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虫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11-30 08:42王国晖陆松全杨冬香李一峰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茶青钱柳寄主植物

李 江,王国晖,陆松全,杨冬香,李一峰,冯 娜

(1.怀化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怀化 418000; 2.怀化市林业局, 湖南 怀化 418000;3.通道县林业局,湖南 通道 418500)

虫茶又称为“虫屎茶”“虫酿茶”“茶精”和“龙珠茶”,是由特种昆虫采食特定的植物后排出的粪粒,经加工而制成。虫茶主要产于湖南通道和城步、广西龙胜和三江、四川宜宾、云南昭通,以及贵州黎平、赤水、息烽等地[1],是苗、侗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茶饮,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具有解毒、消炎、清热、去暑、利尿、化痰、健脾胃和助消化等功效,为茶中珍品[2]。虫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中即有记载[3],其风味独特,又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价值,是值得发掘的少数民族历史遗产之一。

1 区域概况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25°52′—26°29′N,109°25′—110°00′E,总面积2239 km2,总人口24.04万人。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雪峰山西南余脉延伸境内,平均海拔876 m,最高海拔1620 m,最低海拔213 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3 ℃,年均降水量1480 mm,年均日照 1400 h。县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55%[4-5]。

2 虫茶生产及产茶资源现状

2.1 虫茶的生产及制作方式

通道县虫茶生产及饮用历史已有数百年之久,侗族、苗族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即在当年4月中旬,将生产虫茶的特定植物的嫩枝叶采收回来,晒至八成干后,堆放于居住的木屋阁楼楼板上,厚度约为40~60 cm,下垫竹席或薄膜。野外产茶昆虫的羽化成虫受寄主植物特殊气味的引诱,飞入阁楼植物堆中产卵繁殖,幼虫孵化后采食植物排出的粪便颗粒即为虫茶的粗品。在幼虫采食过程中,如植物过干,则适当喷洒发酵后的淘米水于植物上增湿。当年秋季或隔年秋季,待产茶昆虫将堆放的植物基本采食完毕后,将植物残渣去掉,取虫粪筛净后置于铁锅内炒干即为虫茶。虫茶制成后可置于密封罐中保存,饮用时取虫茶少量,用开水冲泡即可。虫茶在密封干燥的情况下能长期保存,数年甚至十数年后仍可饮用,且味道比新鲜的虫茶更加醇厚芳香。市面上陈年虫茶的价格比新鲜虫茶价格更高。

2.2 虫茶生产规模及主要产地

通道县各个乡镇大都生产虫茶,主要是各家各户自产自用或馈赠亲友,虫茶生产零星分散,点多规模不大。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部分产地群众尝试把虫茶作为特色旅游产品出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调动了虫茶生产积极性,虫茶生产呈扩大趋势,开始出现一些生产大户。从目前情况看,全县生产虫茶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地主要有双江镇芋头村、黄柏村,以及万佛山镇下乡村、所里村、流源村和菁芜洲镇八路村等,其中以万佛山镇下乡村和双江镇芋头村、黄柏村所产的虫茶最为有名。

2.3 虫茶品种及产茶昆虫与寄主植物

我国虫茶大都根据产茶昆虫所取食的植物不同而命名,如贵州息烽、赤水等地以当地群众称为老鹰树的毛豹皮樟为寄主植物生产的虫茶,起名为老鹰虫茶[6-8];湖南城步以三叶海棠为寄主植物生产的虫茶,被称为三叶虫茶[9-10];贵州黎平以及广西龙胜、三江等地以化香树为寄主植物生产的虫茶,称为化香虫茶[1]。通道县所产的虫茶依寄主植物的不同,目前有5个品种,即藤茶(显齿蛇葡萄)虫茶、化香虫茶、钩藤虫茶、鱼腥草(蕺菜)虫茶和青钱柳虫茶(表1)。藤茶虫茶和化香虫茶是通道县的传统虫茶品种,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钩藤虫茶、鱼腥草虫茶和青钱柳虫茶则是通道县近年来根据产茶昆虫采食寄主植物比较多样化的特点,利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寄主植物饲喂产茶昆虫而开发出来的虫茶新品种。虫茶新品种的产生,对扩大虫茶生产范围,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不同功效的特色虫茶品种有着重要意义。

表1 通道县虫茶品种及产茶资源虫茶品种名称寄主植物种类产茶昆虫种类生产历史藤茶虫茶显齿蛇葡萄(藤茶)化香虫茶化香树灰直纹螟钩藤虫茶钩藤化香夜蛾青钱柳虫茶青钱柳紫斑谷螟鱼腥草虫茶蕺菜(鱼腥草)传统虫茶品种新开发虫茶品种

产茶昆虫与寄主植物是生产虫茶的两大要素。国内目前已报道的产茶昆虫有米缟螟(Aglossadimidiata)、灰直纹螟(Orthopygiaglaucinalis)、弓须亥夜蛾(Hydrillodesrepugnalis)、化香夜蛾(Hydrillodesmorosa)、紫斑谷螟(Pyralisfarinalis)、雪疽夜蛾(Nodarianiphona)、黄环纹丛螟(Sterictaharaldusalis)、米仓织蛾(Martyringaxeraula)、白条谷螟(Fujimaeiabieoloralis)等9种[6,11-15]。通道县目前发现的产茶昆虫有灰直纹螟、化香夜蛾和紫斑谷螟等3种(表1),其中以灰直纹螟数量居多、分布最广,为当地产茶昆虫的优势种,是开发潜力较大的一种资源昆虫。据文献记载国内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传统的寄主植物主要有毛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lanuginose)、红果黄肉楠(Actinodaphnecupularis)、川黔润楠(Machiluschuanchienensis)、狭叶润楠(Machilusrehderi)、三叶海棠(Malussieboldii)、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雀梅藤(Sageretiathea)、鸡爪茶(Rubushenryi)和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等9种[6,14-16]。近年来,有的产区开发了新的寄主植物,如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17-18]、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糯米团(Gonostegiahirta)、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等[16]。通道县目前用于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有显齿蛇葡萄、化香树、钩藤、青钱柳和蕺菜(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等5种(表1),其中显齿蛇葡萄和化香树为传统寄主植物,钩藤、青钱柳和蕺菜为近年新开发的寄主植物。显齿蛇葡萄又称藤茶,是通道县历史上沿用的生产虫茶的主要寄主植物之一,但在其他产区未见有其作为虫茶寄主植物的报道;蕺菜用于虫茶寄主植物,在国内属首次报道。通道本地的产茶昆虫对这5种寄主植物均能采食,但最喜欢食用的是显齿蛇葡萄和化香树,只有当这两种植物缺乏时才会采食其他寄主植物。

3 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条件简陋

目前通道虫茶生产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寄主植物被随意堆放于楼板、墙角,敞开的环境虽便于产茶昆虫飞入,但老鼠、蟑螂、蜘蛛等也能自由出入,它们不仅危害产茶昆虫,而且其排泄物会造成污染,影响虫茶的质量与卫生。

3.2 生产工艺原始

虫茶生产的过程中,寄主植物长时间集中堆放,有部分会霉烂变质,而且为了调节湿度和引诱成虫飞入,还需在寄主植物上浇洒淘米水,这样就更易导致寄主植物腐败。这样生产出来的虫茶往往略带霉味,这应该是产茶昆虫取食发霉植物所至。这样的虫茶难免会混杂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也不利于虫茶发展。

3.3 产品功能不清

通道所产的5种虫茶,仅藤茶虫茶进行过营养成份检测,其他虫茶都尚未进行过相关的分析化验,致使不同虫茶的营养成分差异不明了、保健作用混淆不清,同时对不同的活性成分也缺乏相应研究。此外,对虫茶的生物安全性也缺乏必要的医学检验,如化香树和钩藤可作药用但含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以其叶片作为寄主植物生产的虫茶如若长期饮用安全性如何,还有待验证。

3.4 推广宣传不力

通道虫茶历史悠久,尤其是藤茶虫茶更是独具地方特色,但在外鲜为人知,远不及城步的三叶虫茶、贵州息烽和赤水的老鹰虫茶,以及广西三江、贵州黎平的化香虫茶那样有较高知名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商品意识不强,宣传推介不够充分。

4 发展对策

4.1 改善虫茶生产的卫生条件

一是有效防止有害生物侵入。在敞开或半敞开的虫茶生产场所,安装天花板、纱窗、纱门等设施,并用填充物堵塞门窗缝隙,防止老鼠、蟑螂、蜘蛛等有害生物进入,对于能从细小缝隙中钻入的蜘蛛等种类,可利用其吊丝悬挂的习性利用电灭蚊拍击杀。为方便室外产茶昆虫成虫飞入,可在春季成虫羽化期将纱窗打开,待一定数量成虫飞入产卵后再将纱窗关闭。

二是防止寄主植物霉变。改变寄主植物直接堆放于楼板、地板的生产方式,将晒干的植物置于一定规格的方形饲养笼内,笼的顶部敞开,四周及底部由框架和通风透气的无毒塑料网格构成,为防止幼虫及叶片掉下,笼底部的网格孔洞应适当小些。根据室内空间太小,搭建分层饲养架,将饲养笼置于饲养架上,笼与笼之间应保留适当间距便于空气流通。每笼下面放置一块与笼规格一致的塑料扳,方便收集从笼格中掉下的虫粪。寄主植物一次不宜堆放过多,以20 cm厚左右为宜,以后视产茶昆虫采食情況分批添加。如遇天气干燥,植物上适当喷洒清水湿润,或用增湿器增湿,禁止浇洒淘米水。增湿程度以不引起植物霉变为原则。这样生产出来的虫茶基本上没有霉味。实践表明,产茶昆虫虽有食腐性,但并不拒绝采食干净卫生的植物,用干净卫生的植物及良好的饲养环境生产出来的虫茶安全性更高、口感更好,同时也能让消费者消除虫茶肮脏的印象,在心理上更好地接受虫茶。

4.2 提高虫茶规模化生产能力

1)人工繁育产茶昆虫。传统的虫茶生产,其产茶昆虫主要是依靠野外自然繁殖,然后用寄主植物引诱成虫至室内产卵孵化第一代幼虫。受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等影响,能进入室内的成虫数量有限且不稳定,制约了虫茶产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进行产茶昆虫人工繁育,这样一方面能解决虫源数量问题,扩大虫茶生产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产茶昆虫资源缺乏地区发展虫茶生产;另一方面不依赖于野外成虫飞入,能更好地实现室内封闭式生产,减少或避免有害生物侵入。就通道的情况而言,灰直纹螟是优势产茶昆种,因此人工繁育的重点应为灰直纹螟。目前,湖南林科院森保所已开展了灰直纹螟人工繁育试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建立寄主植物栽培基地。生产虫茶的寄主植物目前主要来源于野生植物,存在资源分散、产量有限、采收费时费工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寄主植物人工栽培基地,为虫茶生产提供优质而稳定可靠的植物供给渠道。寄主植物基地可结合其它生产需求进行,实现一地多用。如钩藤属于大宗中药材,可结合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藤茶、青钱柳本身是保健茶饮,可结合茶产业基地建设;鱼腥草是药、菜两用植物,可结合药及菜市场需求来建设基地。

3)虫茶工厂化生产。虫茶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产能有限,且不便于标准化生产,因此应采取小作坊生产和工厂化生产并行的方式来做大做强虫茶产业。工厂化生产应配备先进的温度、湿度、光照控制设备和防有害生物设施,需要有人工繁育的产茶昆虫种源,此外还应将寄主植物饲料化,即把寄主植物加工成便于运输和可以较长时间存放的饲料,这样可以解决寄主植物季节性短缺以及容易霉变等问题。有了现代化厂房、充足的虫源和优质的饲料,则可实现虫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达到高产、质优、卫生的目标。

4.3 优先开发虫茶地方特色产品

藤茶虫茶是通道县传统虫茶产品,也是该县乃至国内的特有品种。藤茶本身是侗族群众的传统饮料,是适合人类长期饮用的食用植物,以藤茶为寄主植物生产的虫茶安全性高,其汤色暗红通亮,香气芳清,口感醇香甘甜,为虫茶中的上品。因此,通道虫茶生产应以藤茶虫茶为主,其它虫茶品种为辅,形成重点突出、多品种并存的发展格局。

4.4 开展相关医学研究,细化虫茶成分检测

虫茶是一种特异性和地域性的饮品,其保健和药用价值主要来自民间经验,近年来,国内对一些虫茶品种的有效成分、安全性,以及预防、治疗疾病作用开展了研究[9,13,17-20],为验证虫茶的功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从总体看,研究还不够细化,对虫茶品种覆盖面还不够广泛。结合通道实际情况,今后主要应开展:一是内含物检测,对通道所产的5种虫茶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等进行全面检测,了解不同品种虫茶的内含物差异,为确定不同品种的虫茶功能性作用提供依据;二是安全性检测,对所产虫茶分别进行重金属含量及其他安全性检测,并进行动物医学试验,确定那些可以长期饮用、那些宜限量饮用,为消费者科学合理饮用虫茶提供指导;三是临床医学试验,配合医疗机构开展虫茶防病、治病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定期观察了解疗效,为研究和发掘虫茶防病治病功效提供第一手资料。

4.5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虫茶走向市场

虫茶是通道的传统特色产品,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产自用的状态,外界知之甚少。因此,要将虫茶做成产业,一方面要能提供优质安全的虫茶产品;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宣传、电视报道、会展展示、网络新媒体营销、旅游推介、消费引导、弘扬虫茶文化等多种方式,提高虫茶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了解虫茶,推动虫茶产品走向市场。同时还要着力打造虫茶品牌,积极创造条件申报“通道虫茶”地理标志产品和“通道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和宣传效应推动虫茶消费市场。

5 结语

通道县生态环境优良,产茶昆虫及寄主植物资源丰富,群众素有生产和饮用虫茶的习惯,具备开发虫茶产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如能对虫茶生产条件和卫生状况加以改善、对虫茶保健功能加以科学解读、对虫茶的销售加以宣传和积极推动,通道虫茶这一珍稀特色的林产品定能崭露头角,走出侗乡,在丰富的茶饮品种和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同时,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猜你喜欢
产茶青钱柳寄主植物
2022年1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
2021年12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
2021年7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产量
2021年2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
青钱柳饼干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青钱柳叶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青钱柳质量标准的研究
莲都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青钱柳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