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2021-11-30 10:55王萍唐召云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思政高职

文/王萍 唐召云(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行业将迎来智能化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面对新趋势,高职思政课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入探索5G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融合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共情程度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是上好新时代思政课、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

一、5G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紧迫性

高速率、广覆盖、低延时的5G网络,一方面,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催生教育新生态[1]。“5G+”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价值引领、主导性[2]、有效性被削弱等风险。

(一)抓住新机遇,方可守住主阵地

5G时代网络进一步突破了时空壁垒,给传统教学形式和手段带来巨大冲击。AR/VR技术发展,克服了卡顿的问题,场景画面越来越优化,沉浸式教学可以穿越历史与现实,如同“身临其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体验感;AI、大数据技术能帮助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酣畅淋漓的网速实现了即时沟通交流,各种网络平台、应用可灵活交错使用,能满足思政课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将5G技术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大大增强教学实效性。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之争愈发复杂和激烈。西方对中国的思想意识渗透并不会因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而停止,反而为之利用防不胜防,思想意识之争愈演愈烈。青年大学生正是热血冲动的年纪,易受网络舆情影响,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怎样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用好了5G信息技术这个法宝,才能占据思想教育高地。

(二)应对新挑战,才能耕好责任田

5G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网络上有即时更新的国内外政治信息、学习资料,观看教育资源更为流畅,AR/VR技术加持的新资源也将爆发式增长。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依靠手机、电脑可随时随地浏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者,远程教育蓬勃发展,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斯坦福公开课等平台可自由选修,教育资源共享,在线聆听名师授课、与名师交流轻松实现。学校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被学生不自主地在心中进行比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面临更多竞争和质疑;网络环境下学生知识获取碎片化、价值选择多元化及线上线下学习的融合也是新时代教师要应对的问题;此外,5G时代是智慧课堂的时代,学生需要运用智能手机参与课堂互动,集中管理学生的手机是因噎废食、逆势而为。然而,网络世界精彩纷呈,普通高职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5G时代超高的网速和更好的互动体验可能会增加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程度,手机在手是对学生自律能力和课堂吸引力的考验,教师主导课堂面临新的挑战。运用5G信息技术,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让手机变成享受学习乐趣的工具,尽可能地减少负面影响,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二、5G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的着力点

(一)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思想认识

5G时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广泛应用于课堂,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到将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性。这一课题既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契合新时代青年喜爱互联网、热衷新鲜事物的特征,是保障思想教育主导权的必然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一直以来在课堂抬头率方面下的功夫更多,新信息技术的融合无疑是增强课堂吸引力的强大助力。但这要求教师具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年龄越大的教师难度就越大。因此,首先要从思想意识入手,认识到思政教学改革宜早不宜晚,积极行动起来,将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进一步发挥思政课教学“铸魂育人”的作用。

(二)融合5G技术,重构教学模式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职教云、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来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推进5G时代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贯彻“大思政”理念,把思政课放置在历史或现实的场域中来讲,使理论变得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又深刻,入脑入心,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使用5G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灵活多样,如:双边互动课堂、全息远程教学、VR辅助式教学等。双边互动课堂也就是利用互联网连线,实现名师与任课教师共同授课、理论与实践课堂双向互动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就曾经进行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采取场馆与学校双边互动的形式,一个师生小组在红色遗址现场参观分享,其余学生在教室利用新媒体通过云端同步学习感悟,克服了时空的局限;全息教学可运用5GMEC(多接入边缘计算)业务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打造跨区域、名师共享的“云、网、边、端”一体化特色教育体系,实现现场级交互远程教学[3];VR辅助式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场景模拟[4]、历史还原,从听觉、视觉和触觉上加强感官反应,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深化理解、增强感悟,提升教学效果。

(三)紧扣专题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高职思政课的设立主要有三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些课程教育部都下发了教学指南,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专题。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参照教学指南,以5G信息技术的融入为主要方向,分三步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研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素材,了解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这是准备阶段;第二步,厘清教学思路。思考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按照什么样的逻辑来讲更清晰。这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教学经验来进行确定,而是要进行综合考量。比如收集的素材、现有教学资源中哪些符合典型性、新颖性、时代性特征,如何利用这些素材来讲透理论知识,可以运用哪种信息技术辅助、使用什么教学平台,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有参与热情等,心中要有整体的谋划才便于下一步行动;第三步,进行教案设计。紧扣授课内容,结合教学思路,提炼设计教学框架,然后依据教学资源和素材确定教学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形式相结合,比如问题链教学法+VR沉浸式教学法、慕课+翻转课堂等,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

(四)运用后台数据,精准教学考核

运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探究;职教云、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平台,可以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料,实现个性化学习,还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这些平台都会实时记录每位学生的各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考核评价改革,将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以平台大数据为主要依据,这样既客观准确,又能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互动,教师还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职教云平台为例,可以用来考勤、发布学习资源、开展教学互动活动等,考核时可以自行设置权重,分为课前学习、课堂互动、作业和考试四大模块,各模块下面又有细分,按照平台计分的规则制定好考核标准,可自动生成最终得分,学生的每次参与情况都能反映在成绩里,非常便捷。

三、5G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协同推进

5G信息技术与高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单单思政课教师努力即可,形成各方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有利于促进教学创新,提升教学实效。

(一)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校内校外协同

思政课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正在不断推进,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的开放课程就是共建共享的成果之一,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等各级教育单位也都组织了集体备课,但在“5G+”时代的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等基本资料,力求准确,缺乏对现实素材的深度挖掘和话语体系的转换,真正优质的教学资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提炼、创新创作,由于校际竞争和自身知识产权的问题,建设者共享意愿薄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引用新技术建设的教学资源耗费人力物力成本巨大,单个学校建设力量有限。比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VR教学体验资源耗资200万元,由多个教师与制作公司协同用了三年才得以完成。广泛共建共享方能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丰富,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加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打破“各自战斗”的局面,进一步重视资源建设的审核和使用反馈,增强共建共享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推广使用性能。

(二)学习交流随时随地,课内课外协同

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组织的创新,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课前、课中、课后师生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课前,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职教云等教学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情,参考大数据针对不同学生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备课,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依据课前调查和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开展个性化互动,回应学生的问题,深入浅出讲透教学重难点,利用多媒体交互创建多元情感教育环境[3],提升思想认识;课后,在前期学习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创新课后活动的内容形式进行延伸拓展,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贯彻到实践中去。同时,通过作业、测验、实践考核和课后交流等情况反馈,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效果。在现实中遇到迷茫、困惑,师生亦可随时交流,实现课内课外环环相扣,不断提升学生获得感。

(三)构建合力育人格局,教育主体协同

为了达到高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在融媒体时代,除了抓住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之外,“大思政”格局下思政教育的环境塑造和工作协同,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宣传部门、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应通力合作,统一管理校园媒介,制定信息发布和分享机制,建立思政课堂、线上教学资源、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刊融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圈,推进线上、线下传播优势互补,把握主流舆论导向,增强思想政治宣传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学生也是教育主体,他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他们可以通过上传自制短视频、讲故事、唱红歌、谈感想等来宣传主流思想、正能量,也可以发挥强大的人数优势及时发现身边的错误言行,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5G信息技术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双向融合是一个逐步实现、不断优化的过程。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与考核评价高度融合,才能真正推动传统课堂的改革转型,尽可能地发挥新技术提高思政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作用,讲好理想信念,讲好中国精神,讲好爱国奉献,培养担当复兴中华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思政高职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