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双创”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2021-11-30 13:06肖玉杰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理工科双创知识产权

肖玉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0 引言

理工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和高等教育建设“新工科”理念的推动下,诸多理工科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而有针对性地设置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部分理工科院校还将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老师聘任为“双创导师”,以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大学生们在取得大量创新创业成绩的同时,其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则“双创”教育之后便存有知识产权纠纷的潜在风险。因此,针对理工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重“双创”教育而轻甚至无知识产权教育的状况,有必要在“双创”教育普遍已经成熟的基础上融入知识产权教育,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

本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分析、查找问题,剖析背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该校的专业特点探索出将知识产权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之路径。

1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学科优势

理工科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括理科和工科,统称为理工科,是以客观世界及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和专业[1]。与文科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在创新成果方面,表现形式主要是有形的物质创新[1],如发明一项新的技术、新工艺或者制造一种新产品,而这些创新一般都可以在学生学业进行过程中通过参与学科实验、实践或者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得,正因为这些特征,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2]。

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而言,该校作为典型的以汽车命名并围绕汽车制造为研究对象的理工科高校,其核心专业包括汽车、机械、材料、电子等,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日常教学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各种实验、实践环节。同时,还可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创新创业竞赛,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科类大赛等。据了解,从2018-2020年,该校学生通过参与各项竞赛所获得的省部级奖励就高达1000余项,获奖学生达2500多人次。学校累计资助184个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受益学生700余人,择优推荐并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2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9篇,申请专利6项,获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鼓励创新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3年中,该校创业基地入孵创业项目200多个,参与创业人数达400余人,营业额近1000万元。获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企业29家,市级一次性创业补贴的企业达34家,孵化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类企业。其中,较为典型的“双创”成果如2010届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创办了蓝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年产值近1000万,2012级材料专业的学生创办几维网络科技公司,天使轮估值500万[3]。同时,学校也获得省市级多项创新创业方面的荣誉,充分利用了学科优势,“双创”教育硕果累累。

2 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相对滞后

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丰硕的成果相比,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认知就显得较为匮乏,这也和各高校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缺失有关。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理工科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对知识产权认知、运用、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参与调研的500名学生中,有14人表示从未听说过知识产权,占比2.27%;有135人表示了解过知识产权并学过相关知识,仅占比27.27%;其余学生表示仅仅听说过知识产权这个名词,但并未进行详细了解。对于知识产权相关信息的了解途径,有360名学生表示是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获得,占比71.2%,其余学生则是通过学校教育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对于知识产权更为专业的知识,例如,如何对于自己的创新发明运用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进行保护,所了解和熟知的学生则更少。有214名学生表示自己或者身边的同学有创新发明,占比42.86%,其中竟有高达183名学生表示,自己从未考虑过创新发明需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或者并不知道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所以真正能够将这些创新发明申请专利并且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代表的专门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相对滞后,理工科大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较为匮乏,这种重创新、创造而轻保护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如何将培养创新创造与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结合起来这一问题显然更值得具有创新创造优势的理工科院校率先思考并践行。

3 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滞后的原因

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分为文科生和理工科生,认为“术业有专攻”,强调学习的专业性、理论性。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就分为文理科,理工科学生埋头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等,针对理工科学生,更有甚者喊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对于人文类的知识两耳不闻,大学阶段理工科学生也聚焦于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缺乏了解和学习意识。

其次,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针对文科和理工科大学生而泾渭分明,其人才培养计划也相差甚远。文科往往包括法律、语言等,其课程设置中也几乎不会涉及到机械、电子等技术类知识;理工科的课程中同样也不会涉及到法律、历史等人文类知识。文科和理工科的区分,也把这种不同“出身”的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进行了严格划分,例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本科四年所学课程仅限于与机械制造有关的知识,他们可以基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进行发明创造,但是对于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不甚了解。即使有能力进行创造发明,并不代表能够把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同样,其他理工类大学生也面临此类问题,这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背道而驰。

再次,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评价机制具有局限性。不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大学生,大家普遍认为“学生以学为本”,最核心的评价因素目前还是其专业课程分数高低,以及能否顺利通过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等,以考试论成败,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因此,大多数的高校学生为了能够获得学校和社会认可,精力往往集中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其他方面的知识涉猎甚少,于是便出现了理工科的学生懂创造发明但不懂知识产权保护,法学专业的学生懂知识产权保护但不懂如何进行技术鉴定这样的尴尬局面。

4 理工科大学生“双创”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融合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在学业进行过程中,由于实验、实践、竞赛而产生的发明、外观设计、艺术作品、科研论文等都可被认为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由于知识产权权利范围的广泛性,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讲,只要在学业进行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将自己的智力成果转化为具有财产属性的知识产权并非难事,关键就在于其本人需要具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和相关知识。例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大学生,3年累计获奖千余项,最终成功申请专利的不到10项,相信在这些获奖作品中,经过专利挖掘或者有效改进,专利转化率也会得到提升。鉴于此,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点在于要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通过该项教育,使得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业过程中,具有知识产权意识,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论是发明、创造、创新,都能够做到独立完成,一方面不侵犯他人已有的成果权利,另一方面也注意维护自身对成果的专有权利,以防他人侵犯;同时,具有基本的知识产权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和技巧。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而言,可以从意识提升、课程设置、师资整合和评价机制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需要从学校层面,营造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对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责任主体在于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团委、学工部,以及一线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团课或者学校内部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为广大学生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其次,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重新调整和设置“双创”教育教学课程群,由原来的法学专业学生必修课变为人人必修课,将知识产权变为全校性的通识教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而建有专门的“双创”教育学院,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活动、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孵化与转化,组织实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等工作。“双创”学院的课程原本仅限于和创新创业有关,但是辐射面为全校学生。鉴于此,应由“双创”学院作为责任主体,将知识产权课程补充进创新创业课程,根据理工科大学生知识背景和实际需要,此处知识产权课程需与法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产权法课程有所区别,将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知识进行整合,开设类似《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课程,对于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的关系进行讲解;开设《知识产权总论》课,将知识产权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开设《知识产权实务》课,以案例+理论的方式,介绍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开设专利信息检索方面的实训课程,学习如何进行专利检索,避免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同时,还可以针对机械、材料、电子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知识产权案例实践课程[4]。

再次,整合“双创”教育师资,由具有知识产权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双创”教育中[2]。目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双创”学院的师资主要以兼职的方式聘任,由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老师以及各学院辅导员担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而知识产权专业老师主要集中在法学专业,此前并没有参与“双创”教育,经过师资整合后,全校的资源可以得到共享,“双创”教育的师资压力也可以得到缓解。

最后,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需要改进。目前,“双创”教育的培训是以课外学分的形式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只需要在毕业前修满一定学分的“双创”教育课程即可,而学分的取得也仅需上课无需考试。正是缺少了考核环节,学习效果有待商榷,因此,经过改革后的“双创”教育也应和其他课程的考核一样,学习结束需要开展相应的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获得学分,该学分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成绩一样,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以结果促学习[5]。

5 结语

创新、创业成果只有得到了有效保护才能真正转化为对世权从而产生经济价值,理工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未来的生力军,“新工科”的教育理念正是适应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培养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相交融的复合型高端科技人才。作为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首批高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相互融合,方可真正实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理工科双创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不理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