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珍
(福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科学城作为承载基础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创新应用研究的策源地,在整合高端创新资源、汇集高端科学人才、构建高端创新平台及营造优质创新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先进城市为迎接全球经济竞争,增强自己的科技、经济实力,正加速整合自身资源,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纷纷建设科学城,代表性的有北京的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广州、武汉、成都、合肥和杭州等城市的科学城。当前,福建省正努力在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福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简称“福建科学城”)。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全力建设福建科学城,在新时代传承“3820”战略工程精髓,整合福州高新区和福州大学城创新发展,打造成福建省创新策源地、高端技术人才蓄水池和国家区域性创新智造高地。
国内外科学城建设经验表明,科学城建设的主要成功因素包括:高等院校、科研开发机构的集聚程度和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配套等。福建科学城是以福州大学城、高新区、上街镇作为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04km2,定位为全省创新策源地,对接引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集“高精尖”人才和各类创新要素,打造高能级的科技创新战略区域。
福建科学城范围内拥有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2家(其中国家级3家)、25 个创新载体(其中 2 个国家级创新载体,13 个省级创新载体)。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省属高校唯一一家获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授牌的科技园;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国家级留创园。福建科学城范围内拥有多达 267 个高品质创新平台,其中1所国家级科研机构、15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34 个省级创新平台、6 所省级科研机构、11 个院士工作站及多个博士后流动站点,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研究领域。福建科学城范围内汇集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共21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截至2020年7月,各类孵化载体累计引进企业375家,集聚创业企业(团队)400个、青年创客3000多人。目前,“技术咨询+孵化”“投资+孵化”等创业服务模式初具规模。
福建科学城范围内共有12所高等院校及2所中等职业学校,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优质高校资源,是福建省中高等教育资源最密集、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同时,福建科学城也是优质科研精英的汇聚地,目前拥有198位国家级人才,拥有科研界高等级的校友资源群体,强大的创新人才资源是科学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福建科学城范围内历年共获得20项国家级奖项,国家奖项涉及图论、非线性晶体材料、量子物理、煤乙二醇等前沿领域,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具备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多个交叉产业衍生发展的带动能力。
作为福建科学城的主要产业集中区,福州高新区在产业规划上坚持打造科技创新型、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先进高新产业为先导,以科技研发与创意产业为核心,以总部经济为重点,形成了光电显示、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相继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半导体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十三五”以来,园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量质取得“双向提升”,成为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十三五”末期,福州高新区GDP总量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为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率6.32%,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5.85%。五年来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接近30%,2020年财政科技支出突破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突破26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0%,经济外向度持续拓展提升。
福建科学城范围内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提升,交互通达的区域骨干路网已实现与马尾港、福州新港、长乐国际机场的“一小时交通圈”。医疗教育配套更趋完备,目前拥有各类中小学校共55所,自福建师范大学附中选址福州高新区后,政府加大教育配套升级力度,正在对接引进北大附中、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倍凡等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快速推进省实验幼儿园高新区分园等12所学校新改扩建。建成64所医疗机构包括高新区医院、林文镜纪念医院、建新医院等。科学城范围内的总商业体量已超过120万,包括正荣财富中心、信通国际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海凯骊、聚春园、紫光等3家高端酒店,目前还有紫光浦上商业小镇、万达广场等在建项目。
科学城要建设好,需要高位调配和统筹高能级资源,要有大科学装置、研究性大学或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支撑。科学城建设需要省市区三级大力投入与资源匹配。从深圳、合肥、南京等城市建设科学城来看,都将其摆在全市甚至是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平台。对于现阶段的福建科学城来说是难题,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目前是空白。大科学装置要与国家发改委、中科院深度对接,可遇不可求;福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也非一日之功;国家实验室由国家统一布局,目前只有4个;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点面向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目前全国各地还处于探索建设阶段。
福州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数字经济、机械制造、新材料、光电及生物医药等为支柱,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但产业体量仍然比较小,2019年企业总收入1300亿元。而且产业链条较短,科技型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数量不足,尚未形成具有高显示度和引领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尚未具备足够强大的竞争优势,比如生物医药未入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50强,软件信息全国10强企业未有福州企业身影,先进制造产业排名未入前20位。
福州大学城建成以来,对福州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在发挥基础研究环节仍较为薄弱,缺乏研究型大学。大学城12所高校仅有福州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大学城创新资源的基础研究功能和应用研究功能明显不足,对产业孵化、产业创新赋能作用也明显不够。特别是在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上,高校作用发挥不够,且各高校间教、科研资源共享不足,与地方产业园区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福州高新区与大学城的协同融合发展尚未真正破题,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模式和渠道亟需拓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尚未发挥。
相对于其他省会城市,如南京、西安、武汉、长沙、杭州等,福建科学城规划区内基础教育水平偏低,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仍较为匮乏,中小学教师配备、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现实需要。此外,福建科学城周边地区一些生活基础设施仍在逐步完善中,基础教育等各类生活资源的不完善,抑制人才与产业活力,错失人才红利,这将直接影响未来科学城的持续发展。
建设福建科学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应立足福州产业基础和政策发展环境,发挥大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聚焦数字经济、光电等科技创新重点方向,推动高新区与大学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高位推进福建科学城谋划和建设。
高规划,精准确定科学城发展方向和行动计划。一是发挥智库力量,做好顶层规划,聘请高水平咨询机构、团队、专家等,分阶段对全市科学城建设规格布局,确保规划方案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二是加快成立福建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专班,构建高新区与大学城、闽侯县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统筹机制,合作推进科学城建设及运营管理。必要时可以设立专门的建设机构和管理机构,承担科学城土地开发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运营等职能。积极引入市场化社会资本参与科学城运营,整合社会力量开展产业投资、资本运作、招商引资、创业孵化,企业服务等活动。
瞄准优势产业,在现有的平台基础上,积极推动国家级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等条件成熟时,逐步谋划聚焦优势、潜力学科和产业,谋划筹建光电等重点领域的大科学装置。一是主动对接和争取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落地福建科学城,富集福建科学城高端创新资源。支持福州大学等高校与全球一流大学深入合作,通过共建学院等形式引进一流大学师资团队,探索设立中外合作办学引导奖励资金。对本地高校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资金支持,激励高校切实引进境外名校优质教科研资源。争取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支团队、带动一个学科、支撑一个产业。二是加快推进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智能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加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与我省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创建国字号科研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三是着力引进世界500强科技企业,以及台湾地区高科技企业,在科学城建设研发总部。
一是在教学教育资源方面,对大学城高校资源进行整合,打破校际藩篱,建立教学协作、师资互聘、教师跨校兼课,实施学生跨校辅修、互认学分、联授学位等制度。二是在空间设施资源方面,破除围墙建设“共享区”“共建区”“合作办学区”,最大限度实现大学城区内的体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礼堂、公共实验室等通用性设施的资源共享。三是在科研创新合作方面,鼓励大学城高校教师跨组织、跨区域寻求创新资源,组建联合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四是探索建设一流的云大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推进“旗山云大学”建设,将云大学建设成为福建省融合集成人才培养高地、创新要素集散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孵化基地的数字孪生大学。
以福州高新区、上街镇为核心载体,加快布局孵化器、加速器、小试中试基地,强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技术评估、知识产权等服务支撑,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一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线下平台(一网一厅)建设,为科技成果提供展示交易服务。二是建立市场化的孵化机制。加强科研成果孵化,破除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障碍;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建造孵化器,进行市场化运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成果交易体系,加大科技服务中介扶持力度。三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合闽籍高层次科研人才、杰出贤士,吸引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加盟建立子基金,共同投资孵化科技成果,帮扶早期初创项目实现产业化,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输出方、输入方进行奖励,推动成果转化启动“第一公里”。
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科学城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必须建立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抓住福州市“多区叠加”在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对吸引国内外人才政策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是鼓励科学城内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激励人才,更好地试行和实施薪酬谈判制、开展职称自主评审,鼓励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用人。二是对于国外人才,建好科学城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国际人才社区和国际化街区,为国际人才集聚创造充满国际化的社会氛围。三是继续深化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向个人倾斜,大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比例。四是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家属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高标准生活配套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在教育方面,打破城区地理空间壁垒,鼓励本土核心城区公立中小学、幼儿园,特别是比较成功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集团,设置跨区“飞地分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给予充分的人员聘用自主权和聘用人员薪酬自主权。营造尊重知识的人文氛围,崇教尚文的文化传统,不断吸引了年轻的科技人员和优秀大学生成为城内园区的主要力量。
按照“科学+城”的理念高标准完善宜居宜业环境。一是以“科技、山水、人文”的理念,营造绿色宜居城市环境,利用高新区、大学城周围乌龙江湿地公园、旗山森林国家旅游区等资源,打造青山绿水、空气宜人的“绿色走廊”。二是围绕福州市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研发创意等产业链上下游,引进“双百”项目,即百分之一百的高新技术项目,百分之一百的环保型项目。三是高品质的产城融合,尽快完善科学城内三甲医院、国际学校、商贸休闲、主题公园、度假村等配套。四是坚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度整合。在骨干公共交通线路沿线和公交车站易于步行范围内进行适度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强调居住、办公、商业等用地的混合使用,使其与公共交通设施形成有效整合的一体化社区。五是融入先进城市建设理念,通过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综合管廊、城市生命线工程等技术手段营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更显科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