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附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三重经验

2021-11-30 08:41王倩
教育家 2021年44期
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办学

王倩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深入探讨并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附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强化高校导引,建设紧密型校园文化

传统的高校附属学校与高校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特别是早期的附属学校,大多坐落于大学校园内,成为大学文化脉络的一部分,并在大学精神的浸润中运行——附属学校学生在大学的学术氛围中耳濡目染,附属学校教师用大学教师熟悉的方式教授中小学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学校的“1+X课程”体系被学者誉为“具有清华大学的气质和追求”。这种模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多以高校文化浸入式影响为主,中小学校通过移植、借鉴高校文化,打造出紧密型校园文化。

重视合作互动,塑造契约型校园文化

许多高校与其附属学校之间彼此独立,二者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逐步向所支持的中小学输送品牌资源,给予文化支持。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高校与中小学校合作,探索出教师育人导向、学生导向、任务导向、机构导向、全面革新五种合作方式,侧重补齐中小学校的育人短板。新加坡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教育合作伙伴”概念,注重政府、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与学校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学校育人工作。在国内,据不完全统计,与北师大合作办学的附属学校超过80所、与华中师大合作办学的有40所左右、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的超过20所,许多高校还成立了针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集团。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模式,强调高校对附属学校的文化建设规划。具体来说,高校从顶层设计角度给出相应校园文化范本,附属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改进后采用,进而打造出契约型校园文化。

实施文化引领,营造融创型校园文化

从附属学校的发展看,需要大学精神与文化的引领和浸润;从高校的发展看,需要自身文化品牌的辐射与创新。附属学校与高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大學文化在附属学校中的融合与创造。高校对于附属学校的文化引领主要体现在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理念层面,努力寻找高校与附属学校文化的交集汇通点,以高校文化与理想引领附属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内涵发展。如日本尝试从文化中断和文化适应的视角推动高校、中小学一体化改革,从校园文化、师资、儿童身心发育特点等方面入手,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包括教师、校长、基础设施等在内的校园资源配置,克服了文化中断教育的弊端,促进文化适应以达预期教育效果,实现不同学段的融通。实践层面,附属学校借助高校丰富多样的专业与文化资源,引领与支持自身特色课程和教学变革。例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融合并创新了华中师范大学“博爱、博学、博雅”的校园文化,将华中师范大学“三博”文化课程作为学校必设的校本课程之一,通过整合育人的方式将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等新科技与学生学习相结合,建设特色化的学习空间与丰富的学习资源。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办学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Trait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viewGao Yafei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These Secret of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