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11-30 11:21于晓欢张希中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育人

于晓欢,张希中

(1.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党和国家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确保“红色江山代代传”的政治高度,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传承红色基因,聚焦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并从国家层面对“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大力实施。梳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蕴,论析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一、红色基因及其传承

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红色基因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特点。传承红色基因是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时代意蕴。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及特征

红色基因这个概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他在调研考察军队工作时最早提出,随后又多次论及,并将其从军队建设扩展到党的建设、时代新人培养等多个方面。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话语系统中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道德、思想路线以及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1]147。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内在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的内核与因子、本源与根基,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综合。

马克思曾指出:“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的条件下创造。”[2]603红色基因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科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中的文化因子,形成了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单元,构成了红色文化的根魂,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之中。红色基因“凝结着中华儿女的理想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凝合着中国人民的先进品质”[3]。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表现为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一系列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精神的源头活水。

红色基因具有科学性,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红色基因具有实践性,它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也随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社会革命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红色基因具有革命性,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对党忠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精神品格。红色基因具有人民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蕴含的价值追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红色基因的形成发展以及发挥作用的根本依托。红色基因具有创新性,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滋养和丰富。此外,红色基因还具有地域文化特性、丰富的表现形式等特征。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并运用战略思维将传承红色基因工作上升为灵魂工程、育人工程和固本工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红色基因传承作出了崭新探索。从理论层面上看,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思维和历史视野,在多种场合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分别对党员干部、官兵、青少年等群体传承红色基因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从红色基因的形成、内涵、意义、传承和弘扬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在红色基因的来源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重要来源。他将包括建党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视为红色基因的重要来源。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4]48。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谱系。”[5]7在保持红色基因本色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4]18在红色基因的时代定位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红色基因新的高度,鲜明提出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红色血脉”“红色基因”“独特优势”“传家法宝”等重大论断,他要求抓好传承红色基因工作。在红色基因传承的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不忘本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的需要,而且是开创未来的需要。传承红色基因绝不是从历史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红色基因的助力下创造新的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6]在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始终保持和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学好党史和新中国史,广泛深入开展向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学习的活动,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凝练提出了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在内的一系列中国革命精神,在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同时,也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效载体。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主体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这个群体,他强调,从娃娃抓起,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将知识灌输与情感培育相结合,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科学解答了“红色基因从哪里来、如何传承”等基本问题。其中,以“红色基因代代传”确保“红色江山代代传”,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主线。这一系列论述既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实践层面上看,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承红色基因进行了战略擘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两次集中学习教育虽然主题不同,但初衷相同,都是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党进行自我革命,引导党员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进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7]党的十九大把传承红色基因上升到战略高度予以强调,并作出“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军委专门印发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明确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着力重点和主要工作。2019年,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提出“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将“红色基因代代传”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开始实施。

二、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上述四个方面的任务都与传承红色基因有关联。理想信念根植于红色精神的沃土,传承红色基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传承红色基因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应有之义;红色基因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传承红色基因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具有红色基因是时代新人必备的素质品格,传承红色基因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客观需要。红色基因具有重要育人功能,发挥着感人、化人、育人、培人的重要作用。红色基因蕴含丰富的精神财富,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最好营养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价值引领作用。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以红色基因教育学生,以多样的红色资源浸润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一)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红色基因历久弥新、代际相传的现实需要

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当下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更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所在。红色基因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体现着革命文化精神的传承,既质朴厚重,反映过去,又历久弥新,引领未来。未来三十年,当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之时,当代青年大学生必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当前有必要推动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红色文化,让学生在红色基因浸润中固本铸魂。通过红色文化教育,重温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让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引导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力量不断奋进、砥砺前行。

(二)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需要

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意义重大。红色基因具有价值引领和目标导向功能,这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8]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进一步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为达成“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目标提供了可行路径和重要保障。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扣好第一粒扣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发挥红色基因的政治导向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开展各种红色基因传承宣传教育工作,将高等教育发展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目标、未来方向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向紧密联系,成为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将传承红色基因牢牢同坚定理想信念相结合,是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突出强调了红色基因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内外形势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多元化的严峻挑战。处于互联网时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通过鱼龙混杂的网络传播,不断侵扰着学生的头脑。如何夯实理想信念,培塑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5]70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为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提供价值支撑。因此,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红色基因充实大学生的头脑尤为重要。这样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断明时势、知己任,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鼓励学生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远大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珍惜韶华、勤奋学习、增长本领,最终成长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这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路径。此外,国家文物局联合教育部印发文件,对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体系、校园文化塑造等作出重要安排。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遵循。

面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高校可以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科研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等结合起来,实现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红色基因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把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最主要方式。

首先,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以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而蕴含中国共产党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红色基因恰恰和上述课程育人目的一致,逻辑内容吻合。因此,应将红色基因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程之中,在思政课堂上挖掘并融入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等红色基因资源,将红色基因通过思政课堂呈现出来,形成弘扬红色基因的主导力量,让思政课更深刻、更生动、更鲜活、更有温度,让青年学生通过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等红色基因精神密码的感召,更加自觉地扛起时代责任,努力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任,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外,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教学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除了常规的专题讲授法之外,应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师生共同观看红色影视剧、演绎红色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座谈讨论红色精神等,通过音像式、演绎式、体验式、讨论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真正入脑入心。

其次,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以达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9]2这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把红色基因融于课程思政,即是把红色基因的精神元素贯穿到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之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深挖红色基因元素并与讲授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把爱国精神、革命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达到学生既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又接受红色教育的目的,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和德技双修的目标。

(二)融入社会实践,实现红色基因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红色基因元素,有利于其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升观察力和实践力。

在日常课余时间或者暑期“三下乡”固定实践时间,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可带领大学生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革命场馆等思想政治工作研修基地,接受红色革命文化洗礼。红色主题实践内容丰富,如参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红色主题实践形式多样,可以深度挖掘本地区红色资源,走出校门进行研学旅行实践;也可以利用VR技术、直播平台,足不出户的进行网上走访实践、线上直播采访实践等。实践出真知,通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原汁原味、真实可感地领略红色革命文化,使红色基因更加烙入脑海、深入血脉,从而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

(三)融入校园文化,实现红色基因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把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话语,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建设大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红色校园文化,让其能随时随地浸润红色文化,汲取红色养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红色基因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方面,要打造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校园活动。高校可以以党内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及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红色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合唱、红色故事演讲、红色历史回顾、红色视频剪辑、红色图片展览、红色精神征文等,通过读、唱、讲、演、拍、展、悟等活动方式,让全校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的建设,从而发挥红色文化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要营造红色精神在校园传播的氛围。不仅要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而且要在高校打造一批蕴含红色精神的标志形象,如校园中设立红色人物雕塑,供学生瞻仰;教学楼中悬挂红色精神宣传资料,感染师生;校史馆中挖掘学校红色校史文化,供全校师生学习并弘扬等。总之,通过校园文化的宣传和革命形象的塑造,使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在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

(四)融入网络思政,实现红色基因网络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今在校大学生都是网络时代原住民,网络对其知识的获取、“三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因此把红色基因的传承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势在必行。

第一,要大力培育网络思政育人名师。落实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第二,要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红色基因网络思政传播平台,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如在校园网主页创建红色文化专题网站、党建专题网站,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创建红色文化传播栏目等,通过策划原创文化作品或传播优秀文化作品,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热情,通过网络一键共享传播的优势,扩大红色基因网络育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从而扩展思政育人的广度和深度。第三,要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红色基因网络育人交流平台。以网络直播、网络会议等方式进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线上匿名互动,便捷、及时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并针对错误思想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指引,做到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网上网下协同育人合力。

(五)融入理论研究,实现红色基因资政育人

红色基因内涵丰富而深厚,为更好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必须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中,通过深入总结阐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重大意义、精神内涵等,让大学生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从学习表面走向理论深入。

高校应深化对本地区革命文物及红色校史资源的梳理、研究与阐释,把红色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专题研究和学术研讨,设立红色精神专项课题,深入研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刊发理论文章、宣传阐释文章等方式,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最终实现红色基因传承的资政育人功能。高校应当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职称评聘办法,积极将红色文化优秀作品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的依据,以此激励师生聚焦红色基因传承开展研究。

(六)融入党团活动,实现红色基因组织育人

组织育人就是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这里主要是通过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的党建活动和团建活动,以此实现红色基因的组织育人。党组织和团组织应聚焦讲好红色故事、争做红色传承人等主题,开展党团共建活动,以党建带团建,汇聚组织育人合力。

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等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群体应将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等内容渗透到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团支部团课、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之中,同红色文化课程一道,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七)融入体制机制建设,实现红色基因管理育人

管理育人就是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以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依赖高校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学校层面应成立校级领导牵头,宣传部具体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共同参与的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从总体上把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根本方向和目标任务,并配齐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规范、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全校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管根本管长远,是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对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应抓住制度建设这一重要环节,构建好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学生成长成才配套管理制度、学科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等,从而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