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洁 谭璐璐 黄河 唐琳芳 林秋红 张志伟 宋曦 梁明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南宁,530023)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是因睡眠-觉醒周期与人体24 h生物节律存在差异,主要由内外环境失调等因素诱发。长期睡眠障碍不但会损害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还会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等造成干扰[1]。光照治疗属于无创性物理治疗方法,在睡眠障碍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现选取80例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睡眠健康宣教,观察组联合应用光疗,观察和比较光疗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及平行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观察1 h组、观察2 h组、观察3 h组,每组2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选患者在了解本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习惯睡眠时间内有失眠现象或者白天瞌睡过多,睡眠障碍时间≥1个月,多导睡眠图及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均表明患者失去正常睡眠-觉醒模式,精神科或者其他医学无法解释上述症状。
1.3 排除标准 合并皮肤病或者畏光、怕光者;入组前1周有过精神药物或者入组前1年有精神疾病者[2]。
1.4 干预方法
1.4.1 健康宣教 为对照组提供睡眠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常见睡眠障碍以及诱因,根据患者睡眠障碍引发原因为其提供针对性健康宣教。
1.4.2 光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光照疗法,保持临床试验病房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确保隔绝外界声光等信息。干预前1 d告知患者提前进入实验病房适应并检测患者视频脑电图、体温曲线特征值,应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视频脑电图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自干预第1天8:00起应用额温枪检测患者体温,测量频率为1次/h,分析24 h平均体温,确定基线体温节律并确定体温最低点。干预第2天分别于各组患者最低体温点后10 min进行光疗,光源与患者相距1 m,自患者侧面或者眼部上方进行照射,光照强度为10 000 lux,对照组佩戴眼罩后接受光疗,时间为2 h。观察组照射治疗时间分别为1 h、2 h及3 h。干预第3~6天每次光照治疗时间均向前提前1 h,对照组仍佩戴眼罩接受照射治疗。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流泪、头痛、头晕及眼部不适感,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对光照强度进行适当调整或者立即终止治疗。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食物,可安静或者卧床休息,患者治疗完成后即回归正常生活环境。干预第7天复测AIS及PSQI、视频脑电图。
1.5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及干预7 d后各组患者AIS及PSQI评分。
干预前对照组AIS评分(7.26±0.59)分、PSQI(9.14±1.02)分,干预后分别为(5.35±0.64)分、(7.86±0.83)分;干预前观察1 h组AIS评分(7.19±0.60)分、PSQI(8.97±0.98)分,干预后分别为(4.34±0.61)分、(5.94±0.78)分;干预前观察2 h组AIS评分(7.17±0.57)分、PSQI(9.03±0.96)分,干预后分别为(3.05±0.57)分、(4.53±0.76)分;干预前观察3 h组AIS评分(7.21±0.55)分、PSQI(9.08±0.95)分,干预后分别为(4.47±0.55)分、(5.76±0.73)分。干预前各组患者AIS及PSQI各项指标评分、视频脑电图睡眠结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睡眠质量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IS及PSQI评分降低,入睡潜伏期及觉醒时间缩短,睡眠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 h组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1 h组及观察3 h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 h组与观察3 h组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可引发夜间难以入睡、清晨难以觉醒以及睡眠潜伏期延长、日间嗜睡、怠倦等问题,不但给患者带来了强烈的身心痛苦,同时也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睡眠稳态及内源性昼夜节律对睡眠及觉醒可发挥驱动调节作用,调节睡眠清醒的睡眠内稳态与内源性昼夜节律过程中的异常相互作用,可能在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人体内部昼夜节律决定睡眠时间长短,光照调节可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功能且与昼夜变化环境同步进行。与睡眠正常人群相比,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光照较少,增加光暴露可取得理想的疗效。暗时相后暴露于亮光之下有助于使患者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获得加快,利用光照疗法可使褪黑素分泌时相获得提前或者延迟,继而可取得睡眠时相提早或者延迟的治疗目的[4]。
光疗能够对人体生物钟发挥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觉醒周期,而且患者耐受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2 h组睡眠质量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光疗有助于改善睡眠且观察2 h组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作为无创性物理干预手段,光疗能够取得理想的睡眠改善效果,安全、方便且不良反应少,在睡眠障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为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患者提供2 h光疗疗法可显著提升其睡眠质量。