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轮清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大舍小学,甘肃 陇南 748502)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大脑多处在直观思维的阶段,在独立且灵活地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现阶段的学校教学模式多是传统的教师传授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一种现状。基于此,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积累学科知识,但是对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则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在小学中年级时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上,其教学模式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加严峻。我们所熟知的小学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常采取传统的“数学教师先讲解教材例题,随后让学生做练习,最后教师给予总结”的模式,该模式的长期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主导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寂,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很难维持等不良现象,同时更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应试教育地长期推行,其对实际的教学工作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在素质教育推行许久的当下,其实际的小学教师中仍然大量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思想。在该理念下的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将分数放在教学的出发点甚至终点。因而,在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讲解后,往往会使用题海战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自身对于数学应用题知识的深度研究与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可能产生的兴趣,而被动地接受各种灌输的数学快速解题攻略,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应用题提不起求知欲。另外,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教师固化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也不利于小学生综合思维的养成与发展,尤其是那些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逐渐产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畏难情绪,这也从总体上对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的高效发展是有阻碍的。
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的主要参考资料。然而,教材给出的例题更多的是从服务于数学知识点而出发的,因而也就导致了教材给出的数学应用题常是十分具体的数量以及可计算的具体结果。这样的数学习题安排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练习而言虽然十分方便,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又怎么可能都是能够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数字得出结果呢?基于此,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师在讲解书本上的应用题时应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关注实际问题,因为在现实中所出现的问题是无法简单地视为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否则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仅仅是服务于应试考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跳跃,但由于其年龄较小,常会出现对事物三分钟热度、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此,在实际的小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小学生对此常常提不起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应用题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生活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强烈求知欲望。比如,小学中年级阶段数学教师在讲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与小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实际问题案例的图片开展教学工作,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后,教师应注重在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策略后搜集大量相关的实际数学题,带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做好知识学习的引导者以及学生的合作者的角色,不仅引导学生将有关数学应用题的知识内化,还要在学生有疑难时积极加入学生小组与学生一起合作探讨。
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很难抓住题目所给的重点,从而抓不住题意影响解题。此外,根据有关研究发现,学困生在解决应用题的难点更多是在于分析与假设认知活动能力不足方面,而不仅仅在于解题比例上。与学习好的学生相比,学困生在应用题材料中所隐含的条件以及数量综合分析上是十分欠缺的。众所周知,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在题目中寻求有用的信息,并进一步找出信息之间隐含的关联性,从而确定解题思路最终将应用题解决。然而,多数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都只停留在虽然寻找出有用的题目信息,但是却无法找出题中隐含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应用题解无法进行下去。因而,这要求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在教授应用题时应尽可能地依靠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多媒体方式使题目信息外显化,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清晰的理解题目中的各种条件以及关系,并一步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章节时,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都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乘法公式并正确计算有关的乘法习题。而有关于本章节的课后应用题虽然题目较短,但也会有些隐藏的条件信息,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讲解时候先带着学生分析题意。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评论并分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深入认识与理解。
应用题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其题型常常多样复杂。因此就灵活多样地应用题数学教师可以按照应用题的各个题型进行分类教学。将数学题型进行分类开展教学,离不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题型。因为相比语文、英语学科而言,数学应用题更注重逻辑性、综合性。此外,应用题不仅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是十分关键的教学任务,在中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所学的数学知识会越来越具有难度,碰到的相关的应用题也会更加综合,这也给学生甚至教师的教学都带来了较大挑战。对此,在进行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应用题教学时,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小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总结并归纳不同的应用题题型。将数学应用题进行分类,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也给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提供了更高效的教学思路。此外,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应用题题型,以更高效地服务于应用题教学。比如,在进行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材上的应用题练习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将课本上出现的不同的应用题题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后对于数学考试、课外习题以及练习册上出现的其他题型,让学生试着独立地将这些题型进行分类并绘制成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综合考点以及不同应用题解题的关键与注意事项。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的课后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文字中设计的平行四边形以图片形式呈现,并借助思维导图一步步引导学生构建题眼、直观条件、隐含条件以及解题思路等。以图的形式呈现,更容易调动学生解题的兴趣,从而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课后应用题。此外,一堂课快结束时,师生共同完成的应用题思维导图是涵盖着各类应用题做题思路、解题的关键以及分析重点等多个方面的。整体来说,运用思维导图协助讲解应用题,更利于呈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而对于应用题的教学,所讲的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讲题的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可以是语言互动,也可以是肢体互动。通过互动来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共同的更高效地分析应用题,同时也创设了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教师也应当在讲解基本的书本数学例题后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应更频繁地以提问、观察以及课后交流沟通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应用题的理解情况以及运用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开展师生教学班会、应用题做题交流会等活动,来增进学生对相关应用题的掌握以及做题技能的提升。与此同时,师生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师教学以及小学生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课后沟通以及开办交流分享活动的形式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应用题教学工作。
应用题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教学中始终被数学教师关注,而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相信也是每位数学教师所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谈到使应用题教学效果更高效地呈现,离不开教师在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与改进。首先是数学教师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数学教师在教授应用题时,应学会转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从理解题意、到分析题意最后到找出题眼并顺利解题,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有关的疑问进行交流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以及积极性,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其次,数学教师需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是时代对我们每个人基本的要求。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更应当以身作则,在巩固积累旧知的同时应学着不断汲取新知,尤其是对于数学教师而言,除了深入研读分析数学课本教材之外,应深入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增进数学学科的专业素养。此外,对于应用题的讲解,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运用简洁、浅显的话语将其讲解清楚,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提高自我的讲题水平,尽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总的来说,目前的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呈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后的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针对当前的课堂问题深入分析更优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