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坤,王怡宁,易妍,王沄,马壮飞,闫静,付海鸿,金征宇
1.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北京 100730;2. 佳能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近十年来发病率增长2~3倍,死亡率不断增长,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冠脉置放支架,能够改善心肌血运,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闭塞、支架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3-4],患者仍面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对置入支架进行密切、精确的随访监测是心血管影像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以其具备的无创性、空间分辨力高、检查成功率高等优势,已成为冠心病PCI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5]。然而,高密度支架产生的线束硬化伪影极大地干扰了管腔内结构的显示[6],加之管腔细小,为诊断医师评价支架内腔和结构造成困难。
全模型迭代算法(Forward Projected Model-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Solution,FIRST)是近年来提出的首个应用于宽体探测器CT的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其经五种数学模型(统计模型、扫描模型、光学模型、锥形束模型和解剖学模型)进行多次图像迭代,得到最终图像。有研究认为其与传统的混合迭代重建法(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3D)、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相比,能够降低图像噪声[7-9],对细小管腔的显示有明显优势[10]。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FIRSTCardiac(FIRST-C),FIRST-Cardiac sharp(FIRST-CS),AIDR-3D和FBP重建技术在冠脉支架节段的图像质量,探讨FIRST技术在改善支架成像质量中的能力。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20年4至8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的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排除以下情况患者:①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 碘对比剂过敏;③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④ 严重心律不齐或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⑤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⑥ 图像质量差,运动伪影重。本研究共纳入44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2±12.5)岁,体质量指数为(25.53±3.99)kg/m2。共纳入支架59枚,其中左前降支26枚,右冠状动脉17枚,左回旋支12枚,对角支2枚,左主干2枚。
1.2.1 检查方法
采用佳能320排容积CT对所有患者行CCTA检查。患者检查前行呼吸训练,无硝酸甘油禁忌症者于扫描前5 min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约0.5 mg,以扩张冠状动脉提高成像质量。心率大于70次/min的患者,检查前服用倍他洛克25 mg以控制心率。患者呈头先进仰卧位,扫描范围为气管分叉下方1 cm至心脏膈面水平。扫描方式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式,单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全心图像采集。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00 kV,管电流基于定位像自动调制,调节范围为40~800 mA,球管转速0.275 s/r,准直器宽度0.5 mm×320排。
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及20 G套管经患者右侧肘前静脉以5 mL/s的速率注射造影剂(碘帕醇,370 mgI/mL)50 mL,随后以相同速率注入40 mL生理盐水冲刷。应用对比剂示踪法监测降主动脉(膈肌平面)CT值,当CT值达到触发阈值(280 HU)时,系统延迟2 s自动开始扫描。当患者心率小于75次/min,采集窗选择在最佳舒张期(70%~80% R-R间期);当患者心率大于75次/min,采集窗选择在最佳收缩期(40%~50% R-R间期)。
1.2.2 图像后处理
使用FIRST-C,FIRST-CS,AIDR-3D(kernel值FC09)和FBP四种算法对所有患者原始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层厚0.5 mm,层间距0.25 mm。重建图像传输至佳能VITAL工作站行后处理,常规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组(Curved-Planar Reforma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处理。
1.3.1 客观评价
所有图像均在窗宽2000 HU、窗位500 HU下显示。客观指标包括:① 管腔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于AIDR-3D重建图像上,选取支架内管腔显示最佳的层面,确保4组图像选择同一层面,避开支架管壁及钙化斑块绘制感兴趣区,大小约为2.5 mm×2.5 mm,记录支架管腔CT值、管腔噪声、周围脂肪CT值以及近端正常冠脉管腔CT值,测量主动脉根部噪声作为背景噪声。计算:管腔SNR=管腔CT值/管腔噪声,管腔CNR=(管腔CT值-周围脂肪CT值)/背景噪声;② 支架可见内径:对支架血管做拉直处理,于轴面图像上分别测量近、中、远三个位置可见内径,取平均值作为支架可见内径;③ 支架管腔衰减率(Stent lumen Attenuation Increase Ratio,SAIR)用于评估支架晕状伪影对管腔内显示的影响[11],公式如下:SAIR=(管腔CT值-正常冠脉CT值)/正常冠脉CT值,SAIR越高,支架晕状伪影对管腔影响越大,图像质量越差。
1.3.2 主观评分
由两位分别具备5年和3年CCTA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所有支架节段进行双盲评分,评价内容包括支架结构及管腔内部显示,采用Likert五分法[12]:1分:图像质量很差,管腔内受伪影影响大,无法观察,支架结构模糊不清;2分:图像质量差,管腔可见但清晰度低,支架模糊,无法诊断;3分:图像质量中等,管腔内部可观察,但受图像噪声及伪影影响边界显示不清;4分:图像质量好,管腔内密度略高于正常水平,但不影响管腔评价,支架细小结构显示较清;5分:图像质量优,管腔内密度在正常水平,支架边界清晰,细小结构锐利分辨清楚。将图像质量评分3~5分血管定义为可评估血管,满足诊断需要,评分1、2分为不可评估血管。
连续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率或构成比(%)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相关样本Friedman秩和检验,而后进一步行两两比较。对两位观察者的主观评分行Kappa一致性检验,Cohen’s Kappa ≤ 0.40 为 一 致 性 差,0.41<Cohen’s Kappa<0.60 为一致性中等,0.61<Cohen’s Kappa <0.80 为一致性良好,0.81<Cohen’s Kappa <1.00 为一致性优。P<0.05 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客观指标SNR、CNR、内径和SAIR值在组间均不服从正态分布。秩和检验结果显示,SNR在四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FIRST-C组 SNR值最大,为33.11±28.08,依次大于AIDR-3D、FIRST-CS和FBP组,两两比较显示FIRST-CS与AIDR-3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其余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CNR在四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FIRST-C组最大,为28.23±5.25,依次大于AIDR-3D、FIRST-CS和FBP组,两两比较显示CNR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支架可见内径在四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FIRST-CS组最大,为(1.96±0.42) mm,依次大于FBP组、FIRST-CS组和AIDR-3D组,两两比较显示可见内径在FIRST-CS组和FB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其余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SAIR在四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FIRST-CS组最小,为0.32±0.27,依次低于FIRST-CS、FBP和AIDR-3D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SAIR在AIDR-3D和FB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其余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2。
表1 4种重建算法冠脉支架节段客观指标的统计值和比较结果
表2 4种重建算法冠脉支架节段客观指标的两两比较结果
观察者1对FIRST-C,FIRST-CS,AIDR-3D和FBP四组图像的评分分别为4.17±0.46、4.64±0.64、3.90±0.61和2.93±0.79,观察者2对四组图像的评分分别为4.19±0.47、4.61±0.64、3.81±0.82 和 2.86±0.82。两观察者对FIRST-C、FIRST-CS、AIDR-3D和FBP四组图像评分的 Cohen’s Kappa值分别为 0.868、0.829、0.759和 0.895,一致性均在良好及以上。两观察者中,FIRST-C、FIRST-CS组图像的冠脉支架节段均可评估,FBP图像中16个(27.1%)冠脉节段不可评估;观察者1认为AIDR-3D图像中1个(1.7%)冠脉节段不可评估,观察者2认为AIDR-3D图像中2个(3.4%)冠脉节段不可评估。总体评分FIRST-CS组依次优于FIRST-C组、AIDR-3D组、FBP组(表3~4)。
表3 观察者1对4种重建算法冠脉支架图像的主观评分
表4 观察者2对4种重建算法冠脉支架图像的主观评分
FIRST-CS和FIRST-C图像中,支架管腔内密度正常,噪声较小、结构显示较好,FIRST-CS对于管腔内低密度区及支架壁细小结构的显示较FIRST-C更为清晰,图像质量均优于AIDR-3D和FBP, 见图1。
图1 46岁男性患者前降支中段支架冠脉MPR图像
冠脉CTA以其高空间分辨力、高成功率和非侵入性等优势,已成为临床评估PCI术后支架通畅度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能较好地显示支架位置和形态特征、远端血供[13]。但由于多层螺旋CT空间分辨率有限,金属支架导致的线束硬化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导致的“晕状伪影”,严重干扰了支架管腔的评估[14]。支架高密度影向管腔内散射,支架壁较实际增厚,使得医师无法评估管腔情况或高估支架内再狭窄程度。因此,改善支架及管腔内成像质量是当前CCTA的研究重点。FIRST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直接在原始数据域进行正投影,通过五种数学模型(统计模型、扫描模型、光学模型、锥形束模型和解剖学模型)计算仿真的正投影和原始投影数据之间的差值,经数学校正方法修正差别得到新的种子图像,而后重复多次类似的迭代过程达到收敛,最终得到与原始数据之间差别最小的FIRST重建图像。该过程同时优化了投影空间和影像空间的图像质量,在AIDR-3D增强的基础上将空间分辨率提升了224%,密度分辨率提升了100%[9,15-16],为小内径管腔的显示以及腔内结构准确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能。模体研究[10]发现FIRST在显示管径小于4 mm的细小血管时优于AIDR-3D。在心血管成像中,FIRST使用不同的滤波函数,分别生成图像较为平滑的Cardiac和更为锐利的Cardiac sharp。本研究从图像客观指标和医师主观评分两方面,首次探讨和比较了FIRST-CS、FIRST-C、临床常用混合迭代模型AIDR-3D和传统的FBP在显示冠脉支架内腔中的能力,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客观评价结果显示,FIRST-C相比AIDR-3D和FBP显著提高了管腔SNR、CNR,降低了管腔内噪声。FIRST-CS的SNR、CNR与AIDR-3D未见明显差异,但显著优于FBP。FIRST-CS重建图像的支架可见内径最大,且管腔受晕状伪影影响更小,对于管腔显示更加清晰,优于FIRST-C及其他两种算法。Tatsugami等[17]在关于冠脉支架的小样本研究中,发现FIRST的支架内径显示率、管腔衰减率均优于AIDR 3D;Tatsugami等[18]的另一研究根据支架直径将其分为小于3 mm组和大于3 mm组,两组内FIRST图像可见支架内径均大于AIDR-3D ,受金属伪影影响均小于AIDR-3D。以上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Yokomachi等[19]关于颈部支架的研究发现FIRST图像测量得到的支架直径与AIDR-3D和FBP相比更接近真实值,且在显示小直径支架中更具优势。说明FIRST全模型迭代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提高图像SNR,并且能够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增强对细小血管和支架细小内腔的显示。
本研究主观评分结果显示,FIRST-CS、FIRST-C重建图像能够满足临床对支架评估的要求,评分优于AIDR-3D和FBP,部分AIDR-3D和FBP重建图像无法满足诊断要求。FIRST-CS相较其他三者,在支架节段的诊断满意度最高,这与客观评价结果中FIRST-CS能够更大地可见内径、受金属支架晕状伪影影响小相对应。Hirata等[8]比较了FIRST-C和FIRST-CS在显示冠脉分支和斑块中的能力,认为尽管FIRST-C血管SNR更高,但其在对斑块边界、结构的主观评分中不及FIRST-CS,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由于FIRST-CS相比FIRST-C图像锐利度高、空间分辨力好,使得支架周边射线硬化伪影显著减少,金属伪影对内腔影响减小。虽然FIRST-CS的SNR不敌FIRST-C组,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而FIRST-C组虽然大大降低了图像噪声,但图像过于平滑,管腔边界模糊,不利于内部管腔评价。FIRST-CS和FIRST-C准确评价支架再狭窄程度的能力,仍需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 样本量相对较小,未来需扩大病例数进一步验证;② 未获取患者置入支架的实际管径数据,仅比较了支架可见内径;③ 本研究只分析了冠脉支架图像质量的客观与主观评价,未与有创冠脉造影“金标准”结果对照;④ 未将FIRST算法与其他厂家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例如Veo(GE Healthcare,Milwaukee,WI)、IMR(Philips Healthcare,Cleveland,OH)等进行对比。未来应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该技术对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FIRST有助于改善冠脉支架图像质量,FIRST-C能有效提高图像SNR,但FIRST-CS在降低金属晕状伪影、提高对支架壁显示和支架内腔可视化中更具优势,能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图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