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

2021-11-30 11:21师海娟刘伟杰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攻坚思政

师海娟,刘伟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孕育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2]19。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精髓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高校讲好思政课提供了诸多鲜活事例和教学素材。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是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新时代,高校应深刻把握脱贫攻坚精神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一、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

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首先要回答“融入何以必要”的关键性问题,对此问题的回答是精准把握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融入尺度、融入限度、融入效度的理性思考和现实考量。脱贫攻坚精神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凝结成的独特文化标识和时代流行标语。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符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利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一)政治引导:脱贫攻坚精神是铸牢青年学生制度自信的思想底气

习近平指出,“坚持教育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1]。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既是高校完成自身教育使命的必然抉择,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题中应有之意。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加强政治引导、锤炼政治品格的最营养有味、鲜活有趣和真实有据的教学素材,蕴含着重要的政治导向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周密谋划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带领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超强领导能力和科学战略部署。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认可和赞扬,增强爱党之心,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主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拼搏进取、奋勇向前。脱贫攻坚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制度优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举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瞄准目标靶心、集中火力攻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脱贫减贫任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制度自信的理解和思考,“不断铸牢青年学生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3]。

(二)教学需要:脱贫攻坚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新时代的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努力适应教学新形势、增加教学新内容、满足学生新需求,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层楼”。脱贫攻坚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培育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源泉,对于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具有重要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形成于新时代中国脱贫减贫的伟大实践历程中,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磨万击的艰苦鏖战、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断奋勇向前、勇攀高峰的强大精神动力,能够为讲述中国脱贫减贫史提供精神指引。脱贫攻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仅透视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诸多观点,更放射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能够为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独特视角。脱贫攻坚精神是在不断夺取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进程中形成的,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任务的内容相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产物,能够为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内容支持。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亿万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凝聚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果实,是中国各族人民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的充分展现,能够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人生理想提供精神养料。

(三)精神承续:脱贫攻坚精神是厚植青年学生文化底蕴的精神食粮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5]19作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精神缩影,脱贫攻坚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筑起了一座新的时代丰碑,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族中的又一精神瑰宝。从精神承续角度来讲,脱贫攻坚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延伸和深化,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是连接传统与现实的精神纽带。

脱贫攻坚精神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最昂扬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篆刻着中华文化血脉相承的时代印记。“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同心协力,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与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同宗同源、一脉相承,既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文化基因,又为其打上了时代烙印,使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最闪亮的标识。正是因为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所以将其融入思政课,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营养、最优质的精神食粮,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学的迫切需要。再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年学生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是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自信的必修课,更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历久弥新、繁荣兴盛的制胜法宝。

(四)涵育品格:脱贫攻坚精神是塑造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源泉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328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讲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在建党百年之际,利用高校思政课堂大力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对于加强和巩固青年学生的党性教育、涵育党性品格、提高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脱贫攻坚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其中,上下同心、同舟共济的团结伟力,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树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核心素养;尽锐出战、全力以赴的昂扬斗志,能够激励青年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一鼓作气、全力冲刺,为奋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精准务实、持续发力的工作作风,能够激励青年学生练就务实笃行、行稳致远的本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做好本职工作,争做知行合一的有志青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品格,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树立敢为人先、勇于求索的信心,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激发创新潜能,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决心毅力,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树立不惧艰险、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心和韧劲,培养锲而不舍的意志品格,做到胜不骄、败不妥,以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面对人生困境;不负人民、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能够激励青年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争做新青年、奋斗新时代的接续努力中逐步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追求。脱贫攻坚精神展现出的这一系列优秀品格,正是当代青年学生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因此,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是涵育青年学生精神品格,塑造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问题逻辑

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教学已取得了诸多有益经验,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现实问题,这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含混不清,针对性不高

教学目标是思政课开展课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任何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因而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思政课教学只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这三维目标是彼此联系、相互映衬的。但从当前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教学现状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落实教学目标时,存在教学目标设定含混不清、不能整体把握、顾此失彼等问题。多数教师在讲述脱贫攻坚精神时,一方面将其作为知识能力目标进行知识性教学,另一方面又将其作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价值性引导。总的来看,看似将脱贫攻坚精神的教学内容讲述得十分全面、具体,原定的教学目标落实得也十分到位,但将同一教学内容设定为多个教学目标,容易出现教学目标设定主次不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且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乏味、兴趣不足等厌学心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形成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二)教学内容重复赘余,多样性不够

“教学内容,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时传递的信息、凭借的素材,表现为知识观点阐释、技能技巧示范与练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等”[7]。高校开设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由于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内在关联性,导致了各门课程不仅在教材编写上出现重复和交叉现象,而且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各门课程教师还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开发相关课程教学资源,对所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时事政治类知识点的补充,以充实课堂教学。以脱贫攻坚精神教学为例,思政课教师在讲授各自所授课程时,部分教师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以增强所授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具体性,关于这一方面的教学多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之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则是直接将脱贫攻坚精神作为教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知识性传授,关于这一方面的教学多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课之中。从单门课程来看,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使课堂教学因为新知识的融入而变得鲜活有趣。但从思政课整体教学来看,各门课程之间融通性不强,容易出现“你讲你的、我讲我的”问题,且各门课程没有根据各自课程属性分角度、多样化阐释脱贫攻坚精神,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重复、赘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实效性不强。

(三)教学设计结构欠佳,合理性不足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和设想。教学设计科学与否,是体现一门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内容是否必要、教学方法是否妥当、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就目前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目标上,知识性目标和价值性目标区分不明显,两个目标相互杂糅、教学意向性不强。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讲授脱贫攻坚的教学内容较多,讲述脱贫攻坚精神的教学内容较少,往往是不予具体说明。再者,由于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部分教师对脱贫攻坚精神的教学也止步于此,没有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内容做好有效衔接,导致教学内容的衔接度不够,忽视了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多是对脱贫攻坚精神进行知识性讲解,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忽视了脱贫攻坚精神内涵对青年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缺乏实践性教学。在时间分配上,思政课在脱贫攻坚精神方面的教学时间较短,体现在对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讲解不到位,只是简单地将所授教学内容一笔带过,不给学生留出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时间。目前,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整体表现为结构欠佳,合理性不足,此类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会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成为制约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的突出短板。

(四)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实践性不强

教学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风向标,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晴雨表,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内容促进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升级,提高教学实效性。当前,以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首先,从教师的教这一视角来看,思政课教师对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授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而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也多是看是否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而对融入内容详略、以何种方式融入以及融合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等这些具体性的问题则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从学生的学这一视角来看,思政课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主要采用考试考核的较多,而采用实践性结果评价方式的较少。虽然考试考核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但总的来说,只采用考试考核这一种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难免缺乏科学性,其教学评价合理性也稍显不足。

三、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逻辑

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融入之困境”作为突破口,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探索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融入之路径”,切实增强融入的实效性。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前期预设,同时也是教学行为的指向与教学评价的尺度。针对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目标含混不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各门思政课教师应对所授课程教材进行宏观梳理,理清教材结构,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好教学融入的重心和节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资源,明确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知识点,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明晰在融入过程中,哪些融入点可作为知识能力目标,哪些可作为情感价值观目标。要把握好教材结构的整体调度性,使学生在内化原有教材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脱贫攻坚精神的融入教学,逐步丰富其思想认知体系,促进学生学业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要明确目标达成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因此,教学目标要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层面出发进行制定。教师在脱贫攻坚精神教学备课过程中,可考虑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或是将此部分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转换角色担任教师,自己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自我讲授过程中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感受脱贫攻坚精神、践行脱贫攻坚精神。最后,全体思政课教师要共同研究学情,分课程、分层次、分学科地设计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虽然每门课程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但是具体而言,每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又各不相同。所以,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教学要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特点设计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到大学后的学习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而各学科在专业课教学方面独立性又较强,导致不同学科间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较大。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研究不同学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从而有侧重地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脱贫攻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解决好“融入之内容”的关键性问题。既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现意识形态性,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又要防止“大水漫灌”,将脱贫攻坚精神教学讲成空洞的“说教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调整优化教学内容,逐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

首先,要选择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不是要将脱贫攻坚精神的所有内容一股脑地融入其中,而是教师要立足课堂,深入钻研教材,在讲好讲明讲透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与教材相适应的脱贫攻坚精神的教学内容,从这个层面来讲,是将脱贫攻坚精神作为补充内容融入思政课。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选择性地将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其次,要选择具有典型性、情节性的教学内容。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理论性、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说教的教学体验。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选取能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想象的带有故事情节的典型事例吸引学生关注、学习,这样才能让课堂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厚植脱贫攻坚精神。最后,要选择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延续,是提高新时代青年精神品质、涵养审美情趣的鲜活素材。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应着眼于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学生身边最贴切、最生动的事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具有高度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真正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三)精心布局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使学生学得更好、呈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制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因此,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学生学情,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特征、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有总体把握和清晰认知的前提下,真正解决学生到底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首先,教学内容要体现延续性,避免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虽然我国在2020年完成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由脱贫攻坚战伟大实践而锻造出的脱贫攻坚精神也随着这一伟大实践而结束。反之,它将永远激励中华民族接续奋斗,成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思政课教师要以脱贫攻坚精神充实思政课内容,既要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单独讲授脱贫攻坚精神,又要注意将其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精神延续”“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避免“我说你听”的单方面灌输。“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的问题”[8]。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为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弊病,在“教”法上采用了专题式、案例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从根本上说,此类教学方法仍然将教学困顿于课堂之中。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应多从实践性教学入手,鼓励学生参观当地脱贫攻坚成果展览馆、拜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深入调查脱贫攻坚典型示范村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最后,教学时间要灵活多变,避免“一刀切”的时间分配。高校思政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每门课程都要讲授较多的教学内容。部分思政课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力求所有教学内容都要讲授到位,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找不到学习重点。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讲授时要做好课前精心设计,合理预设授课时间,还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灵活掌控授课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建构多元教学评价,完善教学合理性

优化课程评价,建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是完善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手段。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政课,不仅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着眼,还应以教学评价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教学评价要体现多主体。思政课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因而在对思政课融入脱贫攻坚精神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采取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互评的方式,还应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评教的评价方式也纳入其中,多方位评价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其次,教学评价要体现多层次。教学评价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知、情、意、行等四方面进行多层次评价。“知”要重点评价教师是否给学生讲授了脱贫攻坚精神;“情”则要评价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以价值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要考察学生是否明白脱贫攻坚精神提出的重大意义,以及对脱贫攻坚精神渗透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其中所蕴含道理的了解程度;“行”则是主要评价教师在进行脱贫攻坚精神教学后,是否促成学生产生了践行脱贫攻坚精神的行为。最后,教学评价要体现多形式。多形式的教学评价是指教师不仅可以采用理论知识考试测评、社会实践活动调研、课程研究论文等形式,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课程讲授、走访调查等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大课堂讲好脱贫攻坚精神,不仅可以增强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还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权,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推动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高校思政课永葆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思政课攻坚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思政课“需求侧”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