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2021-11-30 23:37刘秋卉
光明中医 2021年18期
关键词:调和正气阴阳

刘秋卉

张仲景在《伤寒论》58条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历代医家与各版教材的注解大多是:“汗、吐、下之法后,若邪去,则不一定再用药物治疗,通过人体阴阳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即可自愈”。而苏振武[1]认为“汗、吐、下”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临床患者本身出现的如汗出、呕吐、泻下等症状。笔者认为第2种解释亦可,“若”作“或”字解,4个“若”并列,可解为各种气血津液耗损之象,而这些阴阳失调的症状出现, 也恰是机体内部正气抗邪以期纠正失衡、促进病愈的表现。那么,机体的自我调节何时达到阴阳自和呢?如若阴阳有偏,是否静待机体的病理性协调呢?笔者将结合仲景条文和临床见闻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1 阴阳自和的判断

机体是否达到阴阳自和的态势要视感邪轻重、素体阴阳盛衰、正气强弱、病势缓急而判断[1]。那么,临床如何诊断呢?笔者根据仲景条文从四诊角度归纳总结出一些“自和”的征象以供探讨。

1.1 望诊23条“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可见邪欲解之面色不应为红,此处乃微邪郁表、欲汗不得所致,而常人面色当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153条“太阳病……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患者面色青黄转微黄,是正气来复之象。又见339条“伤寒……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此“白”乃与热症相对而言,望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医者,当从患者神、色、形、态等既看整体又重局部,有条不紊地审查病情,把握治疗良机。

1.2 闻诊临床见失音患者渐能发声、语声低微者声音渐洪亮、喜叹息者频次减少、疳积患儿口中酸臭味消失等,均提示病情好转,机体将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1.3 问诊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此处患者口渴乃寒饮消解阳气来复之象,问诊须警惕渴与不渴所提示的疾病发展变化情况。 而46条“衄乃解”与47条“自衄者愈”,前人谓之“红汗”,乃邪去向愈之兆。下利如110条“太阳……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是通过自下利将病邪排出体外而使上下得通,阴阳调和。此非少阴病之自利,临证宜仔细辨别。再如216条“濈然汗出则愈”提示临床对汗(包括局部汗出、特殊汗出等)的观察,尤其是对提示疾病转折点的战汗的观察,颇具意义。

1.4 切诊23条“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太阳病本脉为浮脉,而“如疟状”之热多寒少之脉,可浮、可洪、可数,为不愈之象,而“微缓”乃热势退病情趋于缓和之象。又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笔者认为此处脉之“和”当作和缓、柔和有力解。李宇铭[2]认为“自和”之意在脉证相符,“阴阳自和”专指寸尺脉调和。此虽有缩小阴阳自和意义之嫌,却不失为从脉象角度判断疾病态势的良法,即尺、寸二脉比较,脉象等同则为欲自愈。是故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尺寸脉吻合、流利而有节律的脉象可提示阴阳自和。而290条“脉阳微阴浮”、327条“脉微浮”等告诉我们还需结合具体病因病位判断病邪是否由里出表而欲愈。再看153条“手足温者易愈”是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导致的阴阳并竭后的“温”,乃正气尚能抗邪、阴阳尚有望调和之象,因而易愈。故皮肤的寒温、荣润、有无敏感反应等对我们判断是否有“阴阳自和”之势亦具重要意义。

当然,以上一些“自和”的征象并不具普适意义,临床仍当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同样,尽管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之经尽自愈性疾病和患痈脓之呕家“脓尽自愈”等先天禀赋所致的自愈案例,但毕竟不是多数,故笔者不赞同成无己、吴谦的观点,而坚信阴阳自和必自愈不是让人完全不作为地静待机体自我调节。正如清代柯韵伯所言“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在”。而圣人早就明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奥秘。所以,为医者仍需三因制宜,通过各种方法造成机体阴阳自和的条件和环境以促进痊愈[3]。

2 促进阴阳自和的方法

2.1 药物疗法《素问》有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而傅文录[4]也发现欧美盛行的顺势疗法与阴阳自和强调因势利导的思想相通,认为症状可能是机体在刺激下的有益反应,医生应利用这些反应促进机体质量新建立稳定秩序。清代李冠仙[5]强调“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和陈修园先生强调“保胃气,存津液”,都是尊重和顺应机体的自我组织能力及规律以助机体恢复内环境稳定的用药思路。现临床医者大多通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法以积极治疗。肖长国等[6]亦发现诸如黄连阿胶汤中芩、连扶阴抑阳,阿胶、芍药滋阴和阳,现多用阴阳互求、阴阳相济等法来促进阴阳调和之势。

2.2 非药物疗法

2.2.1 针灸推拿针灸临床从腹背前后取穴、相对穴取穴、上下取穴等方面入手,使阳入于阴、阴阳交和以治疗失眠。蔡亮[7,8]采用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等方法以调和气血阴阳,从而有效治疗顽固性呃逆。郑兆俭等[9]用从阴引阳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肾经涌泉穴、肝经阴廉穴等使表里两经的经气贯通,对照试验疗效显著。可见针灸推拿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法能有效调节脏腑功能,调和气血,促进阴阳自和。

2.2.2 饮食调补《黄帝内经》早有半夏秫米汤等13个药膳方的记载,现代医家以葛粉为食疗基础方调节血压、血糖效果明显。刘望开[10]在临床实践中自拟淮山饮,或加川贝母、银耳汤,或加枸杞子、杜仲蒸猪肾等,分别治疗不同证型的消渴病,安全有效。民间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鸽子汤等对病后体质虚弱之人进行调补,食疗方为民众防治疾病、纠正阴阳偏盛偏衰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2.3 情志调适赵雪勤[11]用以情胜情法、言语开导法等以助五脏之气得畅和,有效促进中风康复期患者早日恢复。民众在生活中亦常用自我调适、宁心励志法、音乐疗法等促进精神内守,阴阳相和。

3 结语

阴阳自和除了在疾病诊疗、康复方面给我们以启发,更提示我们保护阴阳自和能力的养生之道。因此,我们应当顺应自然,顾护正气,调摄精神,并及时激发机体阴阳自和的能力以退却初犯之邪。正如《金匮要略》有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勿令九窍闭塞”。

不难发现,仲景提出的阴阳自和概念经后世的传承与发展,已然成为阴阳自和思想,它不仅重视自愈能力的激发,还强调天人相应、因势利导,而且已经在失眠、咳喘、月经不调等诸多疾病的运用中取得不凡疗效。相信,随着近来人们对中医经典关注度的提高,阴阳自和思想还会得到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它将在疾病防治、养生康复,甚至更多领域得到更好应用,在造福人类健康之路上散发光芒!

猜你喜欢
调和正气阴阳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五味调和醋当先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rlicz空间中A-调和方程很弱解的LΦ估计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服药先分阴阳
清风正气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