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开拓

2021-11-30 17:45李秀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李秀萍

[摘           要]  文学传统教育是文学教育、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人文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传统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研究属于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课题,针对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考量学生群体特质,以优秀文学成果为资源,积极探索文学传统与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关联与相关规律,符合国家深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对提升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文学传统;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院校;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1-0016-0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成败素质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人文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即知、志、行三个层面”[1],应该说,当前我国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严重不足。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化、弱化和虚化的倾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些建设性方针政策尚未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高校存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忽视,部分学生世界观、价值观扭曲,知行脱节、素质修养低下等问题。鉴于此, 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成为教育界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学与大学人才培养之间关系密切。优秀文学传统有助于价值观的正向培养、道德修养的全面提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养成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院校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群体之一,既存在教育现状共性,在学生阅读基础、接受心理、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特点。文学传统与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研究属于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研究课题,针对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考量学生群体特质,以优秀文学成果为资源,积极探索文学传统与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关联与相关规律,符合国家深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对提升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立足职业院校,系统阐释文学传统的内涵实质、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发掘文学传统在“立德”“立功”“立言”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与培育青少年成长的内在联系。广泛收集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与文学传统研究的相关信息,多方搜集相关资料,积极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系统深入论述如何在文学传统教育中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深入剖析文学名著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性,引导青少年重视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2]。充分认知经典名著的濡染、引领、启发作用,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致力于探索通过文学传统经典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途径与方式,努力推动“经典名著进校园活动”,肯定并深化文学传统对青少年成长的深远影响。

课题的主导思想和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主要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深入探究文学传统教育目前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尝试边研究边实践边改善,取得了突出成效。课题组教师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地,对全院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情调查,采用个性化调查问卷,问卷中的问题由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目的量身定制,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与动机、对文学学习的具体感受与具体建议、对实践教学的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发放了数百份调查问卷。根据回收的答案,对学生群体的阅读基础、接受心理、成长特点进行全面认知和深入剖析,根据调研结果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具体实施,及时相应调整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题组致力于以文学教育引领学生人生航向,积极弘扬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文学育人、人文育人的特征。作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立足多年文化育人的基础,初步确定了家国情怀、感悟生命、人生况味、文化传承、命运交响、职场生涯、自然魅力、情感世界八大专题教育模块,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立体化构建“读、写、赛、演、游‘五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本领、完善人格。精心编写《国学经典进课堂荐读作品》,引导全院一年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誊写古诗词,提升书写水平、提高审美能力,体悟国学、传承经典。大学语文教研室以晋级“中国诗词大会”为目标,组织开展校园选手遴选、推荐大赛。通过初赛、复赛,掀起了阅读诗词、学习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院热潮,成功提高师生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以写作教学为基础,分别以“身边的感动”和“认识生命之真、践行生命之善、创造生命之美”为题,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以实践训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承担组织“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两项赛事的初赛工作。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拟订两项赛事的实施方案、评审标准,所遴选并指导的本院师生作品,获得包括一等奖在内的多項北京市级奖项。课题组在不断修订荐读作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经典的基础上,承担期末公共实训学期“人文素养模块”实训设计实施,指导全院一年级学生完成文学经典情景剧自编自导自演的人文演绎实训,实现知识积累,夯实文学素养。训练提升基础写作、文稿编辑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人文修养。组织师生完成寻访吟诵《诗经》礼乐游学活动,沿周人迁徙路线,诵读《鹿鸣》《公刘》等名篇,寻访礼乐文化,礼敬传统。以大学语文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学经典诵读、文化概论、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等一批特色课程在内的“三层次、多模块”人文素质类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启迪学生人文理想信念[3]。

依托大学语文等课程教学,课题组多方引入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并打造系列生命教育微课,充分发掘古今中外经典诗文中蕴含的生命智慧、生命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以责任与担当彰显生命之美的生命价值观,拓宽生命维度,提升生命境界。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以文学传统经典教育为基础的美育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经典阵地化。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文学经典学习氛围,文学经典教育课程受到更多关注,开辟了经典教育阵地,有效保证了经典教育长期化。通过文学经典的学习与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文学传统充分汲取人文滋养,并将之融入自身实践,重修养,有礼貌,爱学习,尊老爱幼,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系统介绍文学经典与文学传统过程中,教師知识视野获得拓展,对文学传统形成新的认识,教学内容与方法均获提升,教学水平获得提高。所授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好评,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身综合素养也获得显著提高。随着教学与多项实践活动同时并举,学生在经典诵读、诗词大会、诗歌朗诵、演讲、人文素质实训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系统的训练,文学经典学习阅读热情高涨,语言与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获得很大提升。

本课题注重考查社会文化语境对文学传统社会功能的渗透,将研究对象锁定为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对这一青少年群体的阅读基础、接受心理、成长特点进行全面认知和深入剖析,充分考量职业院校学生阅读及接受特点,详细梳理文学传统与青少年自我主体认知的觉醒及成长过程的全面关联,探究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成长教育的深层逻辑,尝试总结运行规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学界对该典型群体的学术关注。课题研究揭示了文学传统与青少年成长的必然联系,有利于确立后者素质教育培养方向。通过对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作品及文化蕴涵的深入剖析,系统梳理其对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的深远影响,深入探究教育规律,引发并深化对青少年成长议题的关注与思考,无疑将为我国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提供重要启发与参考。该研究能够积极指引青少年阅读取向,减少阅读的盲目性,有效规避市场经济物化作用对校园文化的冲击,避免青少年心灵空间的狭窄和精神世界的平庸,全面提升素质修养。

本课题不仅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而且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整体文化环境良性发展,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落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全面目标等战略任务提供有效服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小红,周国强,曾妙红.浅谈《应用文写作》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法[J].高教论坛,2012(3):11.

[2]李慧,郭敏.试论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5(6):38.

[3]北青政大学语文打造“读、写、赛、演、游”“五位一体”课程思政模式[EB/OL].https://k.sina.com.cn/article_5895814239_15f6afc5f02000pgun.html.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