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群 房晓燕 李 平 李萌萌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麻醉科,北京 100048)
报告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时发生因声门暴露困难所致困难插管,采用可视喉镜联合电子软镜插管成功,该患者后续手术采用清醒气管插管。
患者女性,45岁,RA病史20余年,伴四肢畸形疼痛活动受限,近2年髋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入院拟分次行“双膝、双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身高165 cm,体重45 kg,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史。血红蛋白(Hb)92 g/L,血沉(ESR)5 mm/1 h,白蛋白38.1 g/L,类风湿因子36.8 kU/L,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专科检查示双手可见天鹅颈畸形,伸指活动受限;双髋、双膝关节外观畸形,患者步态明显改变。气道评估:患者头后仰轻度受限,可后仰40°;甲颏间距4指,张口度3指,Mallampati评分3级。耳鼻喉科功能喉镜检查示内镜下见舌根稍后坠,会厌抬举欠佳,声门暴露不全,双侧声带光滑,运动好,闭合可。综合考虑患者气道情况、喉功能检查结果及患者舒适度,拟采取慢诱导插管。
手术日晨,患者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100/54 mmHg(1 mmHg=0.133kPa),心率81次/min,脉搏氧饱和度(SpO2)0.99。进行麻醉诱导,给予咪达唑仑2 mg、舒芬太尼10 μg、依托咪酯6 mg和丙泊酚50 mg,行辅助呼吸,面罩通气良好。给予罗库溴铵40 mg,继续面罩通气。待肌松药完全起效后,拟将患者头后仰行气管插管,发现颈部强直。打开口腔置入3号可视喉镜后,无法抬起会厌,不能暴露声门。一线和二线医生各尝试1次插管均失败后,考虑患者面罩通气良好,拟联合使用喉镜和软镜进行插管。使用可视喉镜打开口腔,置入软镜通过会厌下方看到声门,插管成功。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患者后续进行右侧髋部手术和膝关节手术时,选择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使用右美托咪定0.5 μg/kg缓慢静滴、舒芬太尼5 μg入莫菲管辅助镇静镇痛,使用2%利多卡因依次进行舌面、口咽、喉咽、声门下表面麻醉后,电子软镜引导顺利置入6.5号加强气管导管,手术顺利,术后拔管安返病房。
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为0.5%~1%,女性和老年人易患[1-2]。RA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和外周掌指关节炎症,大小关节均可受到侵犯;除关节外,肺、心、神经系统、血液、眼等器官或组织亦可受累。RA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并侵蚀入软骨及骨组织,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RA患者中轴骨骼受累时可出现寰枢关节脱位、颈椎强直、颞下颌关节僵硬和环杓关节炎[3]。Friedman等[4]报道在声门区、会厌区黏膜亦可发现病灶,导致喉部结构异常。RA患者困难气道的程度与其疾病活动程度和病程长短无关[5]。颈椎强直和颞颌关节受累可导致直接喉镜检查非常困难,喉部结构异常可导致会厌僵硬、固定,从而导致插管困难。
此类患者术前应进行充分的气道评估,如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颈部活动度、甲颏间距和下颌前伸等。Mallampati分级和下颌前伸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但仍可能漏诊近50%的困难气道[3]。麻醉诱导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如大小合适的面罩、可视喉镜、软镜、可视管芯等插管工具,声门上气道工具(supraglottic airway devices,SAD)如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喉罩等,允许的范围内使用更小内径的气管导管,避免多次插管造成创伤。
Hakala等[6]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RA患者中使用直接喉镜插管有13%的患者完全无法看见声门,使用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率更高。Gu等[7]报道1例RA患者在诱导后发生插管困难,经联合应用可视喉镜和纤支镜成功插管;该例患者为头前倾位30°固定,无法平卧,与本例相比,是一例更为明显的困难气道患者。本例患者术前气道评估提示其插管条件尚可,考虑患者的舒适性,进行了诱导后插管;考虑到其气道潜在的风险,采取了慢诱导插管,保证面罩通气可行,避免造成无法气管插管和氧合的危急情况。
根据困难气道协会(Difficult Airway Society,DAS)指南,对于预期困难气道患者,清醒气管插管(ATI)是气道管理的金标准[8],最常采用的是软镜引导清醒插管;对于非预计困难气管插管,其处理分为A、B、C、D 4类方案[9]。在出现气管插管困难时,首先采用方案A,调整患者体位、插管设备或喉镜片、气管导丝、肌肉松弛程度或更换医师进行插管,喉镜尝试次数不超过“3+1”次(喉镜尝试次数≤3次,只有在气道管理经验更丰富的麻醉医师在场时,才允许进行第4次尝试)。应避免多次插管造成声门水肿及出血等损伤,为后续处理方案提供缓冲余地。若插管失败,尝试方案B,通过临时置入SAD维持患者氧合。若SAD置入尝试3次失败,采用方案C最后一次尝试面罩通气,仍然不能维持氧合则进入方案D—紧急环甲膜切开术[10]。
该病例提示我们一定要重视RA患者的气道问题,其气道的困难程度往往较评估的更为严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更为保守的麻醉诱导方案,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