一次折叠、第二次折叠乃至几天或几年后再折叠,其体验感是不同的。这便构成了折纸艺术与众不同的趣味性与综合体验感。
而折叠是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转化的常用方法之一,若设计合理,则操作简单。折叠结构可以通过预制的折叠压切线来实现。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能根据不同程度的折叠线来制作完成折纸艺术品,这使得折叠难度可控,如同游戏关卡设置一般,能充分调动人的参与性。通过手工来实现其结构性,也能在娱乐之外带来手脑协调的挑战感,丰富了用户的综合体验感。而折叠结构中的单元结构组合形式还可以拓展空间的复杂性,使空间营造具备了更多层次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折叠与组合,都能引导用户探索新的领域,让文化创意在用户实际参与中得到充分体验,使之不再是一次性呈现,而能随互动参与不断扩展时间与空间的维度。
综上所述,折纸艺术的独特魅力集中在纸材物理特性和折叠结构制作过程中。基于这些特点,折纸艺术在文创纸品设计中的创意应用思路,可以从折叠结构入手,探索可转化、可收放、可扩展的空间,以手工制作调动用户体验,由此构建文化符号系统,同时实现文化体验性,最终使用户在互动体验中充分感受并融入文创纸品的独特魅力。
三、折纸艺术應用于文创纸品设计的实施步骤
在创意思路的指引下,折纸艺术应用于文创纸品设计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五步,即折纸元素解析、文化符号提炼、文化符号与折纸元素的匹配与转化、文化符号系统设计、文化体验过程设计。其中前三步重点是基于折纸艺术特点展开文创符号转化,是第四步和第五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文创纸品设计的创意来源。第四步和第五步则是文创纸品设计创意的核心部分,是落实创意的关键。
(一)折纸元素解析
折纸艺术元素包括其材料、工艺、结构和空间。折纸艺术材料以纸为主,纸材属性决定元素特征。纸材属性包括其厚度、韧性、挺括度、通透度、色彩、纹理、质地、纤维方向、承印性等多个维度,由此形成独特的元素特征。折纸工艺主要是依附于纸材的制纸和印刷工艺,独特之处在于压切工艺的普遍应用,以及与手工制作工艺的配合。折纸艺术的结构主要包括单一折叠结构和组合折叠结构,由此构成单一空间和组合空间的各种不同形态。同时,折纸艺术因其空间艺术特征,有外空间和内空间之分,因其可组合性还可以有连接空间的应用。
(二)文化符号提炼
文化为人所知的特征,隐藏在独特的文化形象、传说故事、风俗活动之中,可将其提炼为各种可感知的符号。
文化形象,一般可以从典型建筑结构、人文景点、自然风貌、动植物、餐饮美食等方面加以提炼。传说故事,一般可以从典型人物、场景和情节中提炼符号,也有个别作品根据故事结构加以思考并提炼符号。风俗活动,一般可以从民俗活动、音乐舞蹈、服饰道具、礼俗仪式中提炼符号。
从现有的文创纸品设计来看,大多数文化特色提炼为系统的视觉符号,表现为具象插画和抽象图形的形式居多,关注图形、色彩、插画与版式构图。
(三)文化符号与折纸元素的匹配与转化
根据折纸元素特点,可以将上述文化符号与折纸元素进行匹配与转化,使之能构成统一整体。
第一步,将文化形象、传说故事、民俗活动中可以转化为视觉符号的部分统一提炼为视觉符号。这一步跟常见文创设计方法一致。
第二步,将传说故事与民俗活动中的特殊结构梳理出来。例如,传说故事中的线性叙事结构,民俗活动中的场景层次结构,礼俗仪式中的现实场景结构与象征空间结构等等。
第三步,将上述特殊结构转化为折纸艺术中的结构与空间。例如,线性叙事结构与单一方向的折叠结构的转化,场景层次结构与多层次折叠结构的组合应用等等。由此,提炼结构与空间符号。这一步也是创意切入点和重点。
第四步,根据结构空间符号,调整第一步中的视觉符号,使之风格一致。
通过上述四步骤,实现文化符号与折纸元素的匹配与转化。
(四)文化符号系统设计
跟随上述第四步,统一调整文化符号的造型、色彩、材料工艺和空间结构,由此构成文化符号的系统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常见文创纸品设计是从平面创意出发,选择纸材及工艺完成制作,空间结构方面较少被关注到。而引入折纸艺术创意应用后,文创纸品设计是从空间结构出发,为实现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来选择合适的纸材及工艺,再进一步调整平面创意中的造型和色彩,使之和谐统一。
(五)文化体验过程设计
基于折纸艺术来展开的文创纸品设计,其体验过程也是折纸艺术的制作过程。从折纸艺术制作过程来看,其文化体验过程设计包括开启、折叠、组合、关闭四环节,也类似文学作品中所言的起承转合。[4]开启过程中设置悬念与引导,折叠过程中按上述所言可设置不同难度的折叠方式带来不同体验感与趣味性,组合过程中可引导探索作品空间维度以拓展综合体验性与合作互动性,关闭过程中可呼应之前种种体验形成综合印象。
从折纸艺术的独特体验过程来看,其文化体验过程可以进一步探索循环体验、拓展体验和互动体验。循环体验,主要设计思路是从文创纸品设计时间维度出发,设计中把握多次开启和关闭的循环动作以及重复折叠的动作,能让用户在看似重复动作体会变化、延伸或循环。拓展体验,主要设计思路是从文创纸品设计空间维度出发,设计中注重内空间、外空间、组合空间乃至连接空间的关系,能让用户不断拓展空间,探索新的可能。互动体验,主要设计思路是从文创纸品设计的用户参与合作维度出发,设计中注重重复单一折叠结构的组合形式探索,让用户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组合形式,在多个单一结构的组合中体验互动连接。
四、结语
折纸艺术历史悠久,形式结构丰富,以手工制作的温度调动人的情感体验,以丰富的想象力激发设计创意无限。将折纸艺术灵活应用于文创纸品设计中,还须进一步展开设计实践与研究,使之更具普适性和指导性,让折纸艺术通过文创纸品设计应用进一步传承传播,让文创纸品设计通过折纸艺術进一步激发创意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莹燕,徐婷婷.折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意探析[J].包装工程,2016 (14):157-160.
[2]姚文婷,刘沛.纸质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探究[J].造纸信息,2021(01):101-102.
[3]景楠,刘仲青,苏建宁.基于文化表述的旅游纪念品情感设计[J].包装工程,2019 (08):23-27.
[4]谢茜.立体纸品在旅游宣传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6):55-58.
(作者简介:吴玥,女,硕士研究生,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