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忆陶
摘要:互联网设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法与模式,借助政务互联网思维概念,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完善的路径,即重建服务型政府理念,确立精准服务现代意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完善相关运营和维护保障机制;完善政府服务方式和方法,加快智慧政府的形成。
关键词:政务互联网思维;服务型政府;建设;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7-0114-02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与更新,促使政府治理模式发生巨变,从单向政府监管模式转向双向协同互动机制,从单纯线下治理转变为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政府机能的转变标志着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机制中的深刻变革,利用其快捷便利、交互能动的扁平化优势,改变政府形象,推进科学化决策、精准治理、高效服务的机制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辅助政府决策精准化、沟通渠道便捷化、社会治理全面化,推动并强化服务型政府的改革。
1 关键概念的提出
西方政府在近30年的政府改革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它是在中国语境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在中国政府改革中发挥了独特魅力,表明政府的职能更多地向着民众贴合,完成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的政府职责,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以及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方面,不断创新管理与监管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公职人员的执行力和创新力。多年的政府服务创新模式改革中,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提高,而互联网企业所倡导的互联网思维更是拓宽了政府服务管理的思路。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互联网思维,在“用户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等方面更是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要义完全契合,成为政府高效进行社会治理的强有力手段,提升了政府服务的品质和内涵,更新了政府建设体系的内核,在政府治理思维、治理模式、治理方法方面引入新动力,因而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型的服务型政府將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最大命题。
2 政务互联网思维的构建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全面进入攻坚点和深水区,大规模的互联网技术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改变着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职能、转型与发展,要求政府的公共服务迅捷、高能、优质,不断推动政府治理新模式的形成。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提高了政府服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重复流程和环节,在与政府建设的融合与应用的过程中更是催生一个新概念:“政务互联网思维”,它派生于互联网思维,更多地强调治理理念的改进与变通,从公民体验的角度完善政务服务设计、检验政务服务成效、重新构建集约化平台、引入新技术,自外而内、由顶至下、从左至右整体考量服务型政府的治理模式,通过技术变革、管理革新、业务整合、体制创新完成政府机制的全面改革。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对政府服务模式的集约化,政府治理的高效化、政府工作流程的透明化等方面无疑是强大助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务覆盖领域,整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3 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缺失
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建设,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更为明显,运用好新技术并利用其思维模式加快政府改革,更成为政务改革的要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缺失。
3.1 精细化不达标,差异大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多集中在窗口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导致对如何使用互联网提升服务效果认识不到位,推进有效工作速度过缓,群众满意度降低;在使用规划上缺少长远目光,方向还停在计划时代,导致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缺少向心力,与预定目标差距拉大[1]。
3.2 集约化程度低,区域狭窄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中的跨界融合,由于缺少专业技术的支持,创新能力不足,部门的业务各自为政现象大量存在,开发的应用平台和数据中心更是仅考虑本行业和部门需求,数据重复冗余现象严重,忽视跨行业和部门间的交流和合作,资源集约化难于实现,导致数据资源浪费;个别干部更是对新事务新要求有抵触,对变革应对不力,工作效率与效果降低。
3.3个性化服务不到位,公众参与度差
政府服务内容联动增加,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跨部门,这个过程中过多依赖于上级部门的指导与统筹,机动性不够,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包括老年人、农民工等对互联网技术应用不熟练的个体,缺少统一性专业服务,导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方面大多数还是以常规化为主,缺少个性化、定制化项目,导致政府服务难于取信于民众,公众缺乏参与的热情。
3.4技术人员配置不合理,服务标准下降
服务型政府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具有新型服务理念并具备现代行政服务理念、熟悉使用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人员极度匮乏,更多的工作人员将互联网与政府服务的结合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工作平台的转换,认为是信息工具的加入,忽视了现代理念的转变,造成了政府平台格式不统一,标准难于确定,服务受阻或周期延长,更使得政令信息交换缺少依据,阻碍了政府治理的共享[2]。
3.5信息安全形势严峻,阻挡政令有效性
政府信息平台的大规模建设,它的开放性和实时性,让它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势力和犯罪集团的有组织的、强度不断增加、密集持续的攻击和威胁,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到严峻考验。首先是政府大面积的关键信息近年被窃持续取和攻击,隐患不断增多,影响着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其次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和数目也呈增高趋势,由此引起的犯罪活动也逐年上升,这些间接或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阻挡了政令高效的执行效果。
4 融合互联网思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开拓,对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机制、服务方式方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更需全方面地创新与完善,并以此形成长效机制,构建运营完备、多维度保障的智慧政府。
4.1引入“用户思维”,更新公共服务的执政理念
拓宽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以“公众为基本”的逻辑思维,关注公众需求、利益,以此为基础,构筑集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于一体的服务关联平台,着眼于公众需求,定位公众认同并积极参与的体验,提供精准化专业服务,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以此为依托构筑公众服务中心体系,强化公共服务精神,树立公众服务意识和导向,进一步更新政府执政理念。
4.2加强“跨界思维”,利用新技术拓宽服务模式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新兴通讯、信息技术的连接,这些互联网元素加入的本质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在更新政府服务理念的同时,重组了政府的组织构架,转换优化了服务规则和标准,完善了早期的电子政务平台,拓宽了政务运营管理方法,形成了政府的运行、治理、服务、考核的透明、高效、集成化为一体的新模式。
4.3同化“简约思维”,拓展政府服务意识
互联网思维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一个从低维到高維的学习能力转变的过程,是对政务数据抽象化、类比对照、综合分析能力的完善提高的过程。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更要求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和业务能力的加深拓宽,在这个加深过程中,只有领导干部率先具有并运用政务互联网思维,增强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模式,主动并强化互联网技术与手段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只有全面发挥政府部门在治理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互联网设备与技术的优异性,政务互联网思维才是真正地融入智慧政府体系,通过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治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以人为本”的政务服务才能得以最大化实现。
4.4利用“流量思维”,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
运用政务互联网思维推进服务型政府的过程,是对政府服务体系的延伸和拓展,对政府服务、社会治理水平的标准确立无疑是重要变革和积极推动。政府服务平台的综合运用更多地体现“以公众为中心”,这必然要求对服务结果的评价从原来的政府自身,转换到全社会,因而也要求第三方体系的加入,完善政府管理的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思维模式的转变,加大政府服务数据的挖掘、量化综合、结果分析、预测决策等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融合互联网技术的体制改进与优化,并通过依托第三方评价,共同探索和创新政府部门、公众、社会之间的共享模式,增强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掀起一场影响社会变革,颠覆了传统的政府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手段,并进一步全面融入社会治理。互联网的表现不再是一种应用工具和新兴技术,它已经演变为一种创业方式、一种生活理念、一种思维方法,延伸到政府治理过程中,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有力推手,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地过程借助和融合互联网思维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谢小芹.“互联网+政务服务”:成绩、困扰和建议[J].电子政务,2019(6):67-77.
[2]王宇琦.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电子政务研究[J].现代营销,2019(7):97.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