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MSCT扫描乳腺良恶性病变征象分析

2021-11-30 21:17:34袁西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腋窝良性肿块

袁西伟,江 林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贵州 遵义 563002)

乳腺疾病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目前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有临床查体、超声、钼靶、MRI,这些检查技术得到临床及影像医师的广泛认可和运用,但研究表明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2],CT很少直接用来检查乳腺疾病,通常用来做乳腺癌的分期检查,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运用CT扫描技术探索乳腺疾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显示出CT扫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运用价值[3],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胸部MSCT扫描中发现的乳腺疾病并以穿刺及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CT征象,加深认识鉴别,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胸部MSCT扫描中发现的乳腺疾病患者67例并以穿刺及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具有完整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患者全为女性,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4±14)岁,临床主要表现:扪及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溢血、乳腺胀痛、乳头凹陷、假体术后;穿刺及手术病理诊断:浸润性癌或导管癌35例,小叶癌9例,黏液腺癌2例,纤维腺瘤12例,乳腺囊肿2例,乳腺炎伴脓肿2例,浆液性乳腺炎1例,叶状瘤2例,导管乳头状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2例。

1.2 检查方法

德国西门子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增强扫描19例,常规胸部扫描,通过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观察乳腺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测量增强前后CT值、强化特征、两侧腋窝淋巴结大小、数目、形态、强化特征、以及CT扫描窗内组织及脏器有无转移,两侧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对比观察,病例采用双盲法由两名高年资医师阅片并分别按CT征象设计表格填写记录,对于征象认识有差异的两人共同协商分析确定。

2 结果

恶性病变46例(不规则结节或肿块43例,分叶征19例,毛刺征13例,卫星灶5例,脐凹征6例,钙化7例,坏死囊变3例,非结节或肿块3例,皮肤增厚1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5例,其他脏器转移7例,恶性CT平扫值(34±7)Hu),CT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占93%(3例误诊为良性病变);良性病变21例(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整的结节或肿块19例,非结节或肿块2例,钙化2例,良性CT平扫值(39±13)Hu),CT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性占90%(2例误诊为恶性病变)。

3 讨论

3.1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组织病理特征

乳腺病变中以乳腺癌影响最大,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极大重视,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何从众多乳腺疾病中发现癌性病变,人们利用各种检查技术以期早发现,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各种检查技术识别恶性征象,这就需要认识癌性病灶的病理特征,乳腺癌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癌细胞无限制增殖生长,早期形成癌性结节而形态不规则、细小族状钙化、分叶、毛刺、浸润生长、坏死囊变、出血、周围侵犯、显著强化、血供丰富、甚至区域淋巴结或血行转移至远处脏器等特点是影像检查技术识别的依据;良性病变最常见乳腺增生、纤维腺瘤、囊肿、炎症、导管乳头状瘤、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等均具有各自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总体上良性病变表现为外形规则、轮廓光滑、病灶周围皮肤无增厚、无浸润生长及转移特征,通过各种检查技术可以识别;目前多数学者着重研究各种检查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本文着重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CT特征。

3.2 乳腺检查技术

包括钼靶、超声、MRI、CT技术,不同检查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各有差异,优缺点并存,多数学者主张合理选择、联合运用各种检查技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多数研究表明乳腺癌的筛查首选钼靶,其次是超声[4],原因在于对女性乳腺检查而言需要相对安全、可靠、重复性强、耐受性好、易于接受、易于推广的检查技术,钼靶及超声检查技术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5],钼靶能够清晰显示乳腺结构,分辨出微小钙化,射线剂量小,表现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优势,局限性在于容易漏诊致密乳腺内病变、乳腺边缘病变以及部分腋窝肿大淋巴结漏拍摄[6]。超声操作简便快速、无辐射、无痛苦、可以多角度探查全乳腺及腋窝淋巴结,探查肿块大小、形状、回声强弱、囊实性、以及病变血流情况,有助于分辨乳腺肿块良恶性,也适用于不适合进行X线摄影检查的年轻女性、妊娠女性,相对于X线摄影检查,超声在致密乳腺中有更高的病变检出率[7],当受检者乳房体积较小,或病灶位于乳腺边缘时,超声更能全面地观察整个乳腺,而且不存在辐射,超声缺点在于对早期原位癌、微小钙化不敏感。MRI在所有乳腺检查技术中对病变检出率及敏感性最高、特异性较低,MRI有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技术特点,对病变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均能清晰显示,早期丰富的血管形成所导致的病灶明显强化及所形成的增强图像形态均能为准确的定性诊断提供有效信息[8],MRI检查技术缺点是费用贵、检查时间长、对钙化不敏感、受体内金属限制检查,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MSCT扫描技术可以多方位观察乳腺病变形态特征、大小、密度、轮廓、周围情况,可以测量病灶CT值和增强后病灶特点,CT灌注成像可以了解病灶血流动力学情况[9],还能够观察乳腺后方胸壁肋骨、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情况、以及肺胸膜、胸椎及肝脏转移,能够为乳腺癌分期提供帮助,通过平扫增强扫描可以检出致密乳腺内病变以及分析病变强化特征[10],缺点是对早期乳腺癌及微小钙化不敏感、辐射剂量大,MSCT扫描对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囊肿、脓肿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因此MSCT扫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癌分期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弥补其他检查技术的不足[11],研究表明MSCT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疾病中除MRI检查、钼靶、超声技术外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价值[12]。

3.3 乳腺疾病的CT特征

乳腺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分叶、毛刺、不规则结节或肿块、细小族状钙化,脐凹征及卫星灶也是恶性病变的特征,少数恶性病变出现坏死囊变,同时伴乳腺皮肤增厚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是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可靠征象,少数恶性病变表现为非结节肿块,恶性病变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不同程度强化方式,恶性平扫CT值略低于良性10 Hu;乳腺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圆形、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粗大钙化,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无强化,本组CT诊断乳腺恶性病变准确性占93%,3例误诊为良性病变,诊断良性病变的准确性占90%,2例误诊为恶性病变,研究发现乳腺恶性病变极少数具有良性特点,而良性病变有极少数具有恶性病变某些特征,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少数良恶性病变的交叉征象,必要时行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或结合钼靶、超声、MRI检查技术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乳腺恶性病变MSCT表现具有分叶、毛刺、不规则、脐凹征、卫星灶、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生长快等特征表现,而良性病变具有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无恶性特征、生长慢等表现,因此MSCT扫描技术在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可为临床术前及分期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腋窝良性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22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06-26 10:42:32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益寿宝典(2018年5期)2018-01-28 09:59:49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捏腋窝 延衰老
女子世界(2016年3期)2016-03-22 16:41:38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